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失衡是里根政权地缘政治的遗产。迄今为止,尽管美国赤字不断增加,却仍能保持其金融强权。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中国的外汇政策有助于东亚和美元的稳定。迄今为止,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对过去感到高兴,却对未来感到担心。与中国其他的亚洲伙伴不同,中国的善意从美国决策者那里得到的回报,只有指责,没有感谢。也许美国应该想想该如何赢得别人的信任,而不只是赚到别人的钱。中国则应更多地注意美国市场之外的新机遇。
我们需要解释一个“中国谜”:为什么中国的储蓄率比工业化国家更高,或为什么穷国最终会补贴美国这样的富国?一些西方观察家宣称,中国的快速增长不是靠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而是靠压低工人工资和家庭消费实现的。因此,他们声称,人民币升值不仅会解决美国持续的贸易逆差问题,还将刺激中国消费,造福中国。事情就这么简单么?
我的观察是,中国的高储蓄主要来自企业而非居民。自中国约30年前改革以来,其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年增长率分别约是7%和6%。单独考虑家庭行为无法解释中国的高储蓄之谜,应该通过企业行为来看。我们可以看看中国大银行的存款组成——城乡居民储蓄约占50%,而企业储蓄高达30%以上。中国高储蓄的原因是信贷市场和营销网络的不对称,因为非线性定价是跨国公司主宰中国出口市场的主要工具。半数以上的中国出口是由外资企业——而大部分出口渠道被跨国公司,如沃尔玛这样的公司所控制。中国企业和中国政府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定价权。在美国销售的任何中国产品,中国企业仅能获得售价的2%-5%。其结果是,中国的国内市场比美国、日本或亚洲和欧洲的任何其他国家,都更加开放,更有竞争力。例如,汽车业中,美国市场只有“三巨头”统治,中国却有100多家公司互相竞争,与外国巨头相比,它们的利润微薄。中小企业几乎没有机会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得到融资。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通过自我筹资来升级技术。中国也缺乏民营中小银行的发展。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导致了中国企业非常高的储蓄率。中国需要更加大胆地尝试金融创新,鼓励发展中小企业,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不是搞什么自由化来降低交易成本或谋求短期利润。如果中国存在所谓的过度储蓄,中国的国内利率应该低于美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