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7074460
  • 作      者:
    孙居涛,戴德铮主编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创新教材,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创新教材
展开
内容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都处于变革之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转折,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一方面正在加速发展;另一方面它的消极作用日益凸现。世界经济多极化与世界经济区域化并存,南北矛盾日益凸显。,世界经济整体在发展,但矛盾突出,特别是当前的金融危机,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和平、缓和、稳定,但依然存在局部的战乱和动荡。我们正处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大时代。,我们面对的是“两制共存竞争”的现时代,总体来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代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与统一性、冲突性与融合性的特征,先进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当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br>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普遍现象。一个民族必然有其凝聚团结的精神纽带,有其灵魂寄托的精神天空,有其国家统一的精神秩序,有其生活享受的精神家园,有其文化的精神标志。文化是一个民族须臾不能或缺的精神食粮。正是各民族特殊的文化现象,决定了当代世界文化及其发展的多样性特点。“每一种文化代表自成一体的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价值观念,因为每一个民族的传统和表达形式是证明其在世界上的存在的最有效手段。”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曾把世界文化分为八种,即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雅典文化、玛雅文化、伊斯兰文化、西欧文化。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汤因比则把世界文化分为26种,认为历经发展演变,剩下了比较重要的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东欧和俄罗斯的东正教文明、北非和中东等地的伊斯兰文明、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教文明、中国和东亚的儒教文明等五种文化。亨廷顿也把世界文明分为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儒教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等八种。有的学者认为,世界主要存在四大文化系统,即中国文化系统(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以及东南亚有关地区),印度文化系统(即印度教、佛教文化系统,包括南亚一些地区),阿拉伯文化系统(即伊斯兰教文化系统,包括中近东阿拉伯半岛、北非等地),希腊罗马文化系统(即基督教文化系统,包括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也有的学者认为,世界文化主要有八大系统,即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日本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斯拉夫一东正教文化、拉美文化、非洲文化。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趋势<br>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及其特点<br>(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br>(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br>(三)经济全球化的特点<br>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br>(一)反全球化运动日趋激烈<br>(二)经济全球化遭遇暗流<br>(三)发达国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br>三、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br>(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br>(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br>(三)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br><br>第二章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br>一、当代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br>(一)世界经济格局的内涵<br>(二)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br>二、南方和北方的矛盾<br>(一)南北矛盾的由来<br>(二)南北之间的主要矛盾<br>(三)如何看待南北矛盾<br>三、世界经济区域化<br>(一)经济区域化的内涵及由来<br>(二)三大经济区域组织<br>(三)经济区域化的作用及影响<br><br>第三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br>一、当代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br>(一)世界经济的增长<br>(二)国际贸易的发展<br>(三)国际金融的发展<br>(四)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br>二、协调世界经济的三大组织<br>(一)世界贸易组织<br>(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r>(三)世界银行<br><br>第四章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br>一、当代世界政治格局与多极化的内涵<br>(一)世界政治格局及其历史转换<br>(二)多极化的内涵<br>二、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初现与当今态势<br>(一)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初现<br>(二)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不同看法<br>三、多极化的现状与未来<br>(一)多极化的现状<br>(二)未来格局<br>四、世界多极政治格局的优点与多极化的曲折历程<br>(一)世界多极政治格局的优点<br>(二)世界多极政治格局形成的曲折历程<br><br>第五章 “大的历史时代”<br>一、“时代”的概念<br>(一)“时代”概念的泛用<br>(二)“时代”概念的特指<br>二、“大的历史时代”的提出及其内涵<br>(一)“大的历史时代”的提出<br>(二)“大的历史时代”的内涵<br>三、“大的历史时代”的“两个过渡”<br>(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r>(二)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br>(三)“大的历史时代”处于初级阶段<br><br>第六章 两制共存竞争现时代<br>一、“两制共存竞争现时代”提法的理论依据<br>(一)经典作家关于“现时代”的思想<br>(二)经典作家关于“两制共存竞争”的思想<br>二、“两制共存竞争现时代”与新科技革命<br>(一)科技进步不断推动人类历史进入新时代<br>(二)新科技革命推动“两制共存竞争现时代”的形成<br>三、“两制共存竞争现时代”与全球化<br>(一)“两制共存竞争现时代”在前两次全球化浪潮中逐渐形成<br>(二)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促使“两制共存竞争”态势最终确立<br>(三)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转换对“两制共存竞争现时代”的影响<br>四、“两制共存竞争现时代”与中国<br>(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br>(二)实践的与时俱进<br>(三)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br>五、对“两制共存竞争现时代”的理解切忌片面性<br><br>第七章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br>一、“当代世界主题”的确立与重大意义<br>(一)时代主题的转换与邓小平的科学判断<br>(二)邓小平“当代世界主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继承与重大发展<br>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对“当今时代主题”的新发展<br>(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当今时代主题”的新发展<br>(二)科学发展观对“当今时代主题”的新发展<br>三、世界整体态势:和平,发展与合作是主流<br>(一)世界和平是主流,也是突出难题<br>(二)世界发展是主流,也是核心难题<br>(三)世界合作水平上升,竞争和斗争依然存在<br>四、当今时代主题与大时代、现时代的关系<br>(一)三者根本动力的一致性<br>(二)三者性质的共同性<br>(三)总体上的历史进步性<br>(四)三者在目标、任务上的差异性<br><br>第八章 当代国际政治秩序<br>一、“国际政治秩序”的阐释<br>二、当今国际政治秩序的态势与形成原因<br>(一)当今国际政治秩序的态势<br>(二)形成当今态势的复杂原因<br>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各国构思<br>(一)美国推销的国际政治新秩序<br>(二)日本追求的国际政治新秩序<br>(三)欧洲联盟追求的国际新秩序<br>(四)俄罗斯设计的国际政治新秩序<br>(五)发展中国家主张的国际政治新秩序<br>(六)中国主张的国际政治新秩序<br>四、国际政治秩序的未来变数<br>(一)破“旧”立“新”的任务艰巨<br>(二)辞“旧”迎“新”前景光明<br><br>第九章 当代世界文化的基本特性<br>一、当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br>(一)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br>(二)当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br>(三)当代世界文化的统一性<br>(四)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br>二、当代世界文化的冲突性与融合性<br>(一)当代世界文化的冲突性<br>(二)当代世界文化的融合性<br><br>第十章 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br>一、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br>(一)世界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态势<br>(二)世界文化与主流文化<br>(三)全球文化的文化理念<br>二、全球文化的表现形态<br>(一)数字地球<br>(二)网络文化<br>(三)中国先进文化<br>(四)先进文化的社会功能<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