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开罗会议跻身巨头
开罗会议是蒋介石跻身美英苏中四大强国领袖地位的一个标志。他与罗斯福、丘吉尔面商了若干战时的作战计划与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中国收回台湾、澎湖等地在开罗会议的宣言中获得了明确认定,使此次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性意义。有评论说,开罗会议是宋美龄政治生涯的顶点,是蒋介石走向衰弱的起点。蒋介石以为,开罗会议以后他可以成为世界领袖之一,独裁倾向更加突出。其实,他只是别的大国棋盘上的棋子,一旦不被需要,他所依赖生存发展的大国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他。
罗斯福把蒋介石捧上“四强”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1942年6月,美军在中途岛海战获得大胜,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同年8月,美军乘胜进军,进攻日本威胁美澳交通线的最前沿——瓜达尔卡纳尔岛,到1943年2月完全占领瓜岛,为发展全面反攻打开了通道。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苏德战场上进行了斯大林格勒会战,苏军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一会战不仅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2年10月至11月,英国在北非实施阿拉曼战役,完成了北非战场的战略转折。
战事向着有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方向发展着。明眼人已经看出,轴心国侵略集团的失败已经指日可待。
这时,同盟国的领导者们都明智地意识到,进一步联合作战加速战争进程不让侵略者有任何喘息时机,以及着手安排战后世界事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是,政治巨头们的会晤与谈判增加了。美英两国首脑于1943年8月举行的魁北克会议上通过了“霸王”作战计划,决定美英军队大约在1944年5月1日在法国登陆,进攻德国心脏地区;并且准备在德国崩溃以后的12个月内击败日本。
为了消除苏联的疑虑和不满,要求苏联在打败希特勒之后出兵对日作战,同时也为了筹建战后世界和平和安全的国际机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渴望与斯大林会晤,同时也希望与中国政府首脑会谈,以共同商讨和解决那些影响整个大战进程和战后安排的重要问题。出于拉住中国政府抗日的目的,美国首脑人物竭力主张在他们着手进行的巨头谈判中,将中国列入强国。
在美英苏三国首脑会晤之前,首脑们决定先进行一次三国外长谈判以作准备。1943年10月19日,美国国务卿赫尔、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在莫斯科举行三国外长会议,通过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原则》。根据罗斯福的指示,赫尔在会议上提出让中国成为宣言共同发起国。这一建议遭到莫洛托夫的强烈反对,艾登也持冷淡态度。罗斯福和赫尔一致认为,“两个三国协定远远抵不上一个四国协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