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英国政治思想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3230
  • 作      者:
    阎照祥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阎照祥,男,山东成武人,史学博士,河南大学世界史研究所和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兼任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史学会会长,从事世界近现代史、英国史的教学和研究,出版了《英国史》、《英国政治制度史》、 《英国政党政治史》、 《英国贵族史》、 《英国近代贵族体制研究》等学术专著,主编、参编教材多种,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很早以前,曾听一位先生讲:“在欧洲,德国人善哲学,法国人善政治,英国人善经济”。笔者颇有同感。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不就是分别来自这三国吗?而后随着专业研修深入,逐渐认识到,近现代英国人不仅以政治经济学见长,哲学不输他国,且在政治思想领域卓有成就。近年常,论及的所谓欧美著名政治思想家中,入围的英国思想家就有五位——洛克、休谟、伯克、斯密和密尔。若考虑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著作是在英国写成的,哈耶克拥有英国国籍,不列颠政治思想在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更是稳居前列了。
展开
精彩书摘
    就内容和性质而言,因《大宪章》多数条款是重申国王的权限范围和贵族的封建权利,并且是在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颁布的,所以它不过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法文献。其中所说的人民,主要是指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长老、伯爵和男爵等,以及以他们为主体的大会议;所谓自由,是指封建贵族的自由,因为当时为数众多的维兰仍处于农奴地位。<br>    但是,若是我们超越具体内容,以宏观的眼光审视《大宪章》的精神实质,还会发现:它首次把过去的封建成规集中在一个统一的文件中,要求国王接受,切实执行。它的关键之处在于:它从头到尾给人一种暗示:该文件是个法律,它居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br>    还有,我们在揭示《大宪章》的封建主义特质时,还应看到:其中部分条款是维护普通自由人权利的。例如第15、16条规定:“任何贵族不得向自由民征收任何贡金”;“对于因提供骑士服务而领有采邑者或其他自由土地持有人,不得强迫其服额外的役务”。其他如第28-31条规定:郡守等官吏不得强取任何人的谷物或其他动产,不得肆意征调任何人的马匹车辆用以运输,不得夺取他人的木材以修建城堡或做其他私用。其他还有关于保障城镇自由和统一度量衡的规定,这些条款的受益人明显超出了上层贵族的范围,使包括市民和商人的中产阶级受惠,并有助于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政治秩序。<br>    可见,《大宪章》的意义乃是深远的。它通过颁布成文法的方式,较含蓄地申明和体现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宪法精神,把一般性封建原则明确具体地写进条款之中;以后随着岁月流逝,人们逐渐忽略了许多原文,可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的法则却被久久铭记。这些法则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阻止了君权神授和君权之上等绝对主义的传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史学家屈威廉说:“英国的宪法是封建主义的产儿”,“英国的宪政主义起源于封建主义”。
展开
目录
    前言<br>    第一章 中古时期政治思想遗产<br>    一、《大宪章》:宪政主义的源头<br>    二、威克利夫和宗教改革的先声<br>    三、福蒂斯丘论法制和政府体制<br>    <br>    第二章 新兴国家的企求(都铎时代)<br>    一、社会主义的发端<br>    1.莫尔及其《乌托邦》<br>    2.斯塔基和《对话》<br>    3.克劳利的“理想主义共和国”<br>    二、为新君主制辩护<br>    三、宗教矛盾和捍卫国教<br>    四、无神论的萌芽<br>    五、“王在议会”与混合宪制<br>    <br>    第三章 国家政体的抉择(17世纪)<br>    一、詹姆士一世与专制主义<br>    二、柯克的宪政思想<br>    三、“混合制”宪政思想<br>    四、四十年代的派别论争<br>    1.长老派和独立派<br>    2.独立派和平等派<br>    3.掘地派<br>    五、菲尔默和“父权制”<br>    六、霍布斯的政治观<br>    1.《利维坦》和君主专制<br>    2.无神论的袒露<br>    3.自由主义的先驱<br>    七、弥尔顿与共和制的铿锵之音<br>    八、“大洋国”中的共和信息<br>    1.写作特点和意图<br>    2.“大洋国”的类型<br>    3.其他信息<br>    九、洛克的政治思想<br>    1.洛克身世<br>    2.自然法和天赋人权<br>    3.分权说<br>    4.宗教观<br>    <br>    第四章 多元思想的酝酿(1688-19世纪初)<br>    一、光荣革命后政党理论发展<br>    二、贵族寡头体制的褒与贬<br>    1.褒扬<br>    2.批判<br>    3.特权观念的社会基础<br>    三、政党争斗和政治宽容<br>    1.激化与缓解<br>    2.污蔑和辩诬<br>    3.“国王陛下的反对党”<br>    4.政治思想宽容的原因<br>    四、启蒙和自由<br>    1.启蒙运动的背景<br>    2.休谟:学界多领域的启迪者<br>    3.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发现者<br>    4.弗格森:文明社会的关注者<br>    五、伯克:自由和保守<br>    1.自由主义的捍卫者<br>    2.保守主义的创始者<br>    3.疑点、原因和影响<br>    六、葛德文和《政治正义论》<br>    1.被遗忘的无政府主义者<br>    2.政府观: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核心<br>    3.无政府主义思想的特征<br>    七、功利主义的奠立<br>    八、人道主义和废奴运动<br>    九、《人口原理》:现实的悖论<br>    十、激进主义的汊流<br>    1.议会改革者的呼唤<br>    2.夏娃的呼喊<br>    3.浪漫诗人的激情<br>    4.民间保守势力的抵御<br>    十一、欧文主义<br>    1.时代背景和漫长生涯<br>    2.宗教观和世界观<br>    3.对资本主义的批判<br>    4.理想社会的设想和实验<br>    <br>    第五章 自由主义的繁荣(19世纪中叶)<br>    一、19世纪早期的托利主义<br>    1.传统托利主义<br>    2.自由托利主义<br>    3.激进托利主义<br>    4.浪漫托利主义<br>    二、与宪章运动相关的思想家<br>    三、“牛津运动”和宗教信仰自由<br>    1.“牛津运动”和宗教多元格局的形成<br>    2.无神论者的张扬<br>    四、曼彻斯特学派<br>    五、辉格史学派先驱及其史学思想<br>    1.福克斯和麦金托什:遭质疑的先驱者<br>    2.约翰·罗素:被遗忘的先驱者<br>    3.麦考莱:辉格史学坐标的原点<br>    4.特点和局限性<br>    六、密尔:自由主义的旗帜<br>    1.探讨者的一生<br>    2.功利主义的提升<br>    3.自由主义的解读<br>    4.代议制和女权<br>    七、宪政、法律和社会<br>    1.白芝浩的宪政观<br>    2.梅因和历史法学<br>    八、斯宾塞:社会进化论和自由观<br>    九、迪斯累里和保守主义的嬗变<br>    1.“青年英格兰”<br>    2.新保守主义<br>    <br>    第六章 挑战与更新(19世纪末-1945年)<br>    一、新自由主义<br>    1.新自由主义的萌发<br>    2.新自由主义的推进<br>    3.自由主义变革的实质<br>    二、现代社会主义的兴起<br>    1.社会主义的勃兴<br>    2.费边社和费边主义<br>    3.1918年前的工党社会主义<br>    三、保守主义:守旧与缓进<br>    四、帝国主义:颂扬与批判<br>    1.不列颠的颂歌<br>    2.霍布森的帝国主义批判<br>    五、20世纪初的女权主义<br>    ……<br>    第七章 战后英国政治思想沿革<br>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