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泰山封禅与祭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3311485
  • 作      者:
    汤贵仁著
  • 出 版 社 :
    齐鲁书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作者简介
    汤贵仁,1934年出生,安徽当涂人,泰山学院教授,曾任泰安市政协副主席,全国韩愈研究会理事。先后在《文学遗产》、《文史哲》、《唐代文学研究论丛》、《唐代文学研究年鉴》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唐诗鉴赏集》、《古文鉴赏辞典》等20余种鉴赏辞典的写作;《韩愈诗选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台湾建宏出版社分别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名山大川,五岳为先;五岳之尊,首推泰山。泰山的名字寓意深邃,形神兼备,一个“泰”字既体现出泰山雄伟崇高、峻极于天的自然形貌,又阐发出稳重安宁、国泰民安的深刻意境,涵盖了泰山自然景观和文化积淀的全部底蕴。<br>    泰山作为世界自然及文化双遗产,当之无愧,举世公认。泰山的自然景观雄伟壮丽,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山岳公园”。她矗立于齐鲁平原之上,东望苍海,西襟黄河,宛若东天一柱,高峻挺拔,雄峙天外,有直达天庭之概。天下名山,或以丽、或以奇、或以险,唯泰山以其雄,安天下常人之心,壮天下英雄之胆。泰山的历史文化含蕴丰富,博大精深,被誉为“东方文化宝库”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泰山成山久远,不仅孕育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而且也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姚鼐等文化名人都曾登临泰山,留下了数之不尽的诗文碑刻。作为天人合一的典范,泰山集儒释道于一山,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特别是道教的碧霞元君、东岳大帝诸神在民间有着美丽的传说和广泛的信仰。历代帝王对泰山更是推崇备至,从传说中的远古七十二位君王到有史可查的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都到泰山举行过封禅祭祀活动,既给泰山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也使泰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泰山瑰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丰厚无边的文化资源,是泰安发展旅游、振兴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生活和工作在泰山脚下的泰安人,我们既为拥有泰山、得益泰山而自豪,也深感继承遗产、再创辉煌之责任重大。建国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泰安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泰山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开发利用泰山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旅游事业,使古老的泰山焕发了青春。面对新的世纪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人们对旅游产品的品位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我们要“营造大泰山、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构筑大产业”,必须在保护、管理、开发泰山的同时,大力加强对泰山文化的发掘、研究和宣传,让世人了解泰山,使泰山走向世界。泰山自古以来就是神山、圣山、文化山,其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有着广阔的开发潜力和很高的开发价值。但是,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许多典籍、文物、古迹散佚毁废,发掘和阐释的难度越来越大。做好泰山文化的发掘、研究工作,意义重大,刻不容缓。这方面,我们过去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种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既注重发掘泰山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也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集思广益,深入研究,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赋予泰山以新的魅力和新的价值。我们坚信,随着泰山文化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泰山这座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宝库,将为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br>    为了进一步发掘泰山文化内涵,营造泰山旅游品牌,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专门成立泰山研究中心,汤贵仁教授主其事,以研究泰山文化和旅游为目的,在广泛收集、深入研究、汇集整理的基础上,陆续编辑出版泰山文化和旅游方面的学术性丛书。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对宣传泰山、宣传泰安大有裨益,而且也将对泰安的旅游经济和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
