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场,接受安检已成为一种例行的折磨,让人不禁怀念过往的时光——仅仅几年前,只需将口袋里的硬币和钥匙掏出来,便可畅通无阻。旅行时,我往往当天就能返回,所以行李很少,只有两三本书和一些文件。但我经常带着被视为安全隐患的一样物品——打火机。因此,接受安检时,我必须把它从口袋里掏出来,放进一个透明的塑料袋,让它从另一通道经过,再取出来放回口袋。长途旅行时,我们可能还要随身携带牙膏、除臭剂和洗发水。这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被定义为“流体”,每一种都不得超过100毫升,加在一起放入一个透明塑料袋,总体积不得超过1升。如果你恰好带了一瓶容量为150毫升的洗发水,尽管只剩半瓶,依然无法通过安检。想带上一瓶水或一瓶酒,那更是天方夜谭。
这些新的规定,起源于2006年秋天在伦敦侦破的恐怖计划——恐怖分子打算用液体炸药引爆飞机。这些规定虽然每年都在限制数百万旅客的自由,却因这场未曾发生的恐怖事件而获得了合法性。旅客们也都毫无异议,默许了这种限制。在此,对于恐怖分子的恐惧,超出了其他任何考虑,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以此为例,可说明恐惧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活动空间。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恐惧几乎无处不在,社会上已找不到任何未被其染指的领域了。恐惧已成为公众普遍的情绪,一些社会学家甚至声称:今天的社会可以被最恰当地描述为“恐惧文化”。恐惧已成为一种被文化所决定的放大镜,我们透过它来观察世界。
在《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中,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写道:“幸福者的世界不同于不幸者的世界。”将这句话稍作改动,我们可以说:内心安稳者的世界不同于心怀恐惧者的世界。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也强调说:“情绪完全改变了世界。”内心安稳的人生活在一个踏实的世界中——安稳意味着不受恐惧、疑虑和脆弱情绪的侵扰。而内心不安的人却活在恐惧的阴影中,时刻担心着可能会突如其来的灾难。危险触目即是:在黑暗的小巷中,甚至在我们自己家里;既可能来自陌生人,也可能来自我们最亲近的人;既有自然界中的事物,也有技术上的新发明;可能存在于我们人体,也可能存在于外界。似乎真正安全的事物已经不再有了。
在恐惧中,我们意识到了外界一些事物的存在。大体而言,这些事物是我们愿望的反面。我们害怕所珍视之物被破坏或夺走,比如自由、尊严、健康、社会地位,极而言之,生命。我们不仅害怕自己失去,也害怕别人失去,尤其是那些我们所爱的人。一旦珍视之物受到威胁,恐惧就会产生。我们试图保护自己,不受这些威胁的伤害。人类总是生活在恐惧之中,正如蒙田(Montaigne)所说:“人类的脆弱性意味着,我们更多的是要逃离,而不是争取。”恐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维度。无独有偶,恐惧也是《圣经》中提到的最初的人类情绪:亚当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后,发现自己赤裸着身体,所感觉到的恐惧比羞耻之心更为强烈。我们赤裸裸降生于人世,没有任何装备。与其他大多数动物不同,这种赤条条的状态将一直持续到死。
即便如此,也不能证明恐惧就是观察人类生活的最合适的视角。可以说,对于风险的敏感甚至沉迷,比任何实际存在的风险伤害更大。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生活于一个没有危险的世界。譬如,全球变暖显然会给整个星球带来严重的后果。在许多大城市中,某些特定的时间不宜到一些特定的地点去,否则很容易受到攻击;横穿马路之前,必须左右观察。如此等等。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必须抱有一种战战兢兢的谨慎态度。问题出在:我们的谨慎被放大了,对一切事物都从恐惧的视角来看待。
检索近10年来的英国报纸,我们会发现,“在危险中”的使用频率大大增加,从1994年的2037次到2000年的18003次。在挪威的报纸数据库中,我们也发现,“恐惧”一词的出现频率从1996年的3331次增加到2006年的5883次。对此现象,有人可能会指出,9·11事件,连同一些其他相关因素,是导致该增长的主要原因。但事实上,这些增长早在9·1l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因此,我们可以断言:恐怖袭击符合此前已经发展出来的模式,并且加剧了对于恐惧的敏感。
展开
不过,拉斯·史文德森所站位置刚好就在乳房之类对面儿——就好像一座镶满碎花玻璃的教堂站在Shopping Mall对面儿,一座荒革没关的墓园站在富豪排行榜对面儿。
在烃斯·史文德森笔下,无聊逼近伟大,对尚血战无聊,而这一切,都来自我们与生俱来的恐惧——它是我们生命的默认后缀,也是我们赖以为生的欣悦之源。没有它,肘尚、无聊顿消,生命之宴也随之索然无味。
——作家、语词收藏人 黄集伟
每个人都会恐惧,但很少有人认真去想恐惧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本书正是把恐惧的概念从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学科的角度作了详尽的阐述,并不艰涩,语言风趣,旁征博引,引人入胜。
——社会学家 谢立中
适度的恐惧能让我们洞察现实,但一旦过头,很容易让人丧失正确的判断力。作者对“恐惧”的思考之所以有意义,在于他深入分析了恐l具背后隐藏的观念及原因,教我们认清本质,与恐惧保持恰当的距离。
——心理学家 张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