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六月》己酉,上谕大学士等曰:「朕观医书与儒书不同,儒者之书皆言五伦之理,作文者据以发挥,虽文之优劣各由乎人,然其理总不出五伦之外。若医书,开一方于前,又列数方于后,采此一方尽善,则彼数方者又何用乎?以此揆之,彼着医书之人,已自不能无疑也。至服补药竞属无益,药性宜于心者,不宜于脾;宜于肺者,不宜于肾。朕尝谕人勿服补药。好眼补药者,犹人之喜逢迎者也。天下岂有喜逢迎而能受益者乎?先年满洲老人多不服药,而皆强壮。朕亦从不服药。至使人推摩,亦非所宜。推摩则伤气,朕从不用此法。朕之调摄,惟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如是而已。」(六·三○一《圣祖实录》卷二三○)
(乾隆四年己未十二月)甲申,大学士鄂尔泰奏:「纂修医书馆应开于太医院衙门,其总修、纂修、收掌各官令该院拣派。在馆官役月费、工食应否照八旗志书馆例支领?」得旨:「医书馆与修书各馆不同,该馆纂修等官公费,着照修书各馆例减中支给。余依议。」(十·五九五《高宗实录》卷一○六)
(乾隆十二年丁卯十月,是月》云贵总督张允随奏:「古州镇城,自夏秋以来,时疾流行,兵民多有传染。当即委员广购药料,配合丸散,拨医分路诊视。臣一面多制丹丸,亲自带往。倘到彼时疾未除,再行多方疗治。」得旨:「如此则卿之前往查阅,虽属王臣之谊,然不顾轻重,又增朕系念矣。一切清吉平安处,速行奏闻,以慰悬切。」(二一·九四五《高宗实录》卷三○一)
《乾隆十三年戊辰四月辛巳》谕军机大臣等:「据周学健奏称:东省昌乐等县,因地方歉收,有造卖烧酒之家,择辛辣有毒药草,磨麫作曲,名曰神曲,以之造酒,米可少而水可多,气味香辣。其价倍贱,最易动人。此种药酒多与食物之性相反,民间买饮,每致毙命。……可传谕阿里衮,令其留心访查,务将造卖之人,严筝治罪,永行禁止。」(一三·一四一《高宗实录》卷三一三)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正月丁酉》又谕:「闻药材内有阿魏一种,善能避瘴,番舶多有售者,粤东省自易于购觅。但假造乱真者不少。」(一九·一四《高宗实录》卷八二六)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四月庚申》户部议准:「署两广总督郭世勋奏称:『内地大黄,为西洋各国治病要药。前因不准俄罗斯通市,每年每国贩买不许过五百觔,现在已准俄罗斯通市,该处洋商呈请照前买运,不必限以五百觔之数。其海龙、黑狐皮张并准进口售卖。』从之。」(二六·八二一《高宗实录》卷一四○一)
(咸丰八年戊午六月丁巳》谕军机大臣等:「……此次鞠殿华攻剿全椒,身受重伤,实属奋勇可嘉,着发去如意拔毒散四料,交该总兵祗领:……」(四三·九七六《文宗实录》卷二五六)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六月甲午》管理医局事务吏部尚书张百熙等奏,开办医局,并会议章程,从之。(五八·六一二《德宗实录》卷五○○)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八月乙丑)福州将军兼署闽浙总督崇善奏:「漳泉一带素产樟脑,设官局延聘日本技师签字试办。」下外务部知之。(五八·八六九《德宗实录》卷五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