精彩书评
    序<br>    名山大川,五岳为先;五岳之尊,首推泰山。泰山的名字寓意深邃,形神兼备,一个“泰”字既体现出泰山雄伟崇高、峻极于天的自然形貌,又阐发出稳重安宁、国泰民安的深刻意境,涵盖了泰山自然景观和文化积淀的全部底蕴。<br>    泰山作为世界自然及文化双遗产,当之无愧,举世公认。泰山的自然景观雄伟壮丽,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山岳公园”。她矗立于齐鲁平原之上,东望苍海,西襟黄河,宛若东天一柱,高峻挺拔,雄峙天外,有直达天庭之概。天下名山,或以丽、或以奇、或以险,唯泰山以其雄,安天下常人之心,壮天下英雄之胆。泰山的历史文化含蕴丰富,博大精深,被誉为“东方文化宝库”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泰山成山久远,不仅孕育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而且也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姚鼐等文化名人都曾登临泰山,留下了数之不尽的诗文碑刻。作为天人合一的典范,泰山集儒释道于一山,相互包容,相互<br>    融合,特别是道教的碧霞元君、东岳大帝诸神在民间有着美丽的传说和广泛的信仰。历代帝王对泰山更是推崇备至,从传说中的远古七十二位君王到有史可查的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都到泰山举行过封禅祭祀活动,既给泰山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也使泰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泰山瑰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丰厚无边的文化资源,是泰安发展旅游、振兴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br>    作为生活和工作在泰山脚下的泰安人,我们既为拥有泰山、得益泰山而自豪,也深感继承遗产、再创辉煌之责任重大。建国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泰安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泰山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开发利用泰山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旅游事业,使古老的泰山焕发了青春。面对新的世纪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人们对旅游产品的品位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我们要“营造大泰山、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构筑大产业”,必须在保护、管理、开发泰山的同时,大力加强对泰山文化的发掘、研究和宣传,让世人了解泰山,使泰山走向世界。泰山自古以来就是神山、圣山、文化山,其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有着广阔的开发潜力和很高的开发价值。但是,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许多典籍、文物、古迹散佚毁废,发掘和阐释的难度越来越大。做好泰山文化的发掘、研究工作,意义重大,刻不容缓。这方面,我们过去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种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既注重发掘泰山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也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集思广益,深入研究,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赋予泰山以新的魅力和新的价值。我们坚信,随着泰山文化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泰山这座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宝库,将为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br>    为了进一步发掘泰山文化内涵,营造泰山旅游品牌,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专门成立泰山研究中心,汤贵仁教授主其事,以研究泰山文化和旅游为目的,在广泛收集、深入研究、汇集整理的基础上,陆续编辑出版泰山文化和旅游方面的学术性丛书。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对宣传泰山、宣传泰安大有裨益,而且也将对泰安的旅游经济和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套丛书出版之际,应约写了上面的话,以示支持。是为序。<br>    莫振奎<br>    2000年7月
