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张其凡<br> 贵录的《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一书交付出版,无疑是令人高兴的事,谨表祝贺。<br> 《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是在他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加以修订而成的,其中包含了贵录近三年的辛勤与努力。<br> 早在1982年,贵录即已从著名高等学府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十年浩劫后,南开大学历史学科的力量,在全国高校中不是首屈一指,也是名列前茅。在这样一个名校名系中经过四年熏陶,贵录打下了良好的史学基础。其后,在僻处粤北的韶关大学执教十八载,作育桃李无数。繁重的教学任务,又缺少学术氛围与图书资料,虽说是大学教师,但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显然提高甚慢。而与贵录大学同班留校执教的李治安、常建华诸君,在此期间已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学者了。<br> 2000年,由李治安、常建华二教授推荐,经过严格考试,贵录来到暨南大学,跟我研习宋史。虽说是在职学习,但贵录非常勤奋,不仅读完了我指定的几十种书籍,而且翻阅了大量的宋代史籍,写下了几十篇文章,刊发者已达十余篇。2003年7月,他以优良成绩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可谓功夫不负苦心人。我也甚感欣慰。<br> 在选择博士论文题目时,贵录与我反复讨论,才最后定下以“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为题。<br> 我本人在研究宋代人物方面着力尤多,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注意及宋代的几个大家族,如相州韩氏、三槐王氏、澶州晁氏等,惜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研究。因此,在贵录放弃原有选题时,我郑重推荐了“三槐王氏”作为选择。除了早已有志于此课题外,也因为贵录的人物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在余靖及其相关问题已有五六篇论文,都已刊发。<br> 贵录选择“三槐王氏”为博士论文课题后,即开始了艰苦的资料搜集工作,期间几次去北京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终于完成了资料较为充实的《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这篇博士论文。“北宋”为时间界定,是因为考虑到无论是从宋代至清代的三槐王氏之研究,还是宋代的三槐王氏研究,其分量都相当大,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很难完成。同时,三槐王氏在北宋时期的形成和发展,无疑是“三槐王氏”发展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其分量已足以达到博士论文之要求。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仅北宋时期“三槐王氏”的研究,其宇数已逾20万。由于时间紧迫,作者与导师学力的限制,相信《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必定存在着不少的缺憾。此次付印时,虽也根据答辩专家的意见做了一些修改,但是缺憾仍然不少。非常希望能在本书出版后听到读者的批评指正。<br> 家族社会史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海外正方兴未艾,而在国内则似乎论著还不太多。贵录此书的出版,在这方面可说是一个贡献吧!<br> 贵录已结束博士阶段学习,进入了人生新的历程。我希望,以此书的出版为起点,他能够在今后有更多的佳作问世。我相信他是有此能力的。<br> 2003年10月30日于广州暨南花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