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古文学中君臣事象的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2546055
  • 作      者:
    韩维志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韩维志,1971年生,2001年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先秦两汉文学方向),2004年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并从事先秦两汉史传文学与汉赋的研究。著有《庄子译评》、《大学中庸译评》、《新编古文观止》(汉魏六朝卷)等,在《求是学刊》、《社会科学家》等刊物发表沦文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君臣关系在本质上是人身依附关系,对于这种依附关系,不能做片面的理解。臣下对君主的服从、仰仗是主要的方面,但也不能忽略君主对臣下信任、依赖的另一面。《上古文学中君臣事象的研究》努力从这两个方面切人,剖析先秦两汉文学对君臣关系所作的艺术再现。情节的矛盾冲突、人物的命运悲剧,多要从人身依附性方面进行挖掘,以揭示出历史的必然性。先秦两汉是社会制度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君臣关系所体现的人身依附性也受到强有力的冲击,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批努力摆脱人身依附,争取个体自由的人物形象。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实际上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使得人的个体价值得到重视,臣下摆脱君主羁绊的倾向也日益明显。《上古文学中君臣事象的研究》努力勾勒出先秦两汉文学对君臣关系网络中出现的臣下个体觉醒的表现,以及文学角色的变化。
展开
精彩书摘
  皇帝统治帝国,诸侯治理侯国,在各自辖境之内,他们都是最高统治者。当他们手中握有不受约束的权力时,自然会恣其所欲,为所欲为。传统的道德训诫很难对他们形成强制约束力,所以,君王们为非作歹的几率远远高于一般民众,并且他们犯下的罪行,往往是匪夷所思、逆传统道德的。又因为他们高踞在众人之上,其丑行更是人所共见,非议自不能免。诗人、文人们则把这一切形诸笔墨,把君王们丑陋形象展示在后人面前。
  这一类的诗歌,集中见于《诗经》的怨刺诗中。在西周末叶以前的商周纪事中,王是凛然不可侵犯的神人。即便有桀纣这样的亡国之君,刻画形容也并不细致,他们在帝王中只是极少数,而且其反面形象恰好烘托了众多圣哲之王的光辉高大。因而,这几位亡国之君并不能破坏民众对王一以贯之的崇拜。但从西周末叶开始,讥刺王侯的诗作大量涌现,诗中的周王与诸侯的形象与之前的相比,是颠覆性的。
  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言志”,它“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就为诗的讽刺揭露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诗与政论不一样,但因为它是“志”的升华,当那些有正义感的诗人面对日渐颓败的政治而有所感发时,诗便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强烈的政治色彩。西周末叶与春秋时期产生了数量可观的讽刺诗,这些诗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不德的君主,那些暴戾恣睢、不可一世的君主们在这些诗人的笔下,褪去了天命的光环,露出了本真的丑恶面目。
  综观《诗经》,君主们的丑恶形象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纵欲淫乱,二是佻达无威仪。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帝王中心观与帝王群像
第一节 神圣的天子
第二节 完美的先王
第三节 尚贤的君主
第四节 凡俗的人王

第二章 谏诤艺术与谏臣形象
第一节 强悍型直谏者
第二节 博雅型讽谏者
第三节 智慧型谲谏者
第四节 滑稽型降谏者

第三章 血缘亲情与政治利益的矛盾
第一节 本与末的脆弱联系
第二节 相背离的利益指向
第三节 帝王的孤独
第四节 宗亲自保术

第四章 忠君之义与孝亲之情的冲突
第一节 忠孝合一——选择之一
第二节 孝重于忠——选择之二
第三节 君大于亲——选择之三
第四节 忠孝难两全——选择之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