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导论:以国际化与本土化为线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7081390
  • 作      者:
    王燕飞著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王燕飞,男,湖南新宁人,湖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1972年8月出生,1995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历史系,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湘潭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为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现主要研究方向为:犯罪学基础理论、犯罪化、中国刑法运行的实证分析、犯罪问题实证调查与研究,其中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恐怖主义犯罪立法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部,合著《职务犯罪预防战略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部,主编《有组织犯罪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等著作2部,参编或参著著作4部。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并获得奖励。
展开
内容介绍
    《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导论:以国际化与本土化为线索》以国际化与本土化为主旨线索,对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进行了专题性研究,主要内容为:1、从三个维度多元层面重新廓定了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同时运用整体论范式,对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整体性反思,明晰了其整体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展望。2、在学科特质的基础理论方面,对犯罪学的定义及其规律性、犯罪学研究对象、犯罪概念、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四个主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与探讨。3、在犯罪解释的基础理论方面,不仅给这门事实学科、经验学科的理念给予具体界定,赋予具体内涵,还对国外犯罪学的理论从整体上进行了宏观把握,对我国犯罪学界努力的方向进行了独到的思考。4、在学科成长的基础理论方面,对我国当前犯罪学研究的应对性、刑法倾向性、移植性与模化性四种性格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我国犯罪学本土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犯罪学本土发展的努力方向。
展开
精彩书摘
    2.在国际视野上对各国犯罪学有关的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进行比较、归纳与总结,概括出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把握犯罪学的共同性的趋向或走势,同时对于存在的差异从多维的视角深入揭示形成的原因,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进行我国犯罪学的当下判断。虽然如前所述,目前犯罪学内部派别林立、学说纷呈,但是从世界范围看,在长期的融合与演化中,各国(地区)犯罪学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渐次达成了共识,有些即便没有取得一致,也呈现出规律性的倾向或走向,因此在犯罪学基础理论上就应该对这些内容深入地进行探讨,以使得我国犯罪学在成长的大道上少走弯路。具体而言:其一是对于各国犯罪学中有关重要问题的共性的归纳、总结研究。在国际范围内,对于当代各国犯罪学中所关涉的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或总结出其共通性的地方,大体上所具有的共识以及所存在的不同类型化的学说。<br>    这里所谓的基本问题大体上就是犯罪学观察问题的视角与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解构现实问题的学术框架,具体大致包括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犯罪学的性质、犯罪学的研究方法、犯罪学的基本范畴(概念)体系、犯罪学的研究范式、犯罪学的价值归属即学术知识应用价值等。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大体上可以明了犯罪学的基本理论架构。客观地说,这种在犯罪学“一般理论”层面展开的研究,其目的便是对于犯罪学的最基本问题的理论上的认知共性的探求,那种受意识形态、学术传统等观念支配而忽视这方面的追问所进行的学术排斥,显然是不可取的。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br>第一节 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界定之三维思考<br>一、犯罪学基础理论界定之争议<br>二、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界定的三个维度<br>三、实证:概念涵盖的外延范围<br>第二节 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整体性反思<br>一、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整体状况<br>二、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br>三、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展望<br><br>第二章 学科特质的基础理论<br>第一节 犯罪学的定义及其规律性认识<br>一、犯罪学的定义概览<br>二、犯罪学定义的规律性认识<br>第二节 犯罪学研究对象研究的批判性梳理<br>一、学界对犯罪学研究对象界定的视角及其特点<br>二、对三种视角界定犯罪学研究对象的评析<br>三、科学界定犯罪学研究对象之途<br>第三节 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研究之比较<br>一、国外犯罪学中对犯罪概念的界定或抉择<br>二、国外犯罪学中对犯罪概念界定的视角<br>三、我国学界对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的界定<br>四、比较、评价与展望:我国犯罪学中犯罪概念研究深化之维<br>第四节 犯罪学学科性质的新思考<br>一、国外犯罪学界的认识及其评析<br>二、我国犯罪学界的认识及其评析<br>三、我国犯罪学是一门综合性、刑事科学的基础性与独立经验型的边缘性学科<br><br>第三章 犯罪解释的基础理论<br>第一节 犯罪学的理论及其建设<br>一、犯罪学的理论的定义及特征<br>二、国外犯罪学的理论整体性评析<br>三、我国犯罪学的理论的建设问题<br>第二节 犯罪解释的类型、张力与演化趋向<br>一、宏观解释与微观解释:概念、范围及发展<br>二、因果性解释与功能性解释:内涵、限度及联结<br>三、社会学解释、心理学解释与人类学解释:特性、边界及改善<br>四、个体犯罪解释与组织体犯罪解释:含义、广度及趋势<br>五、现代化解释与全球化解释:定义、指向及前景<br><br>第四章 学科发展的基础理论<br>第一节 我国当前犯罪学研究的基本性格分析<br>一、应对性<br>二、刑法倾向性<br>三、移植性<br>四、模化性<br>第二节 我国犯罪学本土发展的理性思考<br>一、国外犯罪学本土发展的历史考察<br>二、我国犯罪学本土发展的具体内涵<br>三、我国犯罪学本土发展的努力方向<br>主要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