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906462
  • 作      者: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共同编写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以中日韩三国为叙述对象,以现有研究为基础,以三国普通读者为阅读对象,以浅显流畅的文字尽可能全面地介绍中日韩三国在近代走过的历程,对于三国历史,尤其是中韩与日本之间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进行了全面、客观公正的介绍。本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由中日韩三国学者共同撰写。中日韩三国地域相邻,不仅在历史上关系密切,而且近代以来三国几乎面临西方列强环逼的相同境遇,不同的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步入列强行列,且对中韩肆行侵略,三国关系进入历史上的一个黑暗时期。由三国有正义感的学者共同撰写三国近代发展历史,在中日韩三国均为首次,这对于加强三国学者的交流与联系,在三国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树立共同的历史观,具有重要意义与积极的作用。第二,以三国普通读者为对象,在以往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以浅显流畅的语言,概要地梳理了三国在近代的发展历程,以及日本侵略中、韩的事实,以史为鉴,开拓三国未来的发展道路。第三,既全面系统, 不烦,又注意详细得当,把握要点。本书既把握一些关键的历史事实,针对日本右翼教科书歪曲历史,掩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史实,进行了充分的揭露,以令人信服的材料,详实地介绍了近代历史上日本对中、韩侵略的暴行;同时,又不拘泥于一些所谓的细节,如右翼教科书为歪曲日本军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事实,强调所谓“第一枪”问题,本书则在介绍了卢沟桥事变前后日本军国主义的种种侵略行径后,强调指出,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军国主义有计划制造的事端,有没有这第一枪,都改变不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略中国的事实,进一步说日本军队在中国的卢沟桥本身就是侵略中国的行径;第四,本书在写作方式及内容编排上力图改变我们以往的历史读本存在的某些教条式说教、形式呆板,严肃有余而活泼不够,不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不足。依在写作方式上,既要求有学术的基础,以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据,同时要求文字要浅显易懂,有一定的可读性。配合文字的叙述,随文附加相关图片,既增加直观的材料,又可引发读者的兴趣。总之,本书力图以新颖、活泼、生动的形式,将正确的历史知识传播给读者。
展开
内容介绍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修订版)》是中国、日本与韩国的学者、教师与市民共同编写的。中、日、韩三国在地理与历史上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在现在越来越逼近的“地球村”时代,三国之间能够对邻国的历史与相互的关系有正确的了解。《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修订版)》中详细描写了近代以来三国之间的关系,同时插入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让现代的年轻人更好更正确的了解历史。希望三国的青年人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创造东亚未来的新篇章。
展开
精彩书摘
  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终于恢复了邦交,这一事件对亚洲和平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中日两国是怎样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呢?
  中日恢复邦交的背景
  中日两国间有长期友好交往的历史,但是由于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而经历了很大的曲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日本政府在外交上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中日关系一直处于不正常状态,两国没有发生过正式的官方接触。但是,从50年代初,两国民间贸易就开始进行,文化交往也很频繁。1965年在中国的15个城市举行了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活动。
  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美国、中国处于紧张的对峙状态。美国希望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对付苏联,调整其走进死胡同的亚洲政策,而中国也需要摆脱苏联的巨大威胁,改善周边环境。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使长期对立的两个国家实现了历史性的和解。这种变化也给日本以极大的冲击,日本在野党和企业界纷纷要求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面对不断高涨的邦交正常化的呼声,新当选的田中角荣首相决定顺应时代潮流,改变对中国的敌对政策,实现两国邦交的正常化。对中国来说,改善与日本的关系,有利于中国及亚洲的安全与稳定,同时也会大大加快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因此,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积极的姿态。
  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两国政府签订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废除1952年的“日台和约”,结束了日本与台湾的“外交关系”,中日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关于日本的战争赔偿,尽管台湾当局在美国的压力下先期宣布放弃对日赔偿要求,给中国政府对日索赔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但中国政府主要从中日两国的友好和不加重日本人民的经济负担的角度考虑,放弃了中国政府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1978年8月,中日两国正式签订《和平友好条约》;在此基础上,1998年11月,两国又共同发表了《联合宣言》。三个文件所确立的基本原则,成为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基石。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不仅符合中日两国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亚太地区的繁荣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邦交正常化以后,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民间交往日益频繁,几万名中国留学生到日本学习,日本在中国的留学生也不断增加。在中国的协助下,数千名残留孤儿顺利回到日本。从1979年起,日本政府向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简称ODA),包括日元低息贷款、无偿资金赠与和技术合作,帮助中国在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活动,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起了积极作用。大批日本企业到中国直接投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对华贸易的增长。而政府开发援助对日本维持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也有重要意义。
  中日《联合声明》的内容摘要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序言部分)
  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正文第一条)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正文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正文第五条)
展开
目录
序 章
第一节 三国的相互关系
三国的关系
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对朝鲜半岛的侵略和通信使
中国的变化与韩国的对应
通过贸易开展的交流活动
栏目1 如何看世界——三国的地图
栏目2 三国间的漂流民
第二节 三国的国内状况
一 日本——武士与民众
二 韩国——两班与民众
三 中国——士绅与民众
栏目1 三国的首都
栏目2 儒家文化与三国
第一章 开港与近代化
概 说
第一节 欧美列强的施压和三国的对应
一 中国——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
二 日本——开国与明治维新
三 韩国——门户开放带来的矛盾
栏目1 三国的开放港口
栏目2 近代日本的天皇制
第二节 席卷东亚的战争
一 三国间的纷争
二 中日甲午战争
三 日俄战争
栏目 三国的改革运动家
第三节 三国的改革运动
一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
二 中国——清朝的改革与义和团运动
三 韩国——农民战争和独立协会运动
栏目1 中江兆民——把日本建成民主之国
栏目2 康有为——改革的愿望与挫折
栏目3 1894年农民战争的领导人全奉准
第四节 三国的民众生活和文化
一 韩国的社会变化与民众
二 中国的社会变化与民众
三 日本的社会变化与民众
栏目 东亚近现代史中的汉字
小 结
第二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与中韩两国的抵抗
概 说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三国关系
一 日本强行合并韩国与朝鲜人的反抗
二 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三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
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日本帝国主义
栏目1 台湾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栏目2 安重根与伊藤博文
栏目3 日本对韩国是“强占”还是“合并”?
