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作者真实的中国环线游,脱胎于网络BBS热门策划,《10000元6个月环游中国》送上人文旅游盛宴!
“随蔚明一起上路吧,一生放纵这一次!”
这是曾在新浪网旅游论坛长期置顶、搜狐网各BBS同主题总点击数达10万人次的环线畅游中国的热门策划《线路随你挑10000元环游中国》的主题,它曾经带动2004年旅游图书开始由单纯分省区旅游,向分线路、跨区域旅游的重要转变。同样策划在21CN、携程、榕树下和博客等网站也风靡一时,涉及的中国环线游被网友赞誉为“很有气势、很棒的旅行路线”。
2005年8月1日,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由该策划作者蔚明撰写的《10000元6个月环游中国》。
时间可长可短 线路任由你选
《10000元6个月环游中国》涉及数十条经典和新锐的旅行路线,同时提供读者旅行时所需的最新资讯。读者既可以花6个月连续环游中国,也可以在4天里进行省内旅游,或是用7天,乃至1个月跨区域地旅游。
该书以崭新的话题性人文旅游面貌出现,经中国青年出版社林栋先生重新策划,蔚明在网络创作之外,重新选择与各地区、民族历史、文化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展开叙述,角度新颖、行文流畅、人物生动,可读性强。林栋曾在3年前编辑11万册的图文旅游书,即由作者一直创作的《藏地牛皮书》,该书成功地展现出藏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
《10000元6个月环游中国》是一次丰盛的精神和世俗之旅,在叙述上,环游线路从北京出发,先山西、河南,再由丝绸之路到新疆,然后西藏、成都、中国腹地……之后山东、东北、内蒙古,最后回到北京,而读者其实完全可以从任何一地出发,同样可以完成一次中国环线游的壮举。全程旅行费用总计为12878元,包括沿途全部主要交通、每日住宿和景区门票的费用,交通工具为人们最普遍使用的火车、汽车和轮船。
精神之旅 人文盛宴
《10000元6个月环游中国》也是一次精神之旅、人文盛宴。作者以多元、开放的视角和眼光看待文化,客观地看待和记录历史人物,把人物和民族置身在生活、生存和精神追求的大的历史背景中。书中展示了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在世俗社会中的建构作用,如高僧玄奘、理学家二程、朱熹、王阳明的成就,介绍了文学家沈从文曾经描述过的纯美的人生理想,书中也描写了晋商和徽商的沉浮,介绍了普通百姓的世俗生活。全书共30万字,图片350多张,彩页220张,占440页全书的一半,大小为20开,定价38元。
本书责任编辑林栋,现任中国青年出版社文教分社社长,编辑过《藏地牛皮书》、《新疆盛宴》、《柬埔寨五月盛放》和《红底金字》后者已连续7周登上《新京报》排行榜。
本书图文作者蔚明,祖籍江苏丹阳,太爷爷一辈中出了语言学家吕叔湘,美学家、教育家吕凤子,以及佛学大师吕澂。她生于北京,大学三年级时由复旦大学转学美国文理学院史密斯大学,获文学学士。毕业后曾任美国《侨报》记者、全球知名人力资源顾问公司华信惠悦驻北京首席代表。
全书350张图片中,包含11幅跨页彩色图片。书中文体多样,有人文故事,有世界地质公园、新疆木卡姆、薄皮包子等知识点,还有设计美观、大方的“特别提示”,给读者实际的旅行资讯。
串联2006-2010年8大旅游区域
蔚明写作时,特别结合进自己最近在婺源和黔东南等地的旅行经历,她为读者设计的中国环线旅游路线非常实际、省钱。全书跨越全部中国省(区),连游500个经典和新锐景点,记录了21个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碰巧的是,国家旅游局计划在2006年推出的9大中国旅游区域中,除湄公河沿线外,蔚明的旅行线路已经串联了其中8个。
