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政道与治道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6325514
  • 作      者:
    牟宗三著
  • 出 版 社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儒家要求由内圣通外王,要求修德爱民,推行仁政王道。但“天下为公”的理想,始终未能体制化;“选贤与能”的原则,也只限于治权方面的科举。所以,如何开出外王事功,正是中国文化生命的症结所在,也是当代儒家所面对的客观问题。而牟先生的新外王三书:《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政道与治道》,正是他本于内圣之学以豁醒外王大义,进而解答中国文化中“政道、事功、科学”之问题。这代表牟先生的“现实关怀”。
展开
作者简介

  牟宗三(1909-1995),宇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牟宗三于1927年人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哲学系。1933年毕业后,曾先后在华西大学、中夺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任教,以讲授逻辑学和西方哲学为主。1949年去台湾,任教于台北师范大学、台湾东海大学,讲授逻辑、中国哲学等课程。1958年与唐君毅、徐复观、张君励联名发表现代新儒家的纲领性文章《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5年去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主讲中国哲学。

展开
内容介绍

  《政道与治道》集文十篇,编为十章,此书的中心问题有二:“一为政道与治道之问题,而主要论点则在政道如何转出;二为事功之问题,用古语言之,即为如何开出外王之问题。”在作者看来,“此两问题成为中国文化生命中之症结,相连而生,故亦相随而解”。《政道与治道》与《历史哲学》一经一纬、不可分割,反复读之,必有所获。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nbsp;&nbsp;政道与治道<br>  政道与治道新版序<br>  “从儒家的当前使命说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br>  此文是在东海大学“中国文化研讨会”上的一篇讲辞。由朱建民同学笔录而成。其中关于现代化的基本观念即基于此书。今值此书重版,即以此文作新版序,期读者可先有一鸟瞰,然后再深入此书之义理。——著者志<br>  一、“儒家的常道性格”<br>  首先,我们要表明儒家的义理与智慧具有“常道”的性格。儒家,从古至今,发展了几千年,它代表一个“常道”一恒常不变的道理。中国人常说“常道”,它有两层意义:一是恒常不变,这是纵贯地讲它的不变性:一是普遍于每一个人都能够适应的,这是横地、广扩地讲它的普遍性,即说明这个道理是普遍于全人类的。“常道”没有什么特别的颜色,就如同我们平常所说的“家常便饭”;它不是一个特殊的理论、学说,儒家的学问不可视为一套学说、一套理论。也不是时下一般人所说的某某主义、某某“ism”,这些都是西方人喜欢用的方式。凡是理论、学说,都是相对地就着某一特点而说话;局限于某一特点,就不能成为恒常不变的、普遍的道理。儒家的学问更不可视为教条(dogma),西方的宗教有这种教条主义的倾向,可是儒家的“家常便饭”绝不可视为独断的教条。
展开
目录
政道与治道新版序<br>序<br>第一章&nbsp;&nbsp;政道与治道<br>一&nbsp;&nbsp;论封建贵族政治与君主专制政治之取天下<br>二&nbsp;&nbsp;论世袭制之为政道<br>三&nbsp;&nbsp;论《礼运篇》所记孔子大同小康之说<br>四&nbsp;&nbsp;孟、荀及此后诸儒之观念<br>五&nbsp;&nbsp;“立千年人极”之义理规模<br><br>第二章&nbsp;&nbsp;论中国的治道<br>一&nbsp;&nbsp;引言<br>二&nbsp;&nbsp;儒家的德化的治道<br>三&nbsp;&nbsp;道家的道化的治道<br>四&nbsp;&nbsp;法家的物化的治道<br><br>第三章&nbsp;&nbsp;理性之运用表现与架构表现<br>一&nbsp;&nbsp;空无所有<br>二&nbsp;&nbsp;理性之运用表现<br>三&nbsp;&nbsp;理性之架构表现<br>四&nbsp;&nbsp;如何从运用表现转出架构表现<br><br>第四章&nbsp;&nbsp;论政治神话之根源<br>一&nbsp;&nbsp;引言<br>二&nbsp;&nbsp;立体力量之创造性、理想性与神性性<br>三&nbsp;&nbsp;生命强度之立体力量之向上超越性:超越性之纯净化<br>而为宗教——圣贤人格之重要;超越性之感觉化、限定化<br>而为神话乃至政治神话——英雄人格之重要<br><br>第五章&nbsp;&nbsp;论政治神话之形态<br>一&nbsp;&nbsp;古代英雄主义的形态<br>二&nbsp;&nbsp;近代集体主义的形态<br><br>第六章&nbsp;&nbsp;论政治神话与命运及预言<br>一&nbsp;&nbsp;圣人的使命感与英雄人物的使命感<br>二&nbsp;&nbsp;宗教家的预言与政治上极权英雄人物的预言<br><br>第七章&nbsp;&nbsp;政治如何能从神话转为理性的<br>一&nbsp;&nbsp;政治科学的不稳定性<br>二&nbsp;&nbsp;政治实践之坚实可靠的基础在哪里?