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白生,1964年生,江苏省溧水人。博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学术任职有北京大学世界传记中心主任、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会长、国际传记文学学会创始人。此外,还担任《跨文化对话》执行副主编,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曾获哈佛燕京博士论文奖学金(Harvard yenching fellowship,1999-2001)、朱光潜美学与西方文学奖(1998)、赵光潜美文学奖(1997)、北京大学英语系优秀教学奖(1996)等。主要编著包括《肖像》(2000)、《传记文学研究》(1997)、《元首传》(1995)、《走向后现代主义》(合译,1991)等。主编有《独角兽英语阅读文库》(96册、1998)、《布老虎传记文库》(96册,1998)、《传记文学通讯》(4册,1996-2003)等。目前正致力于《世界文学理论》和《生态主义》的研究。
展开
传记文学,魅力四射。她的文学价值、历史意义、心理效用和教育功能,是独一无二的。正因为如此,她的重要性才日益被人认识。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指出:“历史是无数传记的结晶。”[1]拉尔夫‘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认为,传记的作用应该在历史之上。他说:“确切地说,没有历史,只有传记。”[2]大诗人叶芝(w.B.Yeats))l传记更是推崇备至。他以不朽的诗才给传记文学下了一个非凡的定论:“一切知识皆传记。”[3]在中国,《史记》的影响个案不胜枚举。传记文学的重要性早已被文化转型期的先驱人物所认识。梁启超对传记文学可谓一往情深,他的大量传记影响巨大。郭沫若在自传里写道:
那时候的梁任公已经成了保皇党了。我们心里很鄙屑他,但却喜欢他的著书。他著的《意大利建国三杰传》……以轻灵的笔调描写那亡命的志士,建国的英雄,真是令人I心醉。我在崇拜拿破仑、俾士麦之余便是崇拜的加富尔、加里波蒂、玛志尼了。[4]
胡适是另一位不遗余力地为传记文学鸣锣开道者。他除了自己动手写传记之外还不断劝别人写自传,这是因为他深深地认识到传记文学的价值——“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尽管传记文学如此重要,可是传记文学的研究却严重滞后。从国外情况来看,传记文学的研究远远落后于传记文学的写作。20世纪初,卡尔.范.道伦(Crl Van Doren)指出:“传记这块领地,批评几乎毫无涉足。[2]半个世纪之后,这种状况并没有改观。詹姆斯.克理伏(James L Caifford)在《作为艺术的传记》一书的序言里写道:“跟诗歌、小说和戏剧不同,传记从来没有成为精深的批评研究专题。”(3]直到80年代,伊拉‘布鲁斯’奈达尔(Ira Bruce Nadel)仍然面对着同样的事实:“批评……对传记的风格、结构或语言鲜有论述。”[4]不过,对于这三位研究者所描述的现状,有两点需要补充。首先,在传记文学的研究领域里,对传记文学史的研究出过一些专著。有的研究成果,如乔治·密硕(Georg Mih)的自传史研究,甚至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这一时期传记文学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传记创作谈纷纷发表。但正如范·道伦、克理伏、奈达尔所说,学术意义上的批评研究几乎是空白。最近二十年,国外传记文学研究异常活跃,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传记文学的研究严重失衡。研究专著基本上一边倒,自传研究空前劲猛,而传记研究却门庭冷落。此外,日记、书信、年谱、忏悔录、回忆录、谈话录、人物肖像、人物剪影、人物随笔等依然少人问津。传记文学的家族谱系如此庞大,不全面研究这个谱系,我们的理论就难臻完善。所以,传记文学仍然在召唤它的“亚里士多德”。[1]
我国的传记文学研究目前处于草创阶段。尽管胡适、梁启超和朱东润分别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开设过传记文学的课程,但遗憾的是,凭他们的影响,却没有能够造就出一批传记文学研究的专门人才。80年代初,唐搜就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几十年匆匆逝去,传记文学依旧是学术方面薄弱的一环。”[2]韩兆琦主编的《中国传记文学史》填补了一项空白,结束了我国到1992年“还没有一部传记文学史”的历史。[3]但传记文学的理论研究仍然没有大的突破。在写《传记通论》时,朱文华说,他“每每苦于找不到集中和系统的论述传记理论和写作问题的参考书”。[4] 杨正润在《传记文学史纲》里写道:“现代意义上的传记研究当时在我国几乎是一片空白”。[5]在总结近十年来传记文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时,俞樟华和邱江宁指出:“在创作繁荣的背后,关于传记文学理论的研究,却相对冷落,严重滞后。”[6]如果总结一下我国目前的传记文学研究的话,我们看到,传记文学史的研究已初具规模,相继出版的专著有韩兆琦主编的《中国传记文学史》(1992)、杨正润的《传记文学史纲》(1994)、李祥年的《汉魏六朝传记文学史稿》(1995)、陈兰村主编的《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1999)和张新科的《唐前史传文学研究》(2000)。[7]但传记文学理论的研究还需要大量的奠基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