展开
精彩书摘
    书摘<br>    嚣既立,遣使聘请平陵人方望,以为军师。望至,说嚣曰:“足下欲承天顺民,辅汉而起,今立者乃在南阳,王莽尚据长安,虽欲以汉为名,其实无所受命,将何以见信于众乎?宜急立高庙,称臣奉祠,所谓‘神道设教’,求助人神者也。且礼有损益,质文无常。削地开兆,茅茨土阶,以致其肃敬。虽未备物,神明其舍诸。”嚣从其言,遂立庙邑东,祀高祖、太宗、世宗。隗嚣利用西汉末年的社会结构震荡、王莽进行改制的机会,拥兵自立,企图在权力再分配的动荡争夺中幸分一杯羹。方望给隗嚣献策,要隗嚣“急立高庙”,打汉高祖的旗帜,以争取民心。我们关心的是“所谓‘神道设教’,求助人神者也”二句。方望的这两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一个特别的规则。<br>    “神道设教”的政治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纵观世界各民族发展的历史,有的民族是经历一个很长的政教合一的历史阶段,有的民族则始终没有经历过政教合一的历史机制。显然,政教合一的民族和“神道设教”有极密切的关系,不过,没有实行过政教合一的民族,也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神道设教”有难以分割的关系。明确考定“神道设教”始于何朝何代,甚至是何年何月,自然是困难的,但是从古代典籍中寻觅它发展的线索,还是可能的,而且是应该的。<br>    中国古代,巫术盛行。严格地说,巫分男女,男巫曰“觋”,女巫曰“巫”。为叙述方便,统称“巫”。关于“巫”的功能,说法甚多,最主要的是:见神鬼,传达神鬼的意志;又将人的虔诚和企求转达于神鬼,是人与神、人与鬼之间的联系桥梁。因此,巫在实际运作中,和<br>    古代的祭祀仪典密切相关。<br>    中国古代的“巫”始于何时,已难确切说明。《竹书纪年》说“帝启十年,舞九招于大穆之野”,《墨子·非乐篇》说启“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因而后人推定:一、夏启时代的乐舞和祭祀相关;二、夏启时代的乐舞祭祀,可能通过巫进行。为什么将<br>    巫与乐舞祭祀捆绑在一起呢?请看《诗经》中的记载:“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陈风·宛丘》)。所谓“鹭羽”,就是巫祭祀鬼神时手持或头戴的饰物。《地理志》中也说,“陈太姬妇人尊贵,好祭祀,用史巫,故其俗尚巫鬼。”“楚人信巫鬼,重淫祀。”因此,古代人通过音乐、舞蹈来祭祀神鬼,而乐舞祭祀的中介人物便是男巫与女巫。引文虽然只涉及陈、楚两地,但应该承认,以乐舞祭祀神鬼的活动是普遍的,而且是长时期存在的,并不是一时一地的风俗人情。质言之,以乐舞祭祀神鬼的普遍性是因为它与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愿望联系在一起:<br>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冻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浸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br>    (《九歌·大司命》)<br>    这是屈原的名作。所谓“大司命”,学者公认,是主管人寿命的神。人类自从意识到生命的开始与结束之时起,便追求生命的长久或永恒。在生命时限短暂的困惑中,为首领和父母祈求长寿,为自身祈求健康,甚至祈求子嗣。祭祀“大司命”,正是人类这个愿望的体现。普通人以祭祀神只来祈求自己希望达到的目的,部落首领和后来的帝王也可以利用巫术和祭祀神只来达到社会政治目的。《诗经·大雅·生民》是史诗性的作品,描绘后稷出生、发明农作物的过程和业绩。其叙述方式,很有“神道设教”的意味,兹摘录如下:“厥初生民,时维姜螈。生民如何,克里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从历史的发展看问题,人类的原始时代以渔猎为生,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就有相对的流动性。为了生存,历尽千辛万苦。自从农业生产被确认是养生之源后,人类开始定居,相对稳定。虽不免有水、旱、虫灾之扰,但毕竟收获的可靠性相对稳定,比起渔猎生涯来,自有天壤之别。相传,发现种植豆粮之术的是后稷。因此,在《生民》一诗中,后稷因姜螈受孕于天,出生时亦大不寻常,“不坼不副”,人以为怪物。于是,将他抛放在小巷之内,受到牛羊的保护;投之于森林之中,遇到砍伐森林者的救助;弃置在寒冰之上,有鸟儿以羽翼覆盖,凡此等等,自非凡人。那么,到底是天帝创造了或赐予了人间“能人”(实际上是古代的部落首领)呢,还是普通人将“能人”神化以示崇拜呢?到底是能人总结了前人和时人的经验而发明创造呢,还是能人凭个人智慧忽然想到而突然发明创造呢?这在我们今天的回答和远古时代的人的回答是肯定不同的。由于生产力低下,人对自然的利用能力和抗拒能力都极端的有限,对于每一次成功(包括获得鱼、兽、粮食),人们都以为是天帝的赐予,神的赐予。至于强有力的能人或有非常智慧的人出现,自然也是天帝的赐予,神的赐予。后稷领导了农业生产,使远古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次跳跃性的变化,在人们的心目中,自然是英雄。由崇拜而神化,是极自然的事。