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球分裂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03132
  • 作      者:
    (美)迈克尔?赫德森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迈克尔·赫德森是美国独立的金融和经济分析专家。20世纪60年代为大通曼哈顿银行和安达信公司做国际收支分析,此后一直活跃在华尔街,为很多金融公司做咨询服务。
展开
内容介绍
    《全球分裂》是《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亦名《超级帝国主义》)的续篇,描述了债务国和原材料出口国在20世纪70年代寻求创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作为一项民族主义而非左派的计划,国际经济新秩序倡导非共产主义版的新政,以改进原材料的贸易条件和建立农业和工业自立,最终避免贸易依赖和对外债务陷阱。<br>    今天,这一计划已成为一段被遗忘的插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1979年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当选为英国首相和翌年罗纳德·里根赢得美国总统选举之后,该计划的积极面全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加的金融紧缩和私有化取代了。在过去的20年中,外国政府的公共企业被私有化,而公共企业的发展曾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中心支柱。欧洲不仅没有寻求一条出路。替代华盛顿共识及其以美国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而且连欧洲自己也实施了迄今只有不幸的债务国才采纳的货币主义紧缩政策。
展开
精彩书评
    赫德森展示了美国比英国和其他历史上的帝国都高明很多,我们完成了历史上最伟大的诈骗。  <br>    ——美国著名智库赫德逊研究所的创建人,未来学创始人之一的赫尔曼?卡恩(Herman Kahn)<br>    <br>    赫德森不久前在新版的《全球分裂》中指出,美国在金融领域以外国贸易顺差(即外国的外汇存底)来抑制美国赤字,对内对外从事金融扩张,取得全球金融支配权,将外国储蓄纳入华尔街寡头体系,以全球的原物料和财富支撑美国一国的繁荣。  <br>    ——著名政论家,香港《亚洲周刊》主笔,台湾《新新闻》周刊创办人之一,原《中国时报》副总编辑、主笔 南方朔  <br>    <br>    赫德逊的经济知识涵盖从占到今,重商主义,十九世纪美国发展理论,直到产生今日金融危机的根源机制。据我所知,没有任何健在的学者拥有如此广博的经济学识。 <br>    ——挪威著名经济史学家 瑞诺特(E>rik Reinert)  <br>    <br>    迈克尔?赫德森的两本重要著作Super Imperialism和Global Fracture出版将帮助中国学术界更为准确的认识和了解美倒。  <br>    ——北京大学著名学者 韩毓海  <br>    <br>    当下高等院校经济,金融学科已经误入歧途,我向读者推荐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思想家之——迈克尔?赫德森的重要著作。  <br>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上海证券报国际 财经版等栏目的著名财经评论家 沈思玮。<br>    <br>    赫德森是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以的强悍批判者。他看到一个不对称的世界,其中负债、金融、税收和政府政策等陶家因素具有重大影响。赫德森以其广博的历史、贸易理论知识,为我们提供一种不同于正统经济学的替代分析做出了很火贡献。  <br>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英格兰银行首席经济顾问,古德哈特定理(Goodhart Law)的发现者 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
展开
精彩书摘
    情况看起来可能是,随着第三世界将其更多的资源用于本国的发展,而不是将它们出口以资助工业化国家和它们不断发展的后工业化消费型经济,后者的政治机器就不再能够维持现状不变。工业化国家的政府必须要么接受生活水平的下降。要么提高自己国内的财富生产能力,要么重新建立它们的国际外交以努力从国外得到那些它们在本国无法生产的东西。由于第三世界的国家统制主义旨在实现基础广泛的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发展,以及由于对外贸易和投资对于工业化国家而言变得越来越成问题,后者将被迫,也已经正在被迫使自身变得更加国家统制主义。在美国。它正在以新孤立主义的形式出现。在欧洲。它采取的形式是在经济和政治上与近东和非洲更紧密的一体化。<br>    如果自由放任主义在国际上已经消亡,那么它在国内也同样消亡了。随着所有的中央政府维护其在对外贸易和投资领域的权威,这一管制过程必然会将其自身扩展到本国的经济生活中。有人或许会期待为这一发展做好了最充分准备的政党应该是社会主义的或共产主义的政党。然而,当今的政治左派面临着两个问题。考虑到赖以提高生活水平的纯经济剩余在减少,执政的实施国家统制主义的政党或许会发现自己不得不,然而又是不情愿地执行紧缩的经济政策。当然,自从苏联在1917年确立了模式以来,非工业化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一直在实施投资导向的而不是消费导向的计划。然而,在工业化程度更高的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一般都极力主张以投资和商业利润为代价的更高水平的消费。对于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而言,为了资本积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而运用国家统制主义的政策是为了实现一项传统上与保守主义政党联系在一起的目标。同时,代表私有企业的政党发现,随着它们依据其所解释的国家利益对市场力量、价格、对外贸易和收入进行管制,它们不得不变得越来越具有国家统制主义性质。不管好坏,世界看起来注定要经历更多的国家统制主义形式,其目标将集中在资本构成而不是提高消费标准上——除了低收入的在第三世界国家,在这些国家,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往往是结伴而行的。在这种情况中。“左翼”和“右翼”的标签就其经济计划而言变得几乎没有意义(虽然它们保留了其政治含义)。
展开
目录
