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吉登斯社会历史观评析:兼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47025
  • 作      者:
    李红专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吉登斯的理论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理论,而且是一种新的社会历史观。吉登斯是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中不得不认真对待和详尽研究的一个重要思想家。吉登斯既受马克思的巨大影响,又力图超越马克思。吉登斯既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马克思的诸多观点,将其运用和渗透到历史观之中,又批判地吸取了当代西方社会理论中最新的研究成果,得出了诸多独树一帜的深刻创见。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马克思思想深刻反思的结果。吉登斯对当代西方社会理论中行动与结构二元对立难题的解决方式,深受马克思历史观的巨大启发,这无疑彰显了马克思历史观的当代价值。
展开
内容介绍
    《吉登斯社会历史观评析:兼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前沿性研究成果。作者运用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揭示了吉登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实质意蕴,回应了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对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挑战,凸显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吉登斯提出的重大问题做出了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当代阐释。这对于透视西方社会理论及其历史观的转变轨迹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自觉坚持和推进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研究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弥补了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br>    全书通俗易懂,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适合社会学、哲学、政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大中专学生、研究生、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吉登斯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就经典社会学理论问题著书立说,当时,在该学科经典理论家著作的解释方面,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是最重要的人物。在1937年出版的《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帕森斯以对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欧洲思想的阐释为基础,系统地追溯了社会理论的历史源流,充分展现了涂尔干、韦伯和帕累托的思想,但是几乎只字不提马克思,也根本没有引用马克思著作的任何原文。帕森斯认为,马克思属于社会理论发展中的一个较早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已经被涂尔干和韦伯所取代。在西方社会理论主流学界(受帕森斯理论的主导)贬低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大背景下,吉登斯肯定了马克思在社会理论上的巨大贡献,重申了马克思作为社会理论经典大师的地位,并且获得了西方社会理论界的普遍认同。<br>    吉登斯也强调,《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马克思·涂尔干·韦伯》一书讨论了马克思、涂尔干与韦伯的社会学理念,但是,“我并不是意指本书中所讨论的三位学者的著作,就代表了体现在社会学中的唯一一条具有意义的社会思想脉流。相反的,从1820~1920年这百年之中,社会思想之令人讶异的发展,正是各种不同形式的理论的百花齐放。
展开
目录
代序<br>序<br>导论<br>第一节  吉登斯的学术生涯<br>第二节  吉登斯理论的突出特色<br>第三节  吉登斯历史观的核心线索与基本问题<br>第四节  吉登斯对唯物史观的“解构”<br>第五节  本书研究主旨与方法<br>第一章  吉登斯社会构成理论<br>第一节  社会理论的“实践论”转向<br>一、现代社会理论的“两大”分野<br>二、人类社会的实践根基<br>三、社会实践论的基本特点<br>第二节  社会的结构<br>一、“结构二重性”原理<br>二、四种制度类型<br>本章小结<br>第二章  吉登斯社会类型理论<br>第一节  社会类型的划分<br>一、“结构性原则”的概念<br>二、三大社会类型<br>第二节  两类阶级体系<br>一、阶级的划分<br>二、阶级斗争<br>第三节  两大国家类型<br>一、传统国家与现代国家的起源<br>二、传统国家与现代国家的主要差异<br>本章小结<br>第三章  吉登斯社会变迁理论<br>第一节  社会变迁的“随机性”<br>一、对各种社会变迁理论的“解构”<br>二、社会变迁的“随机性”分析<br>第二节  现代性的“断裂”<br>一、现代性的四种制度维度<br>二、现代性的全球扩张及其后果<br>第三节  “乌托邦现实主义”<br>一、何谓“乌托邦现实主义”<br>二、现实主义的乌托邦轮廓<br>本章小结<br>第四章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理论<br>第一节  “第三条道路”兴起的缘由<br>第二节  “第三条道路”的基本框架<br>本章小结<br>第五章  从吉登斯看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br>第一节  马克思唯物史观对吉登斯的启发与影响<br>第二节  吉登斯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与实质意蕴<br>第三节  吉登斯历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当代发展<br>主要参考文献<br>附录吉登斯著作一览表<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