<br>社会世界之落实而定常不移的律则在哪里?<br>三&nbsp;&nbsp;理性之内容的表现<br>四&nbsp;&nbsp;政治与教化之限度以及政治与道德之分际<br><br>第八章&nbsp;&nbsp;理性之内容的表现与外延的表现<br>甲&nbsp;&nbsp;理性之内容的表现之妙处与缺处<br>一&nbsp;&nbsp;内容表现之妙处<br>二&nbsp;&nbsp;从“得天下”方面说明内容表现之不足<br>三&nbsp;&nbsp;从“治天下”方面说明内容表现之不足:“人存政举,人亡政息”<br>四&nbsp;&nbsp;“唯仁者宜在高位”一观念之函义:治者担负过重<br>五&nbsp;&nbsp;结语与附识<br>乙&nbsp;&nbsp;理性之外延的表现<br>一&nbsp;&nbsp;使用内容、外延两词之说明<br>二&nbsp;&nbsp;“外延表现”之现实的因缘:阶级斗争之理想主义的解析<br>三&nbsp;&nbsp;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超越的平等性”之肯定<br>四&nbsp;&nbsp;自然法与人权运动:“内在的平等性”之实现<br>五&nbsp;&nbsp;外延表现之成就<br>六&nbsp;&nbsp;外延表现之缺处<br>七&nbsp;&nbsp;本文之目的以及对于“政治如何能从神话转为理性的”中之“如何”之说明<br><br>第九章&nbsp;&nbsp;社会世界实体性的律则与政治世界规约性的律则<br>上篇&nbsp;&nbsp;顾、黄、王诸儒之理想<br>一&nbsp;&nbsp;序言:实体性的律则与规约性的律则<br>二&nbsp;&nbsp;《待访录》中之《原君》<br>三&nbsp;&nbsp;《待访录》中之《原法》<br>四&nbsp;&nbsp;《日知录》中之论“法制”<br>五&nbsp;&nbsp;《待访录》中之论“学校”<br>六&nbsp;&nbsp;《黄书》中之《原极》<br>七&nbsp;&nbsp;《黄书》中之《古仪》<br>八&nbsp;&nbsp;《日知录》中之论“藩镇”<br>九&nbsp;&nbsp;明末顾、黄、王诸大儒理想之歪曲与延续<br><br>下篇&nbsp;&nbsp;叶适、陈亮论有宋一代立国之格局<br>序言<br>一&nbsp;&nbsp;叶水心论宋立国之格局<br>二&nbsp;&nbsp;陈同甫论宋立国之格局<br>第十章&nbsp;&nbsp;道德判断与历史判断<br>序言<br><br>上篇&nbsp;&nbsp;陈同甫的观念及其所代表的境界<br>一&nbsp;&nbsp;论同甫与足以见同甫者原料摘录<br>二&nbsp;&nbsp;与朱子往复论汉唐原书摘录<br><br>下篇&nbsp;&nbsp;疏通朱陈所争论之问题之意义:道德判断与历史判断之综和之义理规模<br>引言&nbsp;&nbsp;综述同甫之大意<br>一&nbsp;&nbsp;生命之创造性<br>二&nbsp;&nbsp;生命外冒不经理性的自觉:程朱所谓“暗合”之切义<br>三&nbsp;&nbsp;生命之为“非理性的”之积极的意义<br>四&nbsp;&nbsp;朱子纯以主观道德论英雄:不能正视生命之独特处<br>五&nbsp;&nbsp;主观道德与客观功业之矛盾相<br>六&nbsp;&nbsp;生命与理性之矛盾之克服:主观的克服<br>七&nbsp;&nbsp;生命与理性之矛盾之客观的克服<br>八&nbsp;&nbsp;陈同甫只是英雄主义:只落于生命强度之实然状态<br>九&nbsp;&nbsp;“九转丹砂、点铁成金”所以可能之根据:同甫是从生命立场上,直下平铺,教人承认凡是英雄皆有价值:此只是英雄主义,直觉主义,此不足以言点化<br>十&nbsp;&nbsp;就“九转丹砂”以言点化之曲折:“天地无弃物,四时无剩运”之切义与真实义<br>十一&nbsp;&nbsp;生命之原始价值与升举转化中之价值:引进历史判断以真实化历史<br>十二&nbsp;&nbsp;朱子具备“九转丹砂”之第一步:道德判断与批判的鉴别,理性本体只停于知性之抽象阶段中:知性与直觉之对立<br>十三&nbsp;&nbsp;宋明儒对于历史大体只具备道德判断:理性只停于知性之抽象阶段中<br>十四&nbsp;&nbsp;对于政治与历史作积极的思量:不自英雄与圣贤之“作用”处想,而要自客观政体方面作架构地想<br>十五&nbsp;&nbsp;精鉴历史须通三关:道德判断与历史判断之综和,生命与理性之统一<br>十六&nbsp;&nbsp;儒学、心性之学、成人成圣之学是一,亦决不可轻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