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的遗憾:毛泽东的未竟心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191628
  • 作      者:
    邸延生著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青年时代书生意气多梦想
  几多心愿未达目的遗恨长
  为民族 闯天下忠孝两难全 痛失骄杨终生憾
  激壮志 历坎坷风雨几沉浮 十个子女七个亡
  治黄河截长江事事尽规划 康藏铁路未通车
  谋发展 多忧患 “文革岁月长”从此不上天安门
  思故里 念家乡 伟人也是人 最终未能回韶山
  英雄暮年壮心不已徒增憾 怅怀国事力不从心多感伤
展开
作者简介
  邸延生,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1948年4月生于延安,1969年加入空军高炮部队,1970年执行援外任务,7次受部队通令嘉奖。1973年调武汉空军从事文艺创作,剧作《鹰击长空》荣获大军区一等奖。1983年考入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任宣传干部、记者和编辑等职。 
    多年来共出版专著近20部,发表诗词和文章400余篇。主要代表作品有:散文集《风雨人生》、诗词集《岁月回眸》、小说《父与子》、纪实文学《橄榄枝与黄玫瑰》等。 
    近年来先后撰写了“邸延生伟人系列丛书”之《历史的真知——“文革”前夜的毛泽东》和《历史的真言——毛泽东和他的卫士长》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许多章节被多家报刊、电台连载或连播。
展开
内容介绍
  《历史的遗憾:毛泽东的未竟心愿》以真实的笔触记述了在毛泽东的人生历程中所发生和存在的60个未竟心愿与“遗憾”之事,如双亲去世人未还;希望再见贺子珍;想完成南水北调工程;绿化北京郊区;期望青藏铁路通车;念念不忘台湾岛;最终没能回韶山等等,真实地展现了生活中的毛泽东,较为详细地向人们展示了作为领袖人物亦有难以实现的愿望和不尽人意的事情发生。《历史的遗憾:毛泽东的未竟心愿》行文严谨,记事准确,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人格魅力和他为国为民的博大胸襟以及他既是常人又不同于常人的非凡神采和高屋建瓴的伟大风范,同时也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在客观世界上,凡是人,都不可能超越现实,也不可能实现客观世界不允许实现的任何事。
  《历史的遗憾:毛泽东的未竟心愿》对我国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积极作用,并对党史研究和我国国史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  革命征途风雨飘摇多艰险  几多心愿未达目的遗憾深
  一、沩山游学明心志未能劝阻萧子升
  掩映于古木绿荫之中的密印寺,坐落在湖南省中部的沩山上。1917年夏季的一天,这座颇有名气的庙宇迎来了两个旅行者。
  一位是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另一位是在长沙楚怡小学任教的萧子升。两个年轻人利用暑假结伴从长沙出发,到乡间游学。途经沩山,便登山造访。入得寺来,俩人向老方丈求教一些有关佛学的事,同时谈了他们决心徒步旅行湖南各地、深入了解社会和考察民情的目的。
  “善哉!”老方丈很佩服这两位年轻人的志向,接着问道:“两位施主为何要轻装呢?”
  萧子升说:“我们有心不花一文钱。”继而又说,“来自远方的挂单和尚,不是也都一文不名吗?”
  毛泽东则向老方丈表白心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孔子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乐趣也就在其中了!我坚信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老方丈见毛泽东气宇轩昂,说话间充满了激情,不由得为之惊叹,当即微闭了双目,合掌施礼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稍后,老方丈睁开眼睛面向萧子升,似乎毛泽东不存在,只对萧子升一个人大讲佛门的美德。当他委婉地表达想要萧子升皈依佛门时,萧子升连忙摇头说:“弟子凡心未了,我还要研究学问哩!”
  老方丈的脸上明显地露出了遗憾的神情:“萧施主不知吕洞宾和曹国舅么?”
  “他们是道人不是僧人。”萧子升说,“弟子还是愿意以改造中国为目的。”
  “只怕萧施主今日不留沩山,以后也断难留在中国。”老方丈恳言道,“萧施主若能听老衲一言,可免去日后的诸多劫难。”
  毛泽东不相信地说:“他是刚从国外回来的,不想再出去了。”
  “此一时,彼一时也。”直到这时,老方丈才合掌面向了毛泽东说,“毛施主,贫僧敢有一问,还望不吝赐教。”
  “我们是来向大师求学问的,怎么敢当‘赐教’二字?”毛泽东恭敬地说,“请师父只管问。”
  “佛教何以在中国千年不衰?”老方丈问,“中国宗教何以能和谐共处?”
  毛泽东说:“中国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的宗教战争,一打就是几百年;几种宗教能和谐共存,对中国来说不是坏事。”
  “阿弥陀佛!”老方丈望着毛泽东,加重了语气说:“只望毛施主这句话,日后不要忘记。”又说道:“毛施主日后如能到得山、陕二省,可去五台山和白云山;五台山乃我佛家圣地,白云山上有贫僧的一个小师弟在那里住持,还望毛施主善视之!”
