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 百宝争辉
——历代灯具的演变轨迹
郭灿江
灯具的发明与人们对火的认识和利用有着密切关系,人类认识和保存火是灯具发明的前提。黑夜自古以来就不是人类的朋友,它不仅限制了人们的各种活动,也为野兽活动和袭击人类提供了良机。试想,生活在原始森林的人类远祖,又是怎样诅咒黑夜的呢?数十万年前,随着人类对自然界产生的火的功用认识不断提高,火不仅成了人们美食熟物的最珍贵的财富,也成了人们用来照明、驱逐黑暗的惟一工具。又经过漫长岁月的生活实践,人们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之后,为满足照明方式的不同需要,逐渐开始有意识地借用一些辅助设备来固定一定的火源。这些用来固定一定火源的辅助设备经过不断的改进和演变,就出现了专用照明的灯具。
中国最早的灯具出现在战国(图1),自此以后连绵不断,发展至今。全国各地都有历代灯具及其模型的出土和发现。大量考古资料表明,中国古代灯具不仅种类繁多,也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时代性,而且许多设计新颖、造型别致的灯具(图2)还是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灯具不仅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灯具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民俗文化内涵。特别是自汉代出现元宵节张挂彩灯的习俗后,彩灯制作更是历代不衰,直到现代化灯具高度发达的今天,彩灯仍是人们一年一度欢庆元宵佳节必不可少的物品。
灯字探源
灯和灯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在考古发掘所见或传世品中,战国以前都还没有发现名为灯的实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也未见灯、烛之类字样。结合文献来看,西周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烛”应是最早的照明用器的记载。
《仪礼·燕礼》云:“宵则庶子执烛于阼阶上,司宫执烛于西阶上,甸人执大烛于庭,阍人为大烛于门外。”《礼记·曲礼上》也云:“烛不见跋。”郑玄注:“烛,燋也。”贾公彦疏:“烛,燋也,古者无麻烛而用荆燋(荆燋:一种灌木名,种类多,多生原野,其枯木枝条易燃)。故《礼记·少仪》云:‘主人执烛抱燋。’郑云:‘未爇曰燋。’但在地曰燎,执之曰烛,于地广设之曰大烛,其燎亦名大烛。”《周礼·秋官·司煊氏》:“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郑注:“坟,大也,树于门外曰大烛,于门内曰庭燎,皆所以照众为明。”《仪礼·士昏礼》云:“主人爵弁,……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郑注:“执烛前马,使徒役持炬火居前照道。”
从上述文献资料来看,西周时“烛”应是一种由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没有点燃的火把通称为燋,故可以抱燋,用于执持的已被点燃的火把,称之为烛;放在地上的用来点燃的成堆细草和树枝叫做燎;燎置于门外的称大烛,门内的则称庭燎。至于贵族家居或民间所用的“烛”是什么样子,限于考古材料限制,现在还不得而知。从战国发现和出土的大量精美灯具来看,在此以前灯具应该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中国现存最早的灯具出于战国,虽还没有发现带有铭文款识的,但在《楚辞·招魂》中却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记录,说明战国时已出现“镫”这个名称了。但在周代,“镫”、“登”通用,《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礼记·祭统》云:“夫人荐豆执校,执醴授之执镫。”郑玄注:“校豆中央直者也,……镫豆下跗也。”贾公彦疏:“瓦豆谓之镫。诗云:于豆于登。毛传云:木曰豆,瓦曰登。”《尔雅·释器》第六:《说文》云:镫,锭也,从金登声。徐铉曰:今俗别作灯,非是,晋郭璞云:礼器也。”古人把“镫” 称灯,应是字义的假借。战国一些铜豆形灯(图3)自名为“烛豆”,这一现象也进一步证明了灯是由豆演变而来的这一史实。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