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时期,从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到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了对华作战的策略,对中国政府由过去的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改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国民党亲日派首领投降了敌人,继续抗战的国民党的主要当权者坚持反共方针,强化了反共摩擦的活动。
从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先后失陷,日军由华北一直打到华南,尽管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但部队伤亡很大,急需修整和补充。随着战区的扩大和战线的延长,中国战场上的侵华日军十分分散,兵力不足、资源匮乏、财政困难的弱点开始暴露。敌人已无力再发动像前期那样大规模的连续军事进攻。
这时期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先后建立起十多块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使敌人后方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敌人不得不暂时放松对正面战场的进攻,而将大部分侵华兵力投入敌后战场,与八路军、新四军作战,以巩固其占领区。
因此,自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日本政府就改变了对正面战场速战速决的策略,即由过去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改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策略。从1938年11月3日到12月22日,日本政府的近卫首相连续两次发表声明,阐述所谓调整日中关系的新方针。这个时期敌人对正面战场发动的部分攻势,不再是以攻城略地为主,而是以打击和削弱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掠夺战争资源、打通交通线等为主。通过由速决战到确保占领区的策略转变,来达到敌人“以战养战”和“分化抗日统一战线,分裂国共合作,引诱国民党政府投降”的目的。
而国民党的主要当权者对于蓬勃兴起的抗日民主运动,日益发展的人民力量,十分惧怕。日本政府策略上的变化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很快得到了反映。12月,亲日派头子汪精卫由重庆逃至河内,公开降敌,继续抗战的国民党主要当权者的反共活动也有所加强。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设立防共委员会,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具体政策。制造多次反共摩擦事件。
这时期日军对正面战场也发动了一些规模不等的进攻,如:南昌、随枣、枣宜会战,三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包括昆仑关战役),上高战役,以及中条山战役等。在这几次战役中,中日双方互有胜负,没有出现过影响整个战局的大的军事行动。尽管如此,就中国战场的全局来说,不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胜负如何,客观上对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作战,还是起到了牵制敌人的作用;同样,敌后战场的作战,使日军减轻了对正面战场的军事压力,实际上也支援了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P9-1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