《尹文子?大道上》中说:“道不足以治则用法,法不足以治则用术,术不足以治则用权,权不足以治则用势。势用则反权,权用则反术,术用则反法,法用则反道,道用则无为而自治。故穷则徼终,徼终则反始,始终相袭,无穷极也。……术者,人君之所密用,群下不可妄窥;势者,制法之利器,群下不可妄为。人君有术而使群下得窥,非术之奥者;有势使群下得为,非势之重者。大要在乎先正名分,使不相侵杂,然后术可秘,势可专。法术之士既看到权力格局中“势”的强制功能,并觉察到能够懂得如何运用权势更为重要。道、法、术、权、势相济相成和“始终相袭”很能体现黄老的“无为而治”与申韩法术势治的内在联系。
《尹文子?大道上》又说“圆者之转,非能转而转,不得不转也;方者之止,非能止而止,不得不止也。因圆者之自转,使不得止;因方者之自止,使不得转。”《孙子兵法?兵势》篇有“方者止,圆者行”之语,大概是《尹文子》这个论断的渊源。事物的体态和属性决定其存在方式和运动趋势,这种况喻后来出现在文学艺术的“体势”论中,用来说明按照创作体制选定表现方式时应该遵循其自然之势。随后《尹文子?大道上》又说:“处名位,虽不肖下愚,物不疏己。亲疏系乎势利,不系乎不肖与仁贤。亦吾不敢据以为天理,以为地势之自然者尔。”社会关系的法则尽管和自然关系的法则有相近相通之处,人际关系方面的影响却不应忽略,所以在智者看来,“系乎势利”的亲疏不可能一概如“地势之自然”般视为是一种必须顺应的“天理”。
《尹文子?大道下》以为,人们即使在才能智算方面相同也会有贫富贵贱的差别,贫贱者“能不怨则美矣,虽怨,无所非也。其敝在于不知乘权藉势之异,而虽日智能之同,是不达之过”。以权势获取富贵似乎天经地义,人们只应心悦诚服地接受存在差别的现实,只应该也能够借助权势去谋取富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