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因动成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472916
  • 作      者:
    涂光社著
  • 出 版 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1
收藏
编辑推荐
    在古代中国,人们习惯于从“势”的角度去考察和判断事物的运动方式、轨迹和发展前景。“势”的民族特色鲜明,是一个从大局着眼、重视整体性、以运动属性为内核的形象性概念。
展开
作者简介
    涂光社,1942年生,籍贯湖北黄陂,在贵州山区度过青少年时代。1978年考取辽宁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1年起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文学评论》、《文史》、《文心雕龙学刊》、《古籍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文心十论》、《势与中国艺术》、《雕龙迁想》、《刘勰及其文心雕龙》、“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发生论》、《因动成势》等,为《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选(1949-1982)》及《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译注讲析》的两主编和撰稿人之一;并出版了自己创作的《夏天的寓言》。
展开
内容介绍
    《因动成势》介绍了先秦诸子以及古代诸“艺”(音乐、舞蹈、武术、围棋等)的“势”论;以翔实的资料和简要的评介重点展示了中国书法、绘画、文学领域“势”论的建树和演进历程。最后从艺术动力学的视角概括出“势”范畴的内涵和美学特征,论证了它的当代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尹文子?大道上》中说:“道不足以治则用法,法不足以治则用术,术不足以治则用权,权不足以治则用势。势用则反权,权用则反术,术用则反法,法用则反道,道用则无为而自治。故穷则徼终,徼终则反始,始终相袭,无穷极也。……术者,人君之所密用,群下不可妄窥;势者,制法之利器,群下不可妄为。人君有术而使群下得窥,非术之奥者;有势使群下得为,非势之重者。大要在乎先正名分,使不相侵杂,然后术可秘,势可专。法术之士既看到权力格局中“势”的强制功能,并觉察到能够懂得如何运用权势更为重要。道、法、术、权、势相济相成和“始终相袭”很能体现黄老的“无为而治”与申韩法术势治的内在联系。
    《尹文子?大道上》又说“圆者之转,非能转而转,不得不转也;方者之止,非能止而止,不得不止也。因圆者之自转,使不得止;因方者之自止,使不得转。”《孙子兵法?兵势》篇有“方者止,圆者行”之语,大概是《尹文子》这个论断的渊源。事物的体态和属性决定其存在方式和运动趋势,这种况喻后来出现在文学艺术的“体势”论中,用来说明按照创作体制选定表现方式时应该遵循其自然之势。随后《尹文子?大道上》又说:“处名位,虽不肖下愚,物不疏己。亲疏系乎势利,不系乎不肖与仁贤。亦吾不敢据以为天理,以为地势之自然者尔。”社会关系的法则尽管和自然关系的法则有相近相通之处,人际关系方面的影响却不应忽略,所以在智者看来,“系乎势利”的亲疏不可能一概如“地势之自然”般视为是一种必须顺应的“天理”。
    《尹文子?大道下》以为,人们即使在才能智算方面相同也会有贫富贵贱的差别,贫贱者“能不怨则美矣,虽怨,无所非也。其敝在于不知乘权藉势之异,而虽日智能之同,是不达之过”。以权势获取富贵似乎天经地义,人们只应心悦诚服地接受存在差别的现实,只应该也能够借助权势去谋取富贵。
展开
目录
总序(蔡锺翔  陈良运)
小引
第一章  传统文化中普泛的“势”意识
第一节  先秦两汉子书中的“势”
第二节  传统诸“艺”中的“势”

第二章  书法的“势”
第一节  泛论各体的“书势”论
第二节  探讨规范的“笔势”论
第三节  “势”在品鉴中的嬗变
第四节  小  结

第三章  绘画的“势”
第一节  “势”入画论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沈宗骞论“势”
第三节  小  结

第四章  文学的“势”
第一节《文心雕龙》论“势”
第二节  唐宋诗论中的“势”
第三节  明清小说和诗文评论中的“势”
第四节  小  结

第五章    “势”论——古代艺术动力学的理论意义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从“镂金错采”不如“出水芙蓉”说起
第二节  艺术之“势”的属性
第三节  造“势”的两要素
第四节  “势”与现代艺术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