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指出:“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分化了,产生了诸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和农民工群体等新的社会阶层,各社会阶层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发生了并且还在继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会阶层结构。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的社会阶层结构和传统的农业社会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前者是由后者逐步演变而来。”该书“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根据这个标准,它把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划分为十个社会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该书又指出:“仅用生产资料占有这一指标来解释社会阶层分化是不完全的。”“不管人们是否同意该书对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十个阶层的划分,但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是无法否认的。而这种变化在欧美先进国家是早已发生了的。因而用生产资料的占有作为划分阶层的惟一标准是不能全面说明当今的复杂的社会阶层结构的。而这一点正是中国学人所一贯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基本支点和基础。
唯物史观是用社会结构的变化观察人类历史的一种学说。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结构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结构的变化是一定要影响到唯物史观这个学说本身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