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制裁外交的理论分析<br> 第一节 关于经济制裁外交内涵的界定<br> 第二节 关于经济制裁外交的动机与效应分析<br> 第三节 关于冷战中美国对华经济制裁决策的假设<br> 小结<br> 第二章 美国制裁中国的战略思考(1949—1953)<br> 第一节 在经济“恩惠”与贸易制裁问选择<br> 第二节 以经济制裁配合军事干涉<br> 第三节 扩大对华制裁的失败<br> 小结<br> 第三章 艾森豪威尔坚持对华经济制裁(1953—1955)<br> 第一节 以经济制裁谋求中国在朝鲜妥协<br> 第二节 抵御盟国放松对华经济制裁的压力<br> 第三节 坚持以“差别原则”制裁中国<br> 小结<br> 第四章 国际多边制裁中国体系的瓦解(1956—1959)<br> 第一节 以拖延策略阻止取消对华特别制裁<br> 第二节 遏制多边制裁体系瓦解的失败<br> 第三节 束手无策地面对中苏分裂<br> 小结<br> 第五章 “灵活反应”战略下的对华制裁(1961—1963)<br> 第一节 “灵活反应”战略的内涵<br> 第二节 权衡放松对华制裁的利弊<br> 第三节 以强化制裁遏制中国发展核武器<br> 小结<br> 第六章 约翰逊在东南亚危机中坚持对华全面制裁(1964—1968)<br> 第一节 认知所谓的“中国威胁”<br> 第二节 在传统遏制与“灵活遏制”间选择<br> 第三节 从考虑放松到坚持对华全面制裁<br> 小结<br> 第七章 尼克松以放宽对华制裁“接触”中国(1969—1972)<br> 第一节 以“接触”中国实现冷战转型的战略考虑<br> 第二节 解除对华经贸与交流限制的政策设计<br> 第三节 解除对华经贸与交流限制的具体实施<br> 第四节 解除对华经贸与交流限制的战略构建<br> 小结<br> 第八章 对经济制裁外交的理论反思<br> 第一节 反思美国冷战期间对华经济制裁外交<br> 第二节 冷战国际经济制裁的再思考<br> 第三节 冷战后经济制裁外交模式的演变<br> 小结<br> 附录1 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美国对华贸易的政策报告草案《决定美国对华贸易政策》<br> 附录2 美国第八十二届国会众议院公法第213号《1951年相互防御援助管制法》(《巴特尔法案》)<br> 附录3 国家安全委员会政策规划小组委员会致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报告《经济防御政策评估》<br> 附录4 备忘录,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致尼克松总统《放宽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与旅行的步骤》<br>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