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大足石刻
第一个研究大足石刻的学者
中外驰名的大足石刻,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学士,产生了许多研究大足石刻的学者和专家。
而最早关注并有一定研究的人,是清朝嘉庆年间任大足知县的张澍。
张澍(1783-1847年),字百沦,号介侯,甘肃武威人。是乾嘉时期有名的学者。历30年仕宦生涯,在贵州玉屏、四川大足、江西芦溪等地做过知县,代过广顺知州、临江通判。他博古通今,是乾嘉时的金石考古学家和经史学家。一生著述“高与人齐”,诗富书工,有《姓氏寻源》、《姓氏辨误》、《西夏姓氏录》、《续黔书》、《蜀典》、《大足县志》、《养素堂文集》、《诸葛忠武侯文集》等传世。
立于宝顶圣寿寺三世殿内的《张澍前游宝顶山记碑》,就是一篇研究大足石刻的珍贵资料。该记中有关碑碣的情况虽有一定错讹,但它详细地描述了宝顶石窟的历史情况,而且文字优美,语句流畅,生动活泼,历来被人称颂。张澍对大足石刻的研究,主要是凭着自己的学识和直观感觉,就事论事,但比起前人写的文章来,明显地上了一层台阶。
雕刻大足石刻的艺术家
我国有丰富的石窟艺术,但是一些著名的古老石窟中,如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至今未发现雕塑工匠师的姓名。一些史册无名的雕刻家,曾经呕心沥血地创作了许多精湛的艺术精品。
在晚期的摩崖造像中,目前已发现好几处留有雕塑者姓的石窟。如陕西延安的万佛岩、四川资中的东岩石窟、四川安岳的净慧岩石窟等,大足石刻中留名镌记的也不少,到现在已发现有石窟28处,匠师有文惟简、文居安、伏元俊、伏小六、罗复明等30人。由于苔封土掩,疏于考察,这些雕刻家姓名的发现,经历过一个漫长的过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