需要说明的是,远古人的崇拜和神化,虽然和人的物质生活改善相关,但其心理状态是平衡的,因而感情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现代人的崇拜和神化,在许多情况下,也和物质生活改善相联系,但由于种种社会性因素的干扰,有时心理状态并不平衡,并非是个人的愿望和要求,感情则出现极复杂的态势,令人遗憾。但是,远古人的这种心理状态和情感轨迹,显然被统治集团发现和利用了。无需旁征博引,只要翻检一下二十四史,就会看到许多帝王神道设教的用心。请看封建盛世的唐宗宋祖:<br>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日太穆皇后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岁,有书生谒高祖日;“公在相法,贵人也,然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日:“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书生已辞去,高祖惧其语泄,使人追杀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为神。乃采其语,名之曰世民。<br>    <br>    刘邦既然能战败称霸一时的项羽,为什么对匈奴人如此软弱,一战即休呢?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原因。秦对东方各国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加上刘邦反秦和反项羽的战争,,可谓战祸连年,民不堪命。西汉政权建立后,人民希望休生养息,发展生产。而西汉财政状况,也确实令人忧心:<br>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br>    (《汉书·食货志》)<br>    皇帝没有四匹一种颜色的马拉车,宰相、将军只能坐牛车,可见清苦。老百姓就只能在死亡线上挣扎:卖儿女,逃亡,甚至人吃人……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刘邦委实没有力量再与边境上匈奴人较量。“和亲”、“让步”是必然的。换句话说,刘邦虽然是开国之主,面对着如此局面,真也构造不出一个强大而富裕的盛世来。他所能干的只能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经过了70年的努力,休生养息,发展生产,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br>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同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br>    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柠牝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谊而黜愧辱焉。<br>    (《汉书·食货志》)<br>    两相对比,汉武帝时的经济状况和汉高祖刘邦的时代不可同日而浯。诚然,西汉的经济繁荣并不仅仅是汉武帝的功劳。西汉的经济繁荣是刘邦肇其始,文帝刘恒和景帝刘启贯其终,“文景之治”给武帝刘彻提供了历史的机遇:<br>    春,诏问公卿曰:“朕饰子女以配单于,金币文绣赂之甚厚,单于待命加慢,侵盗亡已。边境被害,朕甚闵之。今欲举兵攻之,何如?”<br>    (《汉书·武帝纪》)<br>    这是元光二年(前133年)的事。刘彻17岁即帝位,至元光二年,已7年,年24,少年气盛,立即组织军马,和匈奴人作战。在他手下出现一批杰出的将领:李广、卫青、霍去病……等等。其中,霍去病18岁任汉武帝侍中,开始打仗,至24岁死,身经六大战役,将匈奴一部追至大漠以西,“封狼居胥山,禅姑衍,登临翰海”而还。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十分伤感,命令投降的属国军队穿上黑色的铠甲,送葬的军队自长安一直排列到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给他营造的坟墓形状象祁连山。史称霍去病“开河西酒泉之地,西方益少胡寇”,可见他在开拓疆土和安定边陲方面所起的作用。通过汉武帝的努力,通过众多将军和士兵的苦战,汉王朝基本上解除了边境上数十年的困扰,加强了与边陲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的联系,这不仅给中原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最著名的当是张骞通西域,唐蒙使夜郎了。<br>    张骞出使西域,一共是两次。第一次是建元三年(前138年),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募。出使的目的是寻找与匈奴有仇的月氏王,以期结成联盟,共同对付匈奴,完成汉家大业:<br>    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
展开
目录
序  莫振奎<br>序  鲍志强<br>第一章  封禅概况<br>第一节  封禅的起因<br>第二节  神道设教<br>第二章  秦汉封禅<br>第一节  秦始皇封禅<br>第二节  汉武帝封禅<br>第三节  光武帝封禅<br>第三章  唐代封禅<br>第一节  唐太宗的未遂封禅<br>第二节  唐高宗、武则天封禅<br>第三节  唐玄宗封禅<br>第四章  宋和明清的封禅与祭祀<br>第一节  宋真宗封禅<br>第二节  明代泰山祭祀<br>第三节  清代泰山祭祀<br>附录<br>封禅文    司马相如<br>封禅书    司马迁<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