    译序一<br>    新版前言<br>    原版前言<br>    导论<br>    第一部分 一个美国世界<br>    第一章 美国治下的和平<br>    战后的经济秩序正在四分五裂,最迫切的经济问题是如何增加国际社会的购买力以避免战后经济衰退。<br>    <br>    第二章 美国短期国库券本位制与金本位制<br>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通过一个新的货币体系来利用世界资源:美国利用国际收支逆差迫使外国政府把其持有的盈余美元投资于美国短期国库券,就是说,把流入它们手里的美元再贷给美国国库。美国拒绝以黄金来解决其国际收支逆差的问题。<br>    <br>    第三章 第三世界问题<br>    正统理论只是在很久之后,才开始担忧外国投资会完全扭曲原料出口国的经济。经典经济学家仍然没有接受这一普遍的事实。他们指出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具体管理失当的案例,而不去考察导致其政治经济畸形的一般困境。<br>    <br>    第四章 冷战由紧张变为缓和<br>    与共产主义国家缓和的另一个好处是让西方盟国担忧美国不再为其所面临的苏联威胁提供保护,从而可以加强西方联盟。至少美国可以让欧洲承担更多的军事负担。<br>    <br>    第二部分 全球分裂<br>    第五章 1973年的事件<br>    在1973年的四个事件的冲击下,二战后的经济秩序走向了终点。<br>    <br>    第六章 美国的外交战略在出口禁运中达到极致<br>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美国农业政策反映了这样一种具有典型冷战特点的辩证运动:美国国家巩固符合特殊美国条件的自由贸易的努力最后导致在美国国内和国外日益增长的保护主义和国家主义。<br>    <br>    第七章 石油战争改变了世界外交<br>    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袭击了以色列,引起了美苏关系的紧张。苏联和美国分别是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武器供应者。美苏缓和受到了考验,并使冲突得以复活——事实上最后变成一个政府间友善的谅解。<br>    <br>    第八章 美国的新金融战略<br>    美国官员试图创造第四个选择:通过把这个债务变成世界货币储备的一部分而“为美元过剩融资”,这个债务是不能被偿还的,就像美国财政部不会偿还国内货币一样。世界货币制度的黄金将被法令货币所取代,而美国人在为外国真实资源付款的过程中可以毫无代价地创造美元信贷。<br>    <br>    第九章 向世界投资关闭大门<br>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投资者在美国和日本进行类似收购时都遇到了阻碍。美国政府官员反对他们在重工业(例如美国钢铁公司或通用汽车公司)、军工(例如格鲁曼公司)或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等领域从能维持下去的大型公司手里购买5%以上的股权。美国是石油输出国组织进行海外收购的最激烈的反对者。<br>    <br>    第十章 美国外援的停止<br>    在今天世界的海外援助不再是一份礼物。通过救急食品和医疗救助形式对地震、干旱、洪水或其他天灾所给予的“人道主义”援助不足美国海外援助的2%。美国的大多数海外援助都带有军事性质,包含后勤支援和武器信贷,以及给对于美国具有军事战略意义的国家提供的备用辅助设备等。<br>    <br>    第十一章 美国的钢铁配额预示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来临<br>    美国是第一个察觉到在这个新环境下自由贸易原则注定要失败的国家,并立刻对此做出反应。早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当不符合美国经济利益的情况出现时,美国就停止遵循这一原No事实上,它从未作为一个完全的成员参加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它只是一个参与的观察员。由代表政府行政部门的贸易官员所签署的任何协定都可能遭到国会的否决。<br>    <br>    第十二章 放任主义的终结<br>    直到1964年,迫于第三世界要求把贸易与发展问题联系起来的压力,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才得以召开。美国反对该组织的成立,表现在它否决了15个通则中的9个以及4个具体原则。在所有的工业国中,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采取了最强硬的路线(其次是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德国)。<br>    <br>    第三部分 国际经济新秩序<br>    第十三章 基本目标<br>    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一口号变成了包括众多计划与联盟的口号。<br>    <br>    第十四章 世界金融改革<br>    国际金融改革若不能替代美国短期国库券本位制,收支顺差国家通过增加净出口所赚取的任何收入都将继续流入美国,因为这些国家以美国短期国库券的形式持有其国际储备。国内或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可得到现有的国家货币的资助,但世界贸易需要的世界货币本位制必须与国家债务无关。<br>    <br>    第十五章 世界贸易的新目标<br>    自1973年以来,这两种国际平衡的概念一直相互对立:贸易条件的改善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收入平等意味着工业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在今天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第三世界国家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内投资和经济的自给自足,与美国和欧洲维持当前的生活水准和现有投资的要求格格不入。<br>    <br>    第十六章 政府对国际投资的监管<br>    迄今为止,世界工业合作基本上属于跨国公司的范畴。跨国公司已极大地扩大,催生了某种形式的国际分工。但国家不能让跨国公司独自承担工业合作的责任。人们现已普遍认为应该同时审查能源、原材料和发展的问题。<br>    <br>    第十七章 战争的未来<br>    国际经济新秩序对于美国或其它工业国参与对外战争的能力形成了新的制约因素。它通过减少国际收支不平衡(特别是战争引起的收支赤字),而袭击了战争的经济基础,这些战争可能由美国、欧洲活着日本发动。<br>    ……<br>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