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到内地、沿海城市的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浓厚的民族特点、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各民族平等相处,互相尊重,和睦互助。他们中有的与汉族或其他民族通婚,学习汉族的语言文化,受着城市化的影响。他们起着窗口作用,向外宣传和传播本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着民族传统文化。他们与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血肉亲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沿海城市的联系,对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都有积极的作用。各民族的大交流,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促进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进步。
对中华各民族的历史流变与分布格局作一番梳理,对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往来做历史考察,会从中得劲一些有益的启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各民族的交流往来有那些特点,有些什么经验教训,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与发展,国家对民族交往的引导,国家战略调整对民族交往的影响,民族地区与内地的经济互补与支援,各民族文化的互相影响,民族交往对民族发展的促进作用,民族交往中存在一些什么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预测民族交往的发展趋势,对今后的民族交往与发展提供一些对策建议,等等,是本课题要集中梳理、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与更为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相交流相交融,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与世界文明相交融,民族的文化才能长盛不衰。如果故步自封、惟我独尊,对其他文化视而不见,拒绝与别的民族文化交流,是不明智之道。只有互相理解、共享、交流、交融,才是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繁荣的道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