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学理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1747209
  • 作      者:
    鲁枢元, 刘锋杰, 姚鹤鸣主编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绪论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与学科形态/1
二、本教材的结构、体例与特点/2
三、对于文学理论教学的几点建议/4

第一章 文学本体
第一节 文学考源/6
一、文学词义/6
二、中国古代文学概念的演变/8
三、文学涵义的论争/10
第二节 文学是一种人文现象/11
一、人文的涵义/11
二、文学人文性的表现/13
第三节 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17
一、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17
二、审美活动的独特性/19
三、审美活动的丰富性/20
第四节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22
一、文学的媒介特征/22
二、语言艺术的主要特性/23

第二章 文学形象
第一节 文学形象的分类及特征/30
一、文学形象的涵义和构成/30
二、文学形象的分类/31
三、文学形象的特征/33
第二节 文学典型/34
一、典型的意义和典型理论的发展/34
二、典型人物/36
三、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39
四、典型化/40
第三节 文学意境/40
一、意境理论的发展/40
二、意境的涵义及其审美特征/41
三、意境的分类/43
第四节 文学类型/44
一、文学类型的涵义/44
二、文学类型的产生和复活/46
三、文学类型的意义/48

第三章 文学言语
第一节 文学言语及其构成/52
一、文学言语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52
二、文学言语与非文学言语/53
三、文学言语的构成要素/56
第二节 文学言语的深层特征/59
一、情境性/59
二、变异性/60
三、暗示性/61
四、独创性/62
第三节 文学言语的基本类型/64
一、叙事性文学言语/64
二、抒情性文学言语/66
三、影剧性文学言语/67

第四章 文学创作
第一节 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创造活动/72
一、作家的有机天性/73
二、作家的创作个性/74
三、文学创作的对象/75
四、作家的思维方式/76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过程/77
一、艺术发现/77
二、创作冲动/79
三、艺术构思/80
四、艺术传达/82
第三节 文学创作的心理系统/83
一、艺术知觉/84
二、艺术想象/85
三、艺术情感/85
四、艺术灵感/86
五、艺术理解/87
第四节 文学创作活动中的悖论/87
一、个人独特性与社会普遍性/87
二、自律和他律/88
三、再现与表现/89
四、个性化与概括化/90
五、直觉与理性/90

第五章 文学技巧
第一节 文学中的技巧/95
一、文学技巧的意义/95
二、文学技巧的内涵/96
第二节 文学中的表现技巧/98
一、叙述手法的运用/98
二、描写手法的运用/100
三、抒情手法的运用/101
四、象征及反讽手法的运用/103
第三节 文学中的建构技巧/105
一、以点带面/105
二、线性发展/107
三、循环往复/109
四、多向交织/111

第六章 文学作品的体裁
第一节 文学作品体裁的分类/117
一、文学作品体裁分类的意义/117
二、文学作品体裁分类的标准和方法/118
三、文学作品体裁分类的相对性/121
第二节 诗歌/124
一、诗歌文体概述/124
二、风谣骚赋/124
三、乐府诗古体诗近体诗/125
四、词散曲自由诗十四行诗/125
第三节 小说/128
一、小说文体概述/128
二、笔记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章回小说/129
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130
第四节 散文/132
一、散文文体概述/132
二、杂文小品文/133
三、散文诗报告文学/134
第五节 戏剧文学/135
一、戏剧文学文体概述/135
二、杂剧/136
三、诗剧歌剧话剧/137
四、影视文学/138

第七章 文学风格
第一节 风格的界定/143
一、风格的概念/143
二、风格与创作个性/145
三、风格的随体成势/147
四、文学风格的特性/149
第二节 风格的形态/151
一、中国文学风格的形态/151
二、西方文学风格的形态/154
第三节 文学风格与文化/156
一、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格/156
二、时代文化与时代风格/157
三、地域文化与地域风格/158
四、文学流派与流派风格/160

第八章 文学价值
第九章 文学鉴赏
第十章 文学批评
第十一章 文学演变
第十二章 文学史
后记

内容摘要

  从现代学科意义上讲,文学理论教科书的编写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近百年来人们编写了不下250部文学理论教材,然而直到目前,对文学是什么、文学的功用是什么、文学的边界在哪里、文学的前途在何方,依然存在着分歧和争议。我们认为这并不奇怪,这恰恰符合文学的特性。如果像某些自然学科那些,文学问题一旦有了一个确切无疑的结构,那文学可能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了。从大的方面说,文学毕竟是人类的生命活动、社会文化活动、审美精神活动,是人性、人心的表征。人心有多复杂,社会有多复杂,文学就有多复杂;人的文化活动领域有多广阔,人的精神活动领域有多广阔,文学就有多广阔。因此,关于文学问题的探讨也必然是永无穷尽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