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br>第一章 关于保险理赔实务的对话<br>1.债权、受益权、继承权,谁有优先权?<br>2.他不起诉我是否可以拒赔?<br>3.保险公司要出示拒赔证据吗?<br>4.精神残疾是“意外伤害”造成的吗?<br>5.老单位能单方面退保吗?<br>6.关于通融赔付的对话<br>7.关于鉴定费用的赔付<br>8.通知期限、理赔期限与索赔时效<br>9.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如何管辖?<br>10.物的担保优先吗?<br>第二章 一以案论法<br>1.投保人变更、解除保险合同,那被保险人的奶酪呢?<br>2.保险合同效力中止,投保人能否解除保险合同?<br>3.假如环球嘉年华投保了雇主责任险<br>4.迟延签发保险单的法律责任<br>5.把诚信刻在核保流程上<br>6.只要长城还在,五年必将还本<br>7.赔偿的标准<br>8.保险公司要一诺千金<br>9.保险责任何时开始<br>10.宽限期内缘何不给宽限<br>11.意外伤害保险的尴尬<br>12.跌跤导致身亡意外还是病故<br>13.经办人弄巧旅行社成拙<br>14.免责条款应当明确告知投保人<br>15.报案虽不及时保险仍应理赔<br>16.展览产品也需保险<br>17.社保、商保不容混淆<br>18.代理人行为代表保险公司<br>19.骗保案民事责任由谁担<br>20.夫妻闹离婚保险也烦心<br>21.“大雨”不保“暴雨”保<br>22.争议“法定”受益人<br>23.代办保险未成三方共担责任<br>24.保险案件应优先适用保险法<br>25.从“周岱兰事件”到家政险<br>26.小官司大思考<br>27.一朝弃权难反悔<br>28.保险理赔要不要“30日”之约<br>29.保险条款难易谈<br>30.主动告知VS被动告知<br>31.自杀与保险<br>32.产品责任险,保不保险<br>33.代收保费未交,出险还是要赔<br>34.财产保险与责任保险——责任保险系列谈之一<br>35.责任保险与侵权赔偿立法——责任保险系列谈之二<br>36.责任保险的案例价值——责任保险系列谈之三<br>37.惩罚性赔偿与补偿性赔偿——责任保险系列谈之四<br>第三章 医疗保险、健康保险的索赔与理赔<br>1.医疗险赔付适用补偿原则吗?<br>2.医疗费用保险能否依补偿原则拒赔<br>3.医疗费能否重复赔<br>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医疗费用重复给付问题的答复<br>4.医疗费索赔是否一定要发票原件<br>5.巨额索赔案拷问保险业国际惯例<br>6.如实告知与不可抗辩<br>7.“如实告知”引发理赔难题<br>8.健康告知不应成陷阱<br>9.应区别对待医疗险的被保险人<br>10.尽快规范重疾险<br>11重疾险新规奈旧何<br>12.重疾险引出法律碰撞<br>13.宫外孕到底赔不赔?<br>14.被保险人声明算不算数?<br>15.器官部分移植能否获赔?<br>16.小虾米对上大鲸鱼<br>17.一字吞掉十万金<br>第四章 车辆保险的索赔与理赔<br>1.车辆出险,如何定损?<br>2.条款均未明示,结果大相径庭<br>3.本案应如何抗辩?<br>4.转卖车辆,保险合同如何转让?<br>5.“酒后驾车险”何罪之有?<br>6.酒后驾车险承保的是故意行为吗?<br>7.酒后驾车险侵犯社会公共利益吗?<br>8.保单未送达 岂能谈免赔<br>9.三者险理赔以修理为前提吗?<br>10.超限超载与保险理赔<br>11.北京暴雨致损车险理赔四疑<br>12.新案情碰撞新《道路交通安全法》<br>13.撞了自家人也能获理赔<br>14.自燃致损索赔难车险条款细斟酌<br>15.保险公司须垫付抢救费用<br>16.车险理赔为何赔不足?<br>17.实习期肇事是否应予理赔?<br>18.车辆贬值,能否索赔?<br>19.违章记分已满保险能否拒赔?<br>20.两车相撞谁来定损?<br>21.没有确定责任事故能否获赔?<br>22.你先得起诉,我才给理赔,合理吗?<br>23.精神损害也要赔<br>附:机动车辆保险条款(2000年版)<br>第五章 住房(车辆)抵押贷款保险<br>1.抵押住房贷款保险合同漏洞多<br>2.保险公司不能越俎代庖——再谈抵押住房贷款保险合同<br>3.个人对行业的诉讼——沪上首起房贷保险案透视<br>4.房贷险、车贷险缘何备受争议<br>5.车贷险应走出.“大包大揽”<br>6.房贷险与车贷险:同途而殊归<br>7.已经承诺还是未被授权<br>8.房贷险谁是原告?<br>9.房贷险千万记得及时索赔<br>10.期待公平的房贷险条款<br>11.质疑房贷险赔付率<br>附:<br>1.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br>2.上海个人抵押住房综合保险条款<br>第六章 《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条款》评析<br>1.故意与过失——《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条款》评析之一<br>2.公司和个人——《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条款》评析之二<br>3.审时与超前——《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条款》评析之三<br>4.拿来与移植——《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条款》评析之四<br>5.需要与现实——《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条款》评析之五<br>6.创新与保护——《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条款》评析之六<br>附:平安答疑解惑董事责任险(节录)<br>7.董事及高管人员的风险在哪里?<br>附:<br>1.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条款<br>2.平安保险公司有关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宣传资料<br>附录<br>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节录)<br>2.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br>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