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头饰与婚礼
结婚,男女之大事,盖人类之繁衍,人伦之始基均系于此举,故与之相伴的礼俗也异常丰富,表现在头面装饰活动中,发辫与发髻、发式与发型、巾帕冠帽以及佩戴某种独特的头饰物,常常是区别婚否的重要标志。我国民间,从恋爱、订婚到结婚,达成一桩美满姻缘,有着许多烦琐的仪式和习俗。在婚恋阶段,人们要么剪发定亲,以头上的一束青丝作为彼此结合的信物,要么以某一种首饰作为订婚的凭证,即使是结了婚,夫妻间因某种不得已的原因,必须短暂分离,女的剪发留夫,男的剪辫存妻处,这种以发代身的经典故事,一直是文学作品讴歌的题材。
经过或长或短的恋爱而走向婚姻,要择吉日举行婚礼。唐宋之后,冠礼之制渐废,民间在成婚之前一日或当天早上,要举行有似于冠礼和笄礼的“上头”或“开脸”仪式。上头之名,见于五代及宋初之际,初始并不全是婚礼中的仪礼,如“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使上头”两句诗可为证。后广行于婚礼之中,女子将出阁时理妆谓之上头。男子将要娶妻时加冠亦谓之上头。“上头”之俗,各地差别较大,一般是请“好命公”或“好命婆”,为准新娘和准新郎洗脸沐发,挽髻加簪,并乘机说一些祝福、吉祥的话语,或咏唱祈祝的歌谣。歌词大都琅琅上口,寓意深刻。这里,随手拈来几段,有兴趣者不妨哼哼看,民间传承下来的这些祝福小调,比当下内容空洞的流行歌曲如何?
“一梳新婚夫妇白头偕老,二梳子孙满堂,三梳招财进宝。”——广东民间“上头礼”时,为新娘新郎梳头有这样的说词。
“前拢七,后拢八,婆家娘家一起发。婆家发了二顷半,娘家发了二顷八,走到半路发庄稼。”——这是豫北长垣地区流行的唱词。
“衣衫穿了便梳头,一个梳头两个照,今下始作新娘子,爱梳狮子凤凰头。”——这是畲族的梳头歌。
在古典小说及各种影视剧中,我们常能够看到新郎在洞房中摘下新娘盖头的情景。这一幕表现的是这样一种风俗,即古人在结婚时,或为了“辟邪”,或为了“遮羞”,新娘要以头巾遮面,称“障面”。障面之物很多,如披头的红巾、凤冠(丝穗下垂,把面目完全遮盖)、手帕、纸扇、帏帽、面衣等,统称为“盖头”。盖头的形式多为方巾式或帽式,披盖在头上,长至耳部、颈项、胸前甚至拖于脚下数尺不等,在材料、尺寸、格式、用法及礼俗上随着时代、地域、民族的不同而不同。
新娘障面除了用丝绸轻纱之类的纱巾外,还有各种扇子。相传,古代伏羲与女娲兄妹结婚时为了遮羞,女娲用草编成扇子遮在自己脸前,因此结婚时新娘用草扇遮面这一习俗便流传下来,后草扇逐渐被其他扇子如团扇、折扇等替代。结婚时,新娘必须一直将扇子执在手中,遮于面前,无论何时均不可放下,直到整个嘉礼完成,亲友退出新房后,新娘才敢大胆地将扇子放下,古语称为“却扇”。
(四)头饰与丧礼
古代传统的宗法社会,“百善孝为先”,历代沿袭的浓烈的“孝亲”情感,非常注重“孝服”和“丧服”,并经过历代的演绎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类别——丧服制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