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沈家本评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5043265
  • 作      者:
    李贵连著
  • 出 版 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李贵连,男,1946年出生于广东五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近代法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近代法研究所名誉所长,曾长期担任《中外法学》副主编。主要从事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近代法的教学研究工作。著有《沈家本年谱长编》、《沈家本传》、《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等,编著《法学百年——北京大学法学院院史》等,主编《近代法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法学》、《近代司法判决丛编》、《民国北京政府制宪史料》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沈家本评传》是以沈家本为核心,通过追述沈家本的经历、心路和学术思想轨迹,对以上课题作出自己的探讨。清末修律的主持人沈家本,是从刑部司员一步步走上刑部“当家堂官”的位置。他固然是一位公认的律学专家,同时又领导了一场针对旧律的翻天覆地的改革。这场改革使得运行了约两千余年的旧律走到了尽头,从此,以亿数计的中国人得以生活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在这场改革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应该如何评价这场改革,都已成为仍然处在这场改革的延续期中的我们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北京——童年和少年
    (一)师承
    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沈丙莹乡试中式,考取举人。次年,由沈镜源同年端木鹤田、俞铁花为媒,聘俞煜次女为妻。同年八月,沈丙莹成婚入赘俞家。
    俞焜,字昆上,浙江钱塘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道光十三年(1833年)迁御史。十七年(1837年)授河南彰德府知府,旋擢永定河道,调湖南衡永郴桂道,一度署理湖南按察使。咸丰九年(1859年)在杭州督办团练抵御太平军。第二年,太平军忠王李秀成攻杭州。俞煜率众抗击,死于城破之时。赐谥文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沈家本校刊《沈氏家集》,在后识中说,在沈镜源晚年,沈家“家计益艰”。沈丙莹中举之次年,他即辞庆元教谕之职,回归湖州故里。沈丙莹赘姻俞氏后,“俞太夫人奁资尚充,赎田典屋,皆俞太夫人之资也”。在沈家本出生时,沈家虽不富有,但也不贫穷。他的童年当无衣食之苦。
    沈丙莹考取举人后,随即两次参加礼部会试,均未中式。沈家本五岁那年,即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沈丙莹再次北上京师,参加会试。这一次,时来运转,不但考中进士,同时补官刑部,为陕西司主事。
    沈丙莹在刑部为官,仕途基本顺利。他在刑部12年,由陕西司主事而致广西司员外郎,再迁为江苏司郎中。在刑部,他“熟于律例”,“为上官所重”;“沈默畏慎,不求自异而勤于其职,能以律意傅狱情,多所乎反。”但是,由于“肃顺弄权,招之,谢不往”。所以,他的升迁并不快,在刑部12年,仅为司员而已。他的刑部经历和勤谨作风,对沈家本影响颇深。徐兆丰在《春星草堂集跋》一文中曾指出:“君(指沈家本)之学术禀承有自。”
    沈丙莹为官不久,即将家眷接往京师。沈家本随父在京就读。《同年齿录》、光绪癸未科会试朱卷履历等,开列一长串受业师的名单。这些受业师,很多是科举考试时的考官。其中,见诸沈家本文字并具影响的,或者说影响较大的,当为沈桂芬。
    闵连庄既是沈丙莹的朋友,也是沈家本在京读书的老师。沈氏一直十分怀念这位少年时代的老师。
    沈桂芬是沈家本姨父。同治二年(1863年)即出任山西巡抚,曾任清朝廷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军机大臣等要职,是同光重臣之一。有的论者认为,沈桂芬在同光时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他的身任要职,尚在于他是当国恭亲王奕诉的灵魂,是左右奕诉的人物。据《清史稿》《清史列传》本传所载,他既是一个“遇事持重”、“谙究外情”的官僚,又是一个服膺儒家学说,堪为楷模式的人物:“躬行谨饬,为军机大臣十几年,自奉若寒素,所处极湫隘,而未尝以清节自矜。”对这位长辈兼老师,沈家本一生都十分敬重。从现在所能看到的沈氏日记中,无论在京在外,两人往来都十分密切。光绪年间,沈桂芬在京逝世。沈家本执礼极恭,天天守灵。直至最后,亲自将灵柩送出北京。
    (二)读书
    在中举之前,沈家本读了哪些书?这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清史稿》本传对此只有14个字的记载:“少读书,好深湛之思,于《周官》多创获。”它无所述。
    《周官》即《周官书名考古偶纂》。此书旨在纠明人郎兆玉《周官古文奇字》之错。对一本成名之作进行纠错,以正其伪,以删其谬,以补其缺,也不是浅尝辄止者所能为。特别是这种古文字考据之书,更非浅学者之所能。《清史稿》以“好深湛之思”、“多创获”以概其少年时代学业,应非虚言。
    1861年,他离京前赴其父贵州任所。以后四五年间,辗转湘黔。虽然时事艰难,仍不忘读书。同治乙丑(1865年),就几年所读之书作《借书记》。书前小引,记述了他对求书之苦与读书之乐。他在动荡不定的年月里,孜孜不倦地苦读。据《借书记》,一共读了348部书。
    ……
展开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上编 沈家本传
前言 法治(Rule of law):晚清法律改革者的理想
第一章  家世和青少年时代
第二章  前尘似漆渺难知——30年的刑曹和科举生涯
第三章  外官任上
第四章  执掌刑部,奉命修律
第五章  改重为轻,化死为生——翻译西法,改造旧法
第六章  大理院正卿、修订法律大臣
第七章  折冲樽俎,模范列强——新法律草案的制定
尾声  退出政坛,斗室蠖居

下编  沈家本法律思想评述
第八章  沈家本“会通中西”的法律观
第九章  礼法论争
第十章  近代法学与法学教育的奠基
第十一章  沈家本的人格平等观
第十二章  沈家本的刑法思想
第十三章  沈家本的司法审判独立思想
第十四章  结语:反映论?进化论?会通中西论?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