当年,清明刚过,蔚明就开始独自一人上路,她按冬天就设计好的路线连续不停地走,中途她也曾和其他驴友结伴同行,但多数时间里则是一个人乘火车、汽车。她在西藏阿里搭过邮局的送信车,看到过地光、月晕等奇异天象;她走四川峨眉山路体会山野乐趣,还徒步攀登张家界森林公园的天子山、黄石寨;在雨季,她与欧美背包族一同穿越云南虎跳峡……同年的中秋节她终于回到北京。
中国太大,总有新的风景涌现,于是在写书前,她又到贵州黔东南感受有如天籁的侗族大歌,在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与丹顶鹤近距离地接触,在中国最北端的漠河翻看诸多驴友写在留言簿上的旅行壮举。一切,让她感觉到自己是个幸运和幸福的人。
《10000元6个月环游中国》在全书末尾,还为同道驴友绘制了一张中国环线游的理想路线图,当然前提是要敢走新藏公路。书的最后,蔚明用广受网民喜爱的《客栈的晨昏》作为后记——“可是既然上了路,还是认真走下去的好”。
给读者最实惠的图书价格
中国青年出版社文教分社出版了多种旅游图文书。《10000元6个月环游 中国》使用20开轻型纸,共440页,其中220页为彩色印刷,书价38元。
作者参与设计 连续65小时未合眼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设计由图书装帧设计师缪惟的锦绣圣艺公司完成,作者蔚明参与设计,书中350张图片绝大部分来自作者本人,作者负责筛选图片,保证图文内容吻合。在最紧张的时候,蔚明曾经在设计公司连续两夜未眠,后来她经过计算,发现自己竟然创下连续65个小时没有合眼的个人记录。
该书扉页设计特别,蔚明选取了一段有关水乡乌镇的叙述,通过竖排,展现中国文化深刻的内涵;为体现出特定意境,她和设计师一起,决定舍弃标点,用空格取代标点,正好切合中国古文一律不加标点的写作习惯,而读者阅读时依旧可以断句。
《10000元6个月环游中国》封面基本使用明黄色、黑色和红色,横排红色字“环游中国”,竖排土黄色字“精神之旅 人文盛宴”,点出经济型旅行之外,读者可以体会文化中国的重要主题。
旅游图文书封底首次全用网友发言
《10000元6个月环游中国》的封底设计大气,而封底内容则有意选取了网上8位网友的热闹发言,其中有非常怀疑的:
“你知道连着走是什么滋味吗?没有强烈的热爱、坚强的意志是走不下来的。”
有渴望的:“我一定会去这一次的。我发誓!……我一定要为自己活一回!”
有赞赏的:“这是一个非常勇敢的计划……中国的‘故事’太多了,你可以在一个掉光了牙齿的老头儿那里,听到他的祖先留给他的神奇故事,但他可能一个大字都不认识。这就是我们祖先世代相传的文化,你不亲身到达那里是永远也不会知道的。
“而且这些深藏在民间的文化也是非常生动的创作题材无论是摄影还是文学。”
后记
客栈的晨昏 那晚,站在那座纯粹北方风格的农家小院里。越过一排整齐的农舍,是笼在草原夜色中的大山。白天,那上面绿草盈盈。蓝天下,浑身油亮的马儿悠闲地吃着草。山脚的马道上,缓缓地走过骑着马的北京人。
坝上草原的夜晚,平时,天上遍布着万千的星星。但前半夜是阴天。所以我回忆起199年在山西吉县,去壶口瀑布的前夜。那次我见到了最多最亮的星星。它们不紧不慢地眨着眼,像在举行盛大的派对。
北方的农家小院里,种着向日葵,旺盛地开着。体型介于雏菊和大丽花之间的花,虽不知名,却很好地点缀着院落。几乎家家都和旅游业有关系,牵马的,一小时收入40元;有二手吉普车的,一小时的租金能过百元。再就是经营着农家旅馆的人们。姐姐去火车站接客人,妹妹在家招呼生意。母亲一刻不停地做饭,姐夫白天帮客人找马,晚上在篝火边教客人烤全羊。
一般的农家院落,住的很简单。有的房间,竟然是大通铺。好在主人也会预备下原本属于夫妇俩自己用的卧室。有的院子则大得很。院里搭建了小木屋,还有的房间做成蒙古包的形状,蛮有味道。