第二节 日本对朝鲜的统治
一 宪兵警察统治
二 “文化政治”的真实情况
三 经济政策与掠夺
四 教育文化政策
栏目1 控制铁路
栏目2 东洋拓殖会社
第三节 独立抵抗运动与社会运动
一 三一独立运动
二 五四运动
三 三国的社会运动
四 关东大地震和在日朝鲜人、中国人
栏目1 申采浩(1880~1936)——历史研究和革命运动
栏目2 金子文子(193~1926)——与朝鲜人共同向天皇制国家斗争
栏目3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栏目4 布施辰治(1880~1953)——为朝鲜民众而斗争
栏目5 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
栏目6 郑钟鸣(1896~?)——通过社会运动探索妇女解放之路
第四节 社会和文化的变迁
一 韩国社会与文化的变化
二 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变动
三 日本的社会与文化
栏目 西化和女性生活的变迁
小 结
第三章 侵略战争和民众的受害
概 说
第一节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
一 九一八事变
二 “满洲国”傀儡政权的出笼
三 “满洲国”的社会和经济
四 东北人民的反满抗日斗争
栏目1 张寒晖与抗日歌曲“松花江上”
栏目2 上海起义与尹奉吉(1908~1932)
第二节 日本的侵略战争
一 中日全面战争
二 亚洲太平洋战争
三 “大东亚共荣圈”的梦幻
四 总力战体制
栏目1 昭和天皇的战争指导
栏目2 传单中的战争
第三节 日本军队对中国民众的残暴行为
一 战场的民众和难民
二 南京大屠杀
三 无差别轰炸、三光作战和制造无人区
四 细菌战、毒气战和人体实验
五 日本军队的性暴力
栏目1 凤仪萍——强制劳工的证言
栏目2 原日本兵的证言
第四节 朝鲜的战争基地化和民众的受害
一 皇民化政策
二 战时体制下的军需工业
三 战争物资动员
四 人力动员
五 被日军强迫充当慰安妇的朝鲜女性
栏目1 亲日派与汉奸
栏目2 用画来为“慰安妇”申冤的姜德京奶奶
第五节 日本民众的加害和被害
一 战时总动员与民众对战争的支持
二 民众的生活与反抗
三 东京大轰炸与城市的空袭
四 冲绳战
五 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
栏目1 特攻队员和青年学生
栏目2 日本的总力战与女性
第六节 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
一 中国的抗日战争
二 朝鲜人的抵抗与建国准备
三 日本占领下的东南亚民众的抵抗
四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日本的投降
栏目1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栏目2 日本兵反战同盟
小 结
第四章 战后的东亚
概 说
第一节 三国新的出发点
一 日本的战败及战后改革
二 朝鲜半岛的解放与分裂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栏目1 两面的麦克阿瑟
栏目2 遥远的故国
第二节 对日本“历史清算”的质疑
一 东京审判
二 旧金山和约与赔偿、补偿问题
三 殖民地统治及战争遗留的社会问题
栏目1 其他的战犯审判
栏目2 战后补偿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 东亚的分裂与邦交正常化
一 东亚的冷战与朝鲜战争
二 日韩建交
三 中日邦交正常化
四 中韩邦交的建立
栏目1 在日朝鲜人争取权利的的斗争
栏目2 中国归还者联络会
小 结
终章 为了东亚和平的未来
概说 世纪东亚和平课题
一 被遗留的个人赔偿问题
二 日军“慰安妇”问题和女性人权运动
三 历史教科书问题
四 靖国神社问题
栏目1 家永三郎教科书诉讼
栏目2 博物馆展示的战争
栏目3 民间女性国际战犯法庭
五 东亚三国青少年的文化交流
六 反战和平运动与市民运动
七 为了东亚的和解与和平
后 记
三国编写者名单
图片资料提供者名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