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律职业共同体引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09896
  • 作      者:
    卢学英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学术文化传统,两千年前儒家经典《大学》即倡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意即蕴涵着彰扬学术、探索真理。而《中庸》论道:“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则阐释了学术研究的治学精神以及达到真实无妄境界的必由之路。因此,从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审视与洞察,社会发展、科学昌明、思想进步,从来离不开学术科研力量与成就的滋养与推动。
展开
精彩书摘
    没有单独哪种学术思想或进路,能够永久地捕获法律的复杂性。因此,法学学者不断地探求法律宗旨的目的在于及时为社会提供法律的指引。在立法尚未作出反应的情况下,以敏锐的洞察力感知社会现实和立法需求,在学术上不断地创新,为引导和规范社会生活的新气象、新问题提供指引和参考。因为学理的解释和研究为实践中的摸索提供了种种可能,并可节省实践中的资源消耗,同时缩短制度建设的时间。另外,法庭评议和判决理由与法律教育和法律理论之间存在反馈机制:对一些案件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往往是一些理论学说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学识的强调和增进,势必会使法律体系的合理化程度得到不断提高。<br>    同时,让学术成果在现实中生根开花是学术研究的真正价值所在,然而这又不仅仅是学者所能够完成的。在全社会的法律观念成功改变之前,任何学术成果都不可能顺利地转化为可践履的法律制度。因此,需要学者跳出象牙塔,跳出狭义的范围和司法领域的局限,拓展研究视阈,兼顾社会中的其他领域,以综合的、整体化的视野和思维思考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把法律思考转化为对公众和社会的法律关怀,把自身的法律思想转化为社会的法律共识或是公众舆论,让社会体会出法律的良好愿望,从而使公众达到对法律条款的合理性的充分信任。并因此不仅影响律师、法官和检察官们,而且影响为数众多的治国之才,为社会造就具有法治思想的各行各业的职业者,使法学不仅成为正义之学,而且成为治国之学、强国之学和安邦之学。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一章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概念解析<br>一、共同体<br>二、法律职业共同体<br>三、法律职业<br><br>第二章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及发展<br>一、价值多元化作为社会背景<br>二、职业化作为发展趋势<br>三、同质性作为角色品质<br><br>第三章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结构<br>一、法官<br>二、检察官<br>三、律师<br>四、法学学者<br>五、职业协会<br>六、相互关系<br>七、中国的法律职业群体<br><br>第四章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性质<br>一、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前提<br>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性质<br><br>第五章 于多元化社会中的法律整合<br>一、法律整合的态度<br>二、法律整合的途径<br>三、法律整合的方式<br>四、法律整合的理想状态<br><br>第六章 法律职业共同体与法治国家<br>一、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存在形态<br>二、法律职业共同体与政治<br>三、法律职业共同体与经济<br>四、法律职业共同体与法律意识<br>五、法律职业共同体与法治<br><br>第七章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维护<br>一、制度安排<br>二、职业自律<br>三、外部环境<br>结语<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