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二十八调理论体系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个重大疑难问题。<br> 《唐代二十八调理论体系研究》通过对魏晋至隋唐时期文化背景的分析,指出隋初宫廷音乐理论家苏祗婆所述龟兹乐调来源于古代印度乐调理论,至唐代成为二十八调体系构建的基础。<br> 关于唐代二十八调理论的框架结构,本书通过大量事实分析,如唐宋文献中均使用七宫四调概念系统,唐代乐曲移调在七宫而不在四调之间进行,《辽史·乐志》中的“四旦”误“旦”为“声”,以及宫、商、羽、角四声(调式)各七运(调高)的主音均由燕乐音阶的七声所构成等方面的论证,力图支持前人关于唐代二十八调为七宫四调的论点。<br> 关于唐代二十八调理论的四调关系及其音阶体系,本书提出一个全新思路: <br> 羽调来源于古代印度的萨音阶,其音程结构在唐代称为俗乐(燕乐)徵调式,在二十八调体系中作为雅乐音阶羽调式的载体;宫调由羽调派生而来,与羽调同用雅乐音阶,是中国传统雅乐理论重宫观念的产物。二十八调中雅乐音阶体系的宫调和羽调以下徵调结构兼容有清乐音阶体系。<br> 商调来源于古代印度的玛音阶,其音程结构在唐代称为俗乐(燕乐)宫调式,纳入二十八调理论的雅乐概念系统名为“商”调而实为燕乐音阶宫调式;角调由商调派生而来,实质上是燕乐音阶羽调式。<br> 唐代二十八调理论中的四调实质上是由雅乐与燕乐两种音阶体系构成的双宫双羽结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