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老年人空间分布的需求与养老机构的空间配置的供给进行匹配,发现目前北京城区养老机构与老年人口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错位。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呈现由城市中心区向郊区递减的趋势,中心区与郊区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差异;此外,老年人密集的中心区范围不断扩大,由二环以内的老城区逐渐扩展到二环至三环以内的地区,甚至三环以外的部分区域。养老机构的空间分布也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城市中心区养老机构以政府兴办为主,建设时间较早,规模较小,而近郊区养老机构以民营、单位兴办为主,近五年在不断新建,平均规模较大。然而,通过对养老机构的人住率、床位数以及以街道为单元的百人床位数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目前北京城区养老机构配置与老年人口分布存在空间错位的现象:城市中心区养老机构供不应求,郊区养老机构供过于求,而近郊区内缘老年人口增长较快、老龄化率较高的地区,养老机构的配置明显缺乏。
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中心区基于开发过度、地价过高、旧城保护等诸多因素,社会养老机构很难有大的发展,主要由政府、街道维持原有的养老服务;而在迅速老龄化的过渡带,养老机构基础薄弱,发展困难,即将成为城市中养老需求与供给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鼓励民营福利组织发展是福利社会化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民间机构也的确成为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力量。但这些民办养老机构大多集中在外围区边缘,形成几个主要的集聚区。但是,由于中心城区老年人口“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以及对城市中心区较为便利的医疗、购物、休闲设施的依赖,他们往往不愿迁往郊区的养老机构,从而使得郊区民办养老机构的人住率较低。尽管如此,郊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宽敞的居住空间,并且随着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未来郊区仍不失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主要选择之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