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有唱片社的观念错误,体制老化,知识结构紊乱,资金短缺,人才流失,制作、生产和营销推广能力日益下降。
国有唱片社,在改革开放以后,基本上走的是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子。没有心理准备,没有理论研究,更没有发展方向。只是近几年来,因为高级领导层的个别同志注意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产业问题,才开始在观念上有所更新。
不能否认,1994年以前,部分唱片社在制作和发行上有成功的例子。如上海中唱的《红太阳》。但这种成功,是得了文化市场改革开放以后还基本空虚的便宜。而且这种成功在运作上,也是感性的、没有把握的。
1993年,在市场不健全、生产营销不规范的前提下,许多出版社不约而同地冒了一次险,掀起过一阵虚假的高潮。这以后,就是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局面,中国唱牛业真正地暴露出它的不足和空虚。就说1998年,有多少国产唱片卖到5万张以上呢?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观念错误。还有不少单位的负责人认为唱片是一种政策宣传的补充和延伸,或者是消遣娱乐,把它等同于一般的消费,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唱片作为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这个问题从年初开始有所改善。上海方面领了头,走出了第一步。
但是,内部隐患依然很致命,必须抓紧治疗。出版发行体制是首当其冲的。固有的那几个渠道是养不活整整一个唱片工业的,必须开放。其次,内部管理上机构太庞大,人员太芜杂,背着的经济负担过于沉重,没有形成一个适宜于现代工业运作的良好机制。创作人员、技术人员和推广营销人员的业务水平低下,知识结构老化,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没有能力也没有意图去吸引社会上的年轻一代的人才,这就必将导致管理、制作、生产和出版发行各个方面的能力的萎缩。这一点,最明显的表现在制作方面。
制作要求助于引进版和民间制作机构或个人,这是国有唱片业的悲剧。制作,是唱片工业的立足之本。失去了制作,也就失去了产品。
目前,上海的唱片业试图改革,但是如果不注重体制的彻底更新和制作能力的培养,也将是缘木求鱼,舍本求末。
资金短缺,也是关键问题之一。国家因为最初没有从观念上认识到唱片作为产业的巨大潜力,放手太早,留下了后遗症。如果我们没有强大的资金后盾,如何与国际资本主义唱片业展开有效和有力的竞争呢?我们怎么能保证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怎么能保证优秀的原材料不白白地流失和浪费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