  毛泽东说:“我记住大师这句话了。”
  当夜,毛泽东和萧子升二人留宿沩山。
  临入睡,萧子升向毛泽东发牢骚说:“也不晓得这老和尚是怎么想的,为什么非要劝我留在这里?”
  “可能是他这里缺少有文化的人,想留你在这里抄写经书也未可知。”毛泽东这样分析着。
  “夜长梦多……”萧子升说,“明天我们还是快走吧!”
  毛泽东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22年后——1939年3月下旬的一天,从苏联回国的萧子升辗转来到延安,毛泽东在杨家岭热情接待了他的这位青年时代的老同学,并留他在一起吃了晚饭。
  1941年1月29日,毛泽东在百忙之中读了萧子升写的一些街头诗,很高兴,随即给萧子升写了一封信:
  诗读过了,很有意思。报纸既不登,就在街头发表好了。有暇
  望来谈。
  这一时期,延安广泛开展了街头诗运动。诗人把自己写好的诗贴在大街的土墙上、石头上或者树干上,有人还直接写在街道两旁的墙壁上或拿到群众中去读,以接受群众的批评。萧子升是这场运动的组织者之一。
  后来,萧子升离开了延安。
  20世纪70年代初,久居巴黎的萧子升曾几次写信给北京,吐露他一心想返回祖国的强烈愿望;但当他从友人手中收到一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国大使馆转交给他的信函时,人已经躺在医院里,不久便去世了。
  当毛泽东得知他的这位老同学在法国病故的消息时,对他的另一位老同学周世钊说:“我很后悔当初没能劝他留在沩山……”
  周世钊问是怎么一回事?毛泽东便讲了当年和萧子升一起游沩山密印寺的往事,并叹息着说:“如果当初我能够劝他留在沩山,或许他就不会死在法国了……”
  二、岳麓山上建“新村”“理想主义”难施行
  一个崭新的社会模式——“新村”在湖南长沙郊外的岳麓山诞生了。这是1918年夏天的事情。名为“工读同志会”的组织,是青年毛泽东与蔡和森、张昆弟等人创建的。当时毛泽东还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
  P3-5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革命征途风雨飘摇多艰险 几多心愿未达目的遗憾深
1.沩山游学明心志未能劝阻萧子升/3
“我很后悔当初没能劝他留在沩山……”
“如果当初我能够劝他留在沩山,或许他就不会死在法国了……”
2.岳麓山上建“新村”“理想主义”难施行/5
1919年毛泽东的“新村”设想,只是一种“理想”和“愿望”……
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必然的“遗憾”。
3.师范毕业情未了“教师”愿望终落空/9
曾想当一名“教师”……终日为中国革命而奔波,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教书育人”的课堂。
4.穷途北上感恩师送灵南归怅别时/11
毛泽东因大业在身,没能同师母向振熙和杨开慧一起南归……“当年没能送恩师的灵柩南归”是他平生的一大“憾事”。
5.“激扬文字”情正浓《湘江评论》被查封/13
《湘江评论》的被查封,使毛泽东既感到十分痛心,又感到十分惋惜和遗憾。《湘江评论》仅仅刊发了4期,就这样“夭折”了。
6.“少年立志出乡关”父亲病故人未还/16
毛泽东实在无法抽身回乡为父亲料理丧事。对于毛氏家族,对于身为长子的毛泽东,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遗憾”。“自古忠孝难得两全”……
7.日夜兼程奔母丧泪洒韶山遗恨长/19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爱,万端遗恨皆须补……
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每当想起自己没能在母亲临终前最后见上她一面,毛泽东都深深感到是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
8.国共合作遭破坏遗长恨辞别广州/21
毛泽东也被迫离开了国民党宣传部。
毛泽东满怀抑郁的心情,偕妻子杨开慧和两个孩子离开了广州。
9.蒋介石叛变革命共产党血流成河/25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被排斥在大会领导之外的毛泽东感到异常痛心……
10.陈独秀一纸调令满腔热血付东流/29
指责毛泽东的行动妨碍了国共合作……
倾心为国为民、力挽革命危机的一腔热血,竞被陈独秀的一纸调令付诸东流。毛泽东此次回长沙,仅仅工作了10天……
11.大鹏折翅更待飞兄弟离别武昌城/30
“没有国,何以有家?我们都是热血男儿,一定要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兄弟三人在武汉短暂相聚,不得不再一次分开了。
12.秋收起义初受挫进攻长沙折重兵/32
此时此刻,面对着“军威不振”和“溃不成军”的残缺部队,毛泽东感觉到了“关云长兵败走麦城”的味道……
13.杨开慧英勇就义闻噩耗“百身莫赎”/35
山间的杜鹃一声声啼叫,整个山林一派凄凉……
“开慧之死,我毛润之百身莫赎啊!”