不敢骑马的人,漫步乡间,时常会遇到大丛的野花,那些紫色的小仙人球,茸茸的,轻轻地扎着你的手。
日出前,有很多忘记带厚衣服的客人,披着毯子,立在村外的山顶上,等着看日出。有人还拣了前晚放过的花炮外壳,作为相机的支架。其实丰宁坝子的四围,几乎都是山。天已经很亮了,太阳却还在往山头上爬。
常在路上的人,对客栈特别着迷。大宾馆千篇一律,且贵。住招待所又往往挨服务员的冷脸。而青年旅馆就不同了,住进去,仿佛做什么都方便。
位萨的八郎学旅馆,就是这样一个适合青年人和任何自助游客的地方。
八郎学符合所有青年旅馆的要求。它很干净,每天有人认真打扫房间。
它舒适,浴室内的淋浴喷头喷水有力。它宽敞,单人床铺宽得可以睡下两个人。它富有地域特色。每间卧室的屋顶,用一些红色、黄色和绿色的线条,为屋子装点出藏式的风情。
它想得周到,四人间的屋里放着两张大写字台,可以放茶杯,记日记,查看地图。它便宜,无论三人还是四人间,一个铺位25元。
它提倡自助。洗手间的一角有水缸和木勺,方便后,自己取水冲掉秽物。
它还像个网站。接待室外有个布告栏,贴着寻找同伴继续上路的小广告。
它闲适。每天,都有人聚集在旅馆的天井里,惬意地喝喝咖啡,翻翻杂志,聊聊闲天。一个人坐着,会看着那些青年游客,踏着拖鞋,懒懒地出来。到水池边洗自己的内衣。水哗哗地流着。院里码着盆花,阳光明媚。斜眼,可以看到院外的街道。车流不息。
下午5点左右,负责洗衣的大妈出现了。没有收据,全凭自觉,住店的背包族们,一个个取回自己的衣物。除了内衣,旅馆会免费为旅客洗涤脏衣服,晒干,叠齐。还有24小时的淋浴,这是住其他旅馆所不能想像的。
去丽江和大理,你一定要住在古城里。看看院子和花草,点几道便宜的外国菜。住在高原姑苏,隐隐传来纳西古乐的声音,伴着流水声。空气里飘着烘烤的香味。客栈的院子里,小虫“叽叽”地叫着。
艰苦一点,但别有乐趣的是山居的岁月。在虎跳峡的路途客栈住过一晚。客栈有个英文名字,叫“Halfway”。凡是走哈巴山道的客人,无论来自大具,还是桥头,走到客栈,就正好走了整个行程的一半。
客栈三面倚靠哈巴雪山,一面对着玉龙。木头搭的房子,分为上下两层。天时不小,院门开着,框出玉龙山的一处山脊。山脊正发射出青色的幽光。
主人非常热情,吃过饭,主动为我们介绍次日的路况。客栈中,还住了一对美国夫妇。听说我们还没去过他们家所在的俄勒冈州,便留了电话,向我们发出热诚的邀请。到了夜里10点。城里周末派对刚刚开始。我们暂时做了山里的人,和山一样地沉睡。起夜时,穿过院子,到卫生间。周围的一切,黑漆漆的周遭充满了可怕的阴影。山风呜咽。到了这种时候,也难免总会有些许失落的感伤。
可是既然上了路,还是认真走下去的好。
蔚明 2005年6月
展开
眼前的梦想
刘仰东
环游中国,是不少人的梦想。但多数人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计划和实施,都是累积式的。今年去几个地方,明年再去几个地方,然后开始掐算,还有哪个省或哪座山没到过,直至走遍为止。这种“环游”不拘形式,也不拘感受,凑数而已。我也应该算是这多数人中的一员,至今尚有五六个省区不曾涉足,作为空白留着慢慢去填补。
有多数,便有少数和极少数。他们是“环游中国” 名副其实的实践者。《10000元6个月环游中国》的作者就是一例,她以亲身经历写成的这本书,为多数人树立了另一种榜样。
单看这本书的封面,有点像工具书。书名之下,是一串诱人的广告词:跨越中国全部省(区)/串联东西南北中八大旅游区域/连游500个经典与新锐景点/记录21个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翻过封面,则是一段竖排、无标点的关于乌镇的游记。再看目录,又不乏“二程故里”、“开放的大唐”、“宋耀如与孙中山”、“凤凰与沈从文”这样的含有历史和人文色彩的标题。那么,到底该怎样“看”这本书呢?
