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法制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12049
  • 作      者:
    李墨丝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李墨丝,女,1981年生,湖南洞口人,现任职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研究所。200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并获经济学双学位。2003年至2009年就读于华东政法大学,先后获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曾在《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河北法学》、《东南亚纵横》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一项省部级课题,并参与撰写了《WTO法律大辞典》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同时,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恐怖主义危害加大,各种局部冲突和战争不断发生,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跨国犯罪日益猖獗,单边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围绕资源、能源、市场、知识产权、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壁垒和经济、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各种热点问题所涉及的国际问题更加突出。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在外交上、法律上动辄采取强势做法的态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存在。作为国际关系的产物,国际法面临严峻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展开
精彩书摘
    二、民间文学艺术
    概念的衍生从20世纪70年代起,教科文组织就已经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被教科文组织逐步接受的过程可谓举步维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教科文组织使用的术语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民间文学艺术(Folklore)。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一大批已经独立和刚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民族振兴,改变了世界范围内有关传统文化的看法。这些国家重新利用、复兴本地的传统,建立民族感情和认知,并且开始增加民间文学艺术的商业利用认识到这些成员国的需求,教科文组织开始召集有关专家会议和政府间会议。1972年到1979年间,教科文组织共召开了三次政府间文化政策会议,分别是1973年日惹(印尼)会议、1975年阿克拉(加纳)会议和1978年波哥大(哥伦比亚)会议。这些会议都要求教科文组织在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方面提供支持。1976年11月,教科文组织大会在第19届会议上正式发布了《教科文组织关于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规划》,旨在促进对文化特性包括不同传统、生活方式、语言等的正确评价和尊重。作为该规划的一个环节,教科文组织于1978年和1979年召集了两次有关口头传统的专家研讨会,第一次在马尼拉(菲律宾),第二次在加德满都(尼泊尔)。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由来
一、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
二、民间文学艺术:概念的衍生
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概念的拓展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成型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相关概念比较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提出
一、应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在何种程度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基础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主权依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人类共同遗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主权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人权法基础
一、从文化权利的视角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二、从发展权的视角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环境法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证成
二、文化多样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证成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路径的探索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保护
一、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开创者
二、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动者
三、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行者
四、其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概述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法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版权和邻接权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利保护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秘密保护
五、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国际探索
第三节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其他法律形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同法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习惯法保护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路径的选择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性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的双重利益关系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路径的选择:公法保护和私法保护的协调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法保护制度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法保护的主体问题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
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法保护的主要制度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的确立及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模式选择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评选标准考量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法保护的具体方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保护方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特殊保护方法
第四节 国际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法保护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机构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制度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与援助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法保护制度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行知识产权法的冲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行知识产权法的理念冲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行知识产权法的规则冲突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特
别权利体系的构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保护体制的建立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权利的权利客体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权利的权利主体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权利的权利内容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权利的保护期限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权利的限制——以利益平衡为限度
一、利益平衡是现代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精神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须以利益平衡为限度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权利的限制

第六章 构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
第一节 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二、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概况
第二节 构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法保护体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公法保护的根本目标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法保护的基本原则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公法保护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构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法保护体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法保护的目标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法保护的原则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法保护的主要内容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