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雕塑似乎并不能在市场上买到。如果有人说他在商店买了一件雕塑,多半会是一件模式化的工艺品。长期以来,由于工艺型的伪雕塑充斥中国艺术市场,小摆件填充雕塑市场份额的现象十分突出。那种雕塑家们认为可以称之为雕塑的艺术品,只在极窄的渠道中流向海外。曾有北京的一家著名拍卖行,试图举办一个雕塑专场拍卖会,响应者寡,当然,也没什么赚头。雕塑市场有价无市,比之绘画市场,雕塑显然要冷清许多。
那么,是不是现代社会、现代生活不需要雕塑呢?当然不是。在历史上,雕塑从来都没有与人们的生活脱节;在生活中,雕塑的实在性和体量感,会给欣赏雕塑提供良好的认知条件。也就是说,人们心理上更有接受雕塑的自愿。绘画只是虚拟了一个假的深度空间,而雕塑的实在则见证了一个现实的立体状态,它和人们的现实生活结合更加容易,它更有保值性和观赏性。
我们发现,在发达的国家和兴盛的时代,雕塑都十分昌盛。从希腊、罗马到现代的欧美,举步城市之间,或者深入每一个有教养、有文化品位的家庭,你都会看到雕塑,雕塑充溢在你的眼中,给你一种精神的提示。有人说,一座好的建筑或者一座文明的城市没有雕塑,就好像穿着西服不打领带一样没修养。历史进步,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雕塑就会越来越对应于社会的需求。改革开放走在前面的一些城市,现在正处在需要雕塑的时机。
我们相信,雕塑有着广泛的需求群体,今天甚至可以说,家庭将是雕塑庞大、潜在的购藏队伍。居室条件改善了,住房面积增大了,初级水平的装修遭到了人们的厌烦,就该来一个亮丽的主角,它就是雕塑。雕塑的需求者,城市人口中至少有5000万以上。这是一个庞大的需求群。我们也相信,雕塑的供应不成问题,因为历史的积累十分丰厚,中国人耳濡目染的文化教育中,有很大的成分是由雕塑赋予的。宗法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都曾经被雕塑这个特定的载体所传达,雕塑曾经因为宗教的大兴而发达,留下了许多传世巨作。今天,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城市大兴、建筑大兴的时代,这个时代也必然刺激和P2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