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东亚的价值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59927
  • 作      者:
    吴志攀,李玉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东亚价值是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
  在西方价值随着西方的崛起而成为所谓“普世价值”的时代,在西方世界出现了把东亚文明诬蔑为停滞的文明之殖民话语,也出现了所谓的“韦伯命题”。
展开
作者简介
  吴志攀,1956年生,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法中心主任,兼任北大亚太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法和经济法。曾出版《香港商业银行与法律》(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国际金融法》(教材,法律出版社,1999年)、《国际经济法》(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法》(广州出版社,2000年)、《金融法的“四色定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商业银行法务》、《中央银行法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金融监管》(译著,与人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闻道与问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等。
  李玉,1940年生,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副院长、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从事国际政治、日本政治、中日关系和日本近现代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世界通史(当代卷)》(合著,人民出版社,1997年)、《太平洋战争新论》(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中国的日本史研究》(合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中国的中日关系史研究》(合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中日相互认识论集》(主编,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文明视角下的中日关系》(主编,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东亚价值是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在西方价值随着西方的崛起而成为所谓“普世价值”的时代,在西方世界出现了把东亚文明诬蔑为停滞的文明之殖民话语,也出现了所谓的“韦伯命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日本的重新崛起和“四小龙”的高速发展,建立在东亚价值基础上的东亚经济模式甚至被认为是与欧洲的“新教资本主义”相对的“儒家资本主义”。与此同时,李光耀、马哈蒂尔等政治家也公开宣称,在东亚存在一种与自由民主等西方现代价值观不同的“亚洲价值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中国的迅速崛起改变了先前认识东亚价值的背景和基础,要求人们重新认识东亚价值的属性和功能。
  《东亚的价值》收入海内外25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视角,运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重点探讨了“东亚价值与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东亚价值与东亚世界秩序”、“东亚价值与现代社会建设”、“是否存在一个‘亚洲价值观’”、“东亚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新见解。
展开
精彩书摘
  另一个方面是来自于美国的地域研究框架,“亚太地区”的视野与美国大学里的东亚系框架,都使得东亚变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可以说,为了回应国际上的种种新的趋势,中国的言论界也把东亚作为一个话题,并且越来越觉得它顺理成章地原来就在我们的意识当中。
  但是,仔细观察一下有关东亚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形成的东亚视角是相对薄弱的。这种薄弱并不意味着东亚话语不流行,也不意味着把东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研究成果积累不足,而是意味着,关于东亚的研究在中国知识界并没有获得认识论上的相应位置,它并没有把上述种种问题作为需要回应的问题,也几乎没有进行回应;同时,由于东亚研究基本上停留在经验层面,这种经验性研究的本体论对象很少受到质疑,因此,在中国的思想与知识生产的层面上,东亚研究的定位是不清晰不自觉的。在这一基本状况之下,我们可以大致把当下构成了某种共识的关于东亚的视角做一个简单的勾勒。
  比较通行的东亚视角,是传统儒学的视角。这种视角以高度抽象的方式把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通过“儒学”的框架统一为一个整体,并且力求论证儒学中最基本的抽象价值观念(例如“仁”、“中庸”)在上述地区的普遍性。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很有限。即使在直观意义上,我们也很难断言儒教在东亚地区具有同一功能,因为我们无从解释为什么同样受到儒学影响,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更无从解释朝鲜半岛在被迫分为两个部分之后,它的“儒学”到底如何在不同的社会系统中起作用。假如我们把儒学视为已经过去的某个历史阶段的产物,那么下面这个问题将是不可回避的:儒学在东亚的不同国家里具有不同的历史形态,即使在儒学的鼎盛时期,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儒学也不能够毫无媒介地涵盖三个国家。在不同的国家里,儒学具有相当不同的内涵,它受那个社会本身的历史制约,不可能是抽象孤立的。在近代之后,儒学在东亚不同社会中的潜在功能更加不同,对此,已经有大量的个案研究可以证实。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东亚价值与东亚共同体的构建
东亚视角的认识论意义  孙歌/3
东亚文化圈和东亚价值观的历史考察  贺圣达/33
构建东亚认同的意义与途径  李文/62
东亚价值与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构想  阮秋芳/78

第二部分 天下观与东亚世界秩序
走向和谐宇宙:儒家关于太平世界的“和”的理想  李晨阳/81
中华世界秩序原理的源起:近代中国外交纷争中的古典文化价值  张启雄/105
册封朝贡体制论再考察——从日本的视点来看  村田雄二郎/147
自由贸易原则在东亚的渗透  龙谷直人/160

第三部分 东亚价值与现代社会建设
儒家思想与现代东亚世界  陈来/181
东亚的近代化与社会文化变动——传统社会的解体与市民社会的成长  白永瑞  /189
儒家与民主宪政——从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谈起  陈弘毅/206
传统价值观与民主化进程:以中国为例  贾庆国  /232
中国改革模式的文化逻辑  陈峰君  王庆东/242
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潘维/257

第四部分 关于“亚洲价值观”
“亚洲价值观”的语义与渊源考证  庄礼伟/285
“多而合一”的秩序原理与亚洲价值论  山室信一/311

第五部分 东亚环境观与可持续发展
马克斯·韦伯看儒家:韦伯中国历史观中的精神力和自然力  约阿希姆·拉德卡/329
东亚有机整体论思想的哲学意义——以庄子思想和中医理论为视角  宋荣培/343
中国古代儒家与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何怀宏/361
东北亚环境文化的交流与建设  包茂红/387
跋:亚洲价值的故事  吴志攀/40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