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谢灵运的言谈举止,或依史料明载,或由谢灵运的诗文推排演化,尽量做到合情合理。另有一些因果关系并不显豁的史料,则从逻辑上加以勾连。如谢惠连“幼有奇才”,为什么见知于灵运而“不为父方明所知”?表面原因是灵运爱才,但谢方明就不爱才吗?即便他不知惠连是才,难道就没有爱子之心吗?在谢灵运中,这是个疑点,但在谢惠连传中地可找到答案:因为谢惠连正与父亲谢方明手下的小吏闹同性恋,这自然会人使做着会稽太守的谢方明有为难堪。这才是父子失和的直接原因。将相关人物材料对读,对同一时段的不同资料加以比照和爬梳,才能得出更为丰满、更近真实的认知结论。所以说,读书治学,有两句古训不得偏废:1.开卷有益;2.尽信书不如无书。
为追求记述的真实、准确与鲜活,本人特于2004年3、4月间前往江、浙两省进行实地考察,踏寻谢灵运遗踪。足迹及于温州(永嘉)、绍兴(会稽)、上虞(始宁)、嵊州、金华(东阳)、梅城、桐庐、杭州(钱唐)、南京(建康)等九地,水陆并举,舟车相纪,历时15天,拍摄图片近千幅,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也得到各地旧雨新知的大力支持。田野调查 的艰辛与收获,友朋相待的高谊与温润,俱已融入传民的字里行间。
展开
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
——吴可《学诗》
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
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
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