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我的书架
0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全部
畅想之星
馆藏精品
浙江新华
超星
出版时间 :
搜索
西泠印社社员作品集.上,篆刻
¥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ISBN:
7805176620
作 者:
[西泠印社编]
出 版 社 :
西泠印社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加入书架
畅销推荐
天使的歌唱(散文集)
漓江出版社
2024
与虫子书一个作家与一只虫子的合著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24
划过天空的拖鞋第二部新生儿期
中国文史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4
中国文化美学文集(共八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4
吴蕴瑞体育思想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4
让思想来一次闪亮的飞行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4
城市隐者
东方出版中心
2024
张少康文集第二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
阅古漫录
中国文史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4
精神与人格蔡元培美学文选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24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内容介绍
西泠印社,百年印社,百年沧桑。《西泠印社社员作品集》集作品有关百年艺事,无论其篆刻,抑或书法、绘画,内涵近现代史料殊多,堪具代表性者且不少,洵可宝重之。或加研究,宜见发明。
展开
精彩书评
序
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广纳贤才,不依本位;法宗高雅,不次时韵,百年而演为名社。其初,结集同志,在事不在人,凡亲朋好友,两三知己,无论学者名宿、书画之人,抑或良吏显宦、商工之流,有心于此道者,在所不限,或相闻而至,或随缘而来,春秋两集,晨夕相与,摩挲吉金,考证乐石,尤藉孤山林泉之胜而得彰天下,不数年始知西泠之有印社矣。
其后,抗日军兴,已无暇及此;建国伊始,又顾而不及。至六十年初,遂得时复社,上有中央领导支持,下有地方政府筹画,一代精英,沪杭硕儒,庶几乎尽人社中,顿然一派生机名闻天下,惟好景不长,寻遭风雨。罹我浩劫,谁能独免。缘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万象更新,印泉凉堂,又沐春风;新朋旧雨,重起乐章,印社勃然而兴,卓然以立,立章程、订制度,“以篆刻为主,兼及书画”,俨俨然一印学之团体尤以学术有别于其他,业绩斐然,昭而著之。
夫篆刻之学,其设也晚,此前多与金石学相混,如称印章之“图书”,擅长者为金石家,且篆刻多为业余,其乃书画家之兼善,或出学者尤其金石家、文字学者之兼修,故书、画团体早已多多而篆刻尚无可行。近二十年来,篆刻虽门户启开,又经长足发展,且名家辈出,有生前贤,印学研究亦日见深入,惟其难为专业,篆刻家之独立性又有逊于书家,更遑论画家。书画家可不事篆刻,而篆刻家必兼擅书、画,历史上篆刻家大多书、画并臻,或兼具书画之名,甚至有名愈本业、声高篆刻者。此悠悠传统,至今未改。是故,印社并非篆刻家之团体,印社社员亦并非仅止印人,本册所集,乃为纪念,其作品固以篆刻为主,亦当兼及书、画,取人之所善,扬人之所长,是为尚也。至于少许学者、名流以及赞助、董理之辈,虽不擅艺事,或有失精能,然手迹留存,情性流照,略可一睹当日风采。有鉴于此,凡我社社员,即使遗札细品,残卷剩墨,亦当以人为本,一一收纳,显示于世。
百年印社,百年沧桑。是集作品有关百年艺事,无论其篆刻,抑或书法、绘画,内涵近现代史料殊多,堪具代表性者且不少,洵可宝重之。或加研究,宜见发明。
是为序。
朱关田癸未中秋后二日记于杭州思微室。
展开
精彩书摘
展开
目录
吴石潜
叶为铭
丁辅之
王福庵
吴昌硕
马 衡
沙孟海
胡匍邻
金承诰
王瞻民
钟以敬
河井仙郎[日]
童大年
吴 涵
经亨颐
李叔同
费 砚
王世
楼村
谢磊明
胡穆卿
高络园
唐醉石
武钟临
王个簃
俞序文
张克和
朱复戡
方介堪
张鲁庵
诸乐三
刘伯年
丁吉甫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继续借书
去结算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
3
)
发表书评
取消
发表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省本级
嘉兴市
湖州市
金华市
丽水市
台州市
舟山市
衢州市
温州市
杭州市
宁波市
绍兴市
浙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登录
没有读者证?
在线办证
新手上路
快速入门
购物指南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支付方式
配送方式
快递送货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特色服务
在线办证
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广纳贤才,不依本位;法宗高雅,不次时韵,百年而演为名社。其初,结集同志,在事不在人,凡亲朋好友,两三知己,无论学者名宿、书画之人,抑或良吏显宦、商工之流,有心于此道者,在所不限,或相闻而至,或随缘而来,春秋两集,晨夕相与,摩挲吉金,考证乐石,尤藉孤山林泉之胜而得彰天下,不数年始知西泠之有印社矣。
其后,抗日军兴,已无暇及此;建国伊始,又顾而不及。至六十年初,遂得时复社,上有中央领导支持,下有地方政府筹画,一代精英,沪杭硕儒,庶几乎尽人社中,顿然一派生机名闻天下,惟好景不长,寻遭风雨。罹我浩劫,谁能独免。缘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万象更新,印泉凉堂,又沐春风;新朋旧雨,重起乐章,印社勃然而兴,卓然以立,立章程、订制度,“以篆刻为主,兼及书画”,俨俨然一印学之团体尤以学术有别于其他,业绩斐然,昭而著之。
夫篆刻之学,其设也晚,此前多与金石学相混,如称印章之“图书”,擅长者为金石家,且篆刻多为业余,其乃书画家之兼善,或出学者尤其金石家、文字学者之兼修,故书、画团体早已多多而篆刻尚无可行。近二十年来,篆刻虽门户启开,又经长足发展,且名家辈出,有生前贤,印学研究亦日见深入,惟其难为专业,篆刻家之独立性又有逊于书家,更遑论画家。书画家可不事篆刻,而篆刻家必兼擅书、画,历史上篆刻家大多书、画并臻,或兼具书画之名,甚至有名愈本业、声高篆刻者。此悠悠传统,至今未改。是故,印社并非篆刻家之团体,印社社员亦并非仅止印人,本册所集,乃为纪念,其作品固以篆刻为主,亦当兼及书、画,取人之所善,扬人之所长,是为尚也。至于少许学者、名流以及赞助、董理之辈,虽不擅艺事,或有失精能,然手迹留存,情性流照,略可一睹当日风采。有鉴于此,凡我社社员,即使遗札细品,残卷剩墨,亦当以人为本,一一收纳,显示于世。
百年印社,百年沧桑。是集作品有关百年艺事,无论其篆刻,抑或书法、绘画,内涵近现代史料殊多,堪具代表性者且不少,洵可宝重之。或加研究,宜见发明。
是为序。
朱关田癸未中秋后二日记于杭州思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