14.红军痛失井冈山错杀王佐袁文才/39
李文林的一句话,令毛泽东顿时惊愕了……
“杀错了,杀错了!特委的人做了蠢事么!”
15.战争年代沐风雨龙岩城中失爱女/42
孩子一生下来就没有多少奶吃,只得寄养在一位农妇家里代为抚养……
不料等待她的竟是一句“孩子早已不在人世了”……
16.广昌路上赏明月月再明时人不知/44
如果毛泽东想再一次见到这次行军途中所见到的“最大最圆”的月亮,就要等到1990年的1月15日,然而,那时毛泽东已经逝世14年了。
17.蒋光鼐福建起义犯“左”倾错失良机/45
毛泽东不由得仰天长叹:“若这等无知之徒继续掌握兵权,红军势将一败涂地!”并气愤地说,“竖子不足与谋!”
18.被夺兵权离红军五次“围剿”痛彻心/47
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职务全部被撤销……打破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希望最后破灭了……19.艰苦岁月多患难毛岸军不幸夭亡/52
一直想着前线战事的毛泽东,心情总是悒悒不乐……
也就在这个时候,毛岸军由于体质太弱和严重缺乏营养,不幸夭折了。
20.秋风秋雨别瑞金兄弟父子两离分/54
“恐怕红军要走了……”夜色中,贺怡直愣愣地望着载着刘锡福和小毛毛的渡船驶向远方……
21.长征路上提建议湘江之战教训深/57
激烈、惨烈、壮烈,烈烈雄风酹血,映山川,染江水,气贯长虹!“血的教训啊,红军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22.红军北上历艰险襁褓幼女遗深山/59
忍痛将女儿送给了农家看护她的大嫂。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天可怜见儿,等革命成功了,我们再回来找……”
23.东征途中闻噩耗怀念三弟毛泽覃/61
“润菊,我怎么也想不到他会牺牲,他是我带出来的……”
多少年以后,每当提起毛泽覃或是涉及有关毛泽覃的事,毛泽东总会表现出不尽的惋惜和哀思……
24.也曾设想赴美国“畅游密西西比河”/63
“我仍希望在不太老之前,能有机会到密西西比河和波托马克河中畅游一番……”
“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25.“西安事变”惊中外未能留住张学良/65
“这个蒋介石,他不会放张将军回来了!”
“智者千虑,终有一失。”
26.患难夫妻两离分难以劝止贺子珍/69
贺子珍坚持要走,决心要走……
在西安、兰州、新疆等地,林伯渠、谢觉哉、王定国等人受毛泽东的嘱托,费尽了心机,苦口婆心地劝慰贺子珍回心转意,但都没能将贺子珍挽留下来……
27.远离祖国困难多幼子夭折莫斯科/73
贺子珍痛感自已无力回天……那箫声既深沉、又凄婉,充满着对亲人的悠悠情思与绵绵不绝的深切怀念……
……
28.毛泽民血洒新疆毛泽东念弟情长
29.中原突围托王震落泪痛惜毛楚雄
30.阴差阳错遗憾多一生不曾游黄河
31.求解放撤离延安从此再未转回还
32.花山村准备行程想去苏联未成行
33.毛泽东夫妻吵架谈江青忧心忡忡
34.重兵围困傅作义敌军军长被击毙
35.淮海战役发述评未能劝降杜聿明
36.贺怡寻亲遇车祸毛岸红中途丧生

第二篇 操劳国事壮心不已增遗憾 为国为民呕心沥血多伤感
37.率团首访莫斯科中苏结盟历坎坷
38.“虎口夺食”费心力贷款只得三个亿
39.希望见到贺子珍遗憾留在哈尔滨
40.毛岸英朝鲜牺牲新六所领袖垂泪
41.中国经济大发展“十大关系”认真谈
42.各行各业大跃进钢铁指标几降温
43.手心手背部是肉李敏搬出中南海
44.全国粮食未过关惆怅农民吃粮难
45.外出归来发怒火从此不住丰泽园
46.“南水北调”工程大北京郊区未绿化
47.“逆流而上看黄河”手抚马背怅惘多
48.写信规劝贺子珍庐山一面成永别
49.青藏铁路建不成“骑着毛驴”拉萨行
50.长江截流绘蓝图期望“高峡出平湖”
51.农村医疗是重点关注农民看病难
52.曾想写成一部书是非功过任评说
53.念念不忘台湾岛海峡两岸未统一
54.“折戟沉沙”林彪死从此不上天安门
55.南下渴望故乡行深深依恋滴水洞
56.宏伟蓝图几规划期盼实现现代化
57.一生当中吃鱼多死后骨灰撒江河
58.人到晚年多感伤想见外宾不从心
59.樱娘哭见毛泽东也曾想回西柏坡
60.临终愿望未实现最终没能回韶山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