我们可以把它当工具书看。这本书的一头一尾,是两张作者设计的环游中国的路线图;全书正题之前,是一篇“如何使用本书”的文字;每章正题之前,用两面纸醒目地列着多少钱多少天游某个(或几个)省区,已花费多少钱,已走了多少天,本地区的亮点以及在本省区的主要开销等等。如第十二章“性灵江苏”题下是:“498元8天游江苏,环游中国至此,已花费6040元,走了99天。亮点:四季个园/水乡周庄/南朝天禄/吕凤子故居。”接下来用表格列出了江苏之旅的门票、交通、住宿等方面的“主要开销”;正文当中,也时常穿插一些具有实地指导意义的“特别提示”。也就是说,对于书名的命题,内文算了一笔明细账。我的一个朋友的女儿正在念大学三年级,她用两天的时间翻了一遍这本书,抵不住它的诱惑,和父母谈判,在毕业前自己挣够一半,家里赞助一半,然后以这本书为蓝本,周游全国。
我们也可以不把它当工具书看。旅游在今天,随着普通人家经济条件的日益改善,已经成了一时的风尚,大众的话题,但许多人的游山玩水,登台入庙,是受一种随大流的从众心态所支配,慕名而往,却难有心得。说白了,就是瞎逛。事实上,衡量旅游的质量与境界,并不在于“开销”的大小,而在于旅行者自身知识含量的多少及内心感念的丰富与否。这本书让我想起一件事,上世纪80年代,有位清史根底扎实的学兄被派去接待台湾作家高阳,逛故宫时,头一次来这里的高阳便反客为主,竟然给陪同者上了整整一天活生生的故宫课。这大概算是入了旅游意义上的化境。这本《环游中国》的妙处,便在于作者不仅写了一路上见到和体验到的东西,还写了见不到和未曾体验过的东西,多少有一点高阳逛故宫的意思,这是需要以丰富的内心感念作后盾的。当然,增强自身感悟力的前提离不开知识的储备。读者在这本书里,可以随着作者环游21世纪的中国,还可以环游20世纪、19世纪……甚至是纪元前的中国;能看到郭店楚简的由来,新疆木卡姆的歌词,东北女真族的文字碑,晋商和票号的关系,儒、释、道的起源,以及许多离我们并不太遥远的人物,如吕凤子、沈从文、“左联”诸作家、燕园和清华园的学者们的故事……脑子里储备足了这些东西,旅游的“开销”必然会升值,你便能甩开“去过哪或没去过哪”的无谓的算计,在一个简陋的故居里也能盘桓数小时并为之荡气回肠。
许多事情都会遇到这样一个规律,看似简单,达到一种境界的极点则难上加难,这也就是“梦想”这个词被普遍使用的道理所在。旅游也一样,单凭这本书,我们还不敢断言作者就称得上在所有旅游者中“一览众山小”了,但凭这本书,我们可以断言,作者和名胜景区乌泱乌泱的旅游者所不同的,绝不仅在于能花一万块钱遍游中国,更在于她离旅游这个概念的“梦想”境界,已经不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