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城市地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00026008
  • 作      者:
    顾朝林等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1999.11
收藏
内容介绍
  《商务印书馆文库:中国城市地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城市与人文地理研究室组织编写,主要编写者包括顾朝林、蔡建明、牛亚菲、孙樱、陈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系柴彦威和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管理中心叶嘉安。
展开
精彩书摘
  四、中国城市产生前的原始聚落形式
  大量的考古资料和传说记载说明,劳动分工的分化过程为中国早期城市的起源提供了先决条件,使人类居民点形式从原始群、原始村落、原始市集、原始集市进一步演化为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城市。
  1.原始群
  据考古资料,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属于中国“古人”阶段的原始人类,即已分布于西北(大荔人)、华南(马坝人)、华中(长阳人)和华北(丁村人)等地区。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类更广布于内蒙古河套,广西柳江、来宾,山西朔县,台湾台东的卑南,四川资阳,江苏泗洪,云南丽江、路南以及东北的榆林等地。但其时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属于中国“新人”阶段的原始人类,还处于“穴居野处”的阶段①。相传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有巢氏“构木为巢”(《韩非子.五蠹篇》)以避群害,靠采集野生果实和植物根茎度日,还没有固定的住所;其后燧人氏发明了火的使用方法,“钻木取火”得以御寒、照明和烤炙食物,在天然洞穴的基础上略加改造形成穴居处所,但终因谋生不易仍然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直到新石器时代,由于弓箭的发明,原始人才能获取更多的野兽作为生活资料,同时也具备了驯养牲畜、种植农作物,为更多的人定居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传说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神农氏用木制作耒耜,教民从事农业生产,使原始的狩猎文化逐渐向重视生灵、圈养牲畜的新石器文化进化,出现了“以佃以渔”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从而逐渐形成了中国远古时代的各个原始群。
  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居住地点已遍及全国各地。从考古发掘看,北至内蒙古满洲里、海拉尔,西至天山南北和罗布泊沿岸,甚至远在西南的云南、贵州也发现了薪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据徐中舒研究,其时中国大陆上已普遍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公社,其中有氏族公社、农业公社。这许许多多的公社当时都是在交通阻塞、人口稀少条件下,各自孤立、不相往来的群体。
  2.原始村落
  大约在6000~7000年以前,黄河流域母系氏族公社首先进入比较繁盛阶段,农业和畜牧业都有了较巩固的基础。据考古发掘资料,其时有些新石器时代遗址出现了窟室。如在河南浚县大赉店南门外的一条南北路沟里,就曾发现了l0多个竖穴底部的残迹,推测可能就是人类由穴居发展而成的居住窟室。在同一时期,西安半坡村、开端庄、华县柳子镇、郑州林山岩、陕县庙底沟等新石器时代遗址还出现了房子的遗迹,其中以半坡村遗址最为典型①。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城市起源与发展过程
第一章 中国城市起源与产生
第二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分布
第三章 中国近代城市与分布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发展与分布

第二篇 城镇化与国家城市体系
第五章 中国城镇化
第六章 中国城市体系地域空间的结构
第七章 中国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第八章 中国城市体系职能组合结构
第九章 中国建制镇发展

第三篇 区域城市体系与城市影响范围
第十章 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
第十一章 中国城市经济区组织
第十二章 中国城市影响区
第十三章 中国大都市密集区
第十四章 中国国际化都市

第四篇 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
第十五章 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十六章 中国城市经济结构
第十七章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第十八章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极化与社会空间分异
第十九章 中国城市边缘区
第二十章 中国城市形态

第五篇 城市土地与城市扩展
第二十一章 中国城市土地及其利用
第二十二章 中国城市住房
第二十三章 中国城市更新与效区化
第二十四章 中国城市开发区
第二十五章 外资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六篇 城市发展与展望
第二十六章 中国城市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