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319680
  • 作      者:
    崔卓兰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崔卓兰,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吉林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br>    1953年9月生,198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宪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两度留学美国深造。曾连任中国行政法学会副秘书长、理事,曾任吉林省宪法行政法学会总干事,现任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重点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项、教育部重大项目一项,现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制度保障》。 <br>    崔卓兰教授围绕行政程序问题,已展开近二十年从未间断的理论探索。她提出的“所谓的依法行政,其核心与实质,是指依行政程序法行政。离开行政程序法,无以言依法行政”之观点(见《中国法学》1994年第4期)被长期和广泛地引用。 <br>    崔卓兰教授担任地方人大、政府立法咨询委员十几年,参与过百余部法规、规章的论证。结合立法实践,其理论研究广泛、深入、具体,针对性强。在该领域共主持并完成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项目。卓兰教授是国内最早关注和倡导非强制行政理论和学者之一。有学者评论说“崔卓兰属于国内较早提出和使用‘服务行政’相关概念的人。”
展开
内容介绍
    长期以来,农民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相对较低且风险日益增加,农民的生活相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较为贫困,而社会保障的缺位又使其丧失了制度上的保障。因此,无论是基于权利与公平的观点还是从发展市场经济和健全整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需求角度出发,我们都没有理由将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展开
精彩书摘
    以各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为例,德国在1889年颁布了针对雇佣工人的社会保险法后,1957年才把养老保险涵盖到全体农民。日本1941年开办了厚生年金保险制度,1958年覆盖到农业工人,1971年才建立了全民性的国民年金制度。此外,从各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来考察,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和完善基本上处于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当工业和城市充分吸收了农业剩余而产生了资本积累走向城市化后,缓慢发展的农业难以与工业发展相协调,此时就需要以工业剩余供给农业,帮助农业进行自我积累和发展。这一时期整个国民经济表现为高水平化,人均GDF较高,农业产值比重较低。因此,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反哺农业历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起的作用不仅是为农村居民提供一种生命波折期的经济安全保障,更是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保障措施的组成部分。<br>    4.采用多元化、多层次的保障模式。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基本上建立了基本保险、组织补充保险以及个人储蓄性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基本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供给。组织补充保险是指对涉农企业、农民组织等机构,在国家政策指导和补贴下,为农业工人等群体建立的保险。个人储蓄性商业保险则通过政府对商业机构的规范、引导和激励,农民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需求的不同自愿参加。如日本实行的是双层结构年金制,第一层次为国民年金制度,是全体国民强制性加入的基础养老金,保证了“国民皆年金”;第二层次的农民养老保险基本上采用基金制,强调自愿原则,但政府通过税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商业基金公司参与运作,是国民年金的重要补充。<br>    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也为现代的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支持和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陆续步人市场化的发展轨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捷径。但是发展中国家为建立自己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安全阀”、“稳定器”而借鉴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时,面临着城乡二元经济分化的问题。
展开
目录
上篇  理论篇<br>第一章  农村社会保障的起源与发展<br>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起源和发展<br>  第二节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凸显<br>第二章  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br>  第一节  人性尊严: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源泉<br>  第二节  平等对待: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石<br>  第三节  人权保障:农村社会保障的价值体现<br>第三章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与问题<br>  第一节  二元结构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别<br>  第二节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观念解读<br>中篇  制度篇<br>第四章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br>  第一节  农村养老问题情势严峻<br>  第二节  现行农村养老制度的基本内容<br>  第三节  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缺陷分析<br>  第四节  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建构<br>第五章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br>  第一节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br>  第二节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成绩与问题并存<br>  第三节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br>第六章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br>  第一节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概述<br>  第二节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br>  第三节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br>第七章  我国农村灾害救助制度<br>  第一节  灾害与灾害救助<br>  第二节  灾害救助制度的主要内容<br>  第三节  灾害救助制度的缺失与重构<br>第八章  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br>  第一节  “五保”供养制度的历史沿革<br>  第二节  “五保”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br>  第三节  “五保”供养制度的现状与改革<br>第九章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br>  第一节  我国的失地农民及其社会保障<br>  第二节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实践<br>  第三节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br>下篇  发展篇<br>第十章  我国集体土地收益保障制度<br>  第一节  我国集体土地使用权及其收益权<br>  第二节  我国集体土地收益的初次分配<br>  第三节  我国集体土地收益的再分配<br>  第四节  本章小结<br>第十一章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br>  第一节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br>  第二节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br>  第三节  发展农业保险的应对措施<br>第十二章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br>  第一节  我国的农民工及其社会保障<br>  第二节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br>第十三章  我国农民社会保险税制度<br>  第一节  农民社会保险费转为保险税之必要<br>  第二节  构建农民社会保险税的理论基础<br>  第三节  农民社会保险税应然的课税要素<br>  第四节  本章小结<br>第十四章  我国对口援助制度<br>  第一节  对口援助农村地区的基本原理<br>  第二节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br>  第三节  对口支援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制度<br>  第四节  本章小结<br>第十五章  我国农村生育保障制度<br>  第一节  我国农村生育保障制度的内容<br>  第二节  我国农村生育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br>  第三节  我国农村生育保障制度的完善<br>第十六章  我国残疾人的就业保障制度<br>  第一节  残疾人就业权概述<br>  第二节  残疾人就业权属性分析<br>  第三节  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br>  第四节  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的国际考察<br>  第五节  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的构想<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