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在亲密关系的两性中是否使用安全套也有亲疏的意义表达;夫妻或情人间若要求使用安全套,会引起猜疑、疏远甚至关系破裂。性工作者使用安全套也与社会性别关系、消费者和服务者的权力关系、等级和种族成见等社会文化定位有密切关系。女性工作者在与丈夫或情人发生性关系时,往往不用安全套,以此将亲密关系者与顾客“分类”。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艾滋病的文化定义也是不同的。在中国,目前艾滋病普遍被定义为“绝症”、“道德败坏的恶果”等,并由此导致极端的社会歧视。
一个高中学生写道:我在同学中做了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调查,大家的回答是一致的:看怎么得的病。艾滋病儿童是无辜的,我们同情他们;行为不检点的,活该。目前,在我的同学中,最严重的问题不是缺乏艾滋病的医学常识,而是给艾滋病涂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不能积极正确地看待艾滋病及患者。1.我们恐惧艾滋病,只要和自己沾边儿,就草木皆兵,像躲避瘟疫一样惶恐,到了“邻居得了就搬家,自己得了就自杀”的程度。2.我们给艾滋病划分了严格的道德界限,甚至认为这是见不得人的病。3.我们不知道我们居住在一个艾滋病易感的环境,也不清楚我们正受到艾滋病的威胁(夏国美,2002:78)。青少年对艾滋病的看法正是整个成人社会文化观念的反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