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基础工程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523550
  • 作      者:
    刘昌辉,时红莲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基础工程学(第2版)》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及其设计原则,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沉井基础,桩基础,基坑开挖支护及降水,地下连续墙等。《基础工程学(第2版)》内容新颖,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能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基础工程学(第2版)》以土木工程(岩土)专业为使用对象,也适合建筑工程、地下工程、工程地质等专业方向的高年级学生及技术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作为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的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地基基础及其设计原则
    建造在土层(或岩层)上的建筑物,可将其分为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大部分。建筑物下面的土层或岩体承担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将受到建筑物荷载影响的那一部分土层(相当于压缩层范围内土层)或岩层称为地基,而将建(构)筑物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一般情况下,基础往往位于室外地面标高以下,它承受着上部结构的荷载,且将荷载传递到地基土中,其常见的功能主要有:
    (1)以不同的基础型式,如不同的尺寸、刚度及埋深等,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轴力、水平力、弯矩等荷载传递到地基中,以满足地基土承载力的要求;
    (2)根据上部结构的特点以及地基可能出现的变形情况,利用基础所具有的刚度(经计算确定),与上部结构共同调整因荷载不均或地基土的不均匀性产生的变形,以便使上部结构不致产生过多的次应力。
    从不同的角度(材料、构造形式、作用、施工方法及埋深等)可将基础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基础,既要使自身强度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还需适应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所以,进行基础设计时,实际上是进行地基及基础的设计。
    设计时,需对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进行考虑,虽然这三方面各自的功能、工作性状及研究方法不同,但对同一建筑物而言,在荷载作用下,这三方面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目前,实践中还难以将这三方面完全统一起来进行设计计算,设计时仍较多地采用常规设计方法。但在处理地基及基础问题时,应将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考虑,才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设计时,既要保证基底的压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又要使地基的变形量不超过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并且应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分析,使设计成果既安全实用,又经济合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地基基础及其设计原则
第一节 地基及基础的主要类型
一、地基的主要类型
二、基础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
一、上部结构的刚度对基础受力状况的影响
二、基础刚度对基底反力分布的影响
三、地基条件对基础受力状况的影响
第三节 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设计时需注意的主要事项
二、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思考题

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
第一节 天然地基设计计算
一、选择基础埋置深度
二、确定地基承载力
三、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四、地基变形计算
五、地基稳定性验算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
第三节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一、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
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三、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第四节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一、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二、柱下单向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
三、柱下十字交叉基础
第五节 筏板基础
一、概述
二、筏基的设计及构造要求
三、筏板基础内力计算——刚性板法
思考题及习题

第三章 箱形基础
第一节 箱形基础结构设计及构造要求
第二节 箱基的内力分析
一、内力分析方法之一——按局部弯曲计算
二、内力分析方法之二——同时考虑局部弯曲及整体弯曲的计算
三、内力分析方法之三——简化计算法
第三节 地基验算
一、地基强度验算
二、地基稳定性验算
三、地基沉降分析
第四节 箱形基础设计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第五节 施工要求
思考题

第四章 沉井基础
第一节 沉井的类型及构造
一、概述
二、沉井的类型
三、沉井的构造
第二节 沉井的设计
一、确定沉井的几何尺寸
二、地基强度验算
三、确定下沉系数K1、下沉稳定系数K;及抗浮安全系数K2
四、沉井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强度计算
第三节 沉井的施工
一、旱地施工的准备工作
二、制作第一节沉井
三、沉井人土下沉
四、沉井封底
五、水中沉井施工
思考题

第五章 桩基础
第一节 桩的分类与选型
一、桩基的适用范围
二、桩的分类
三、桩型及成桩工艺选择
第二节 竖向荷载下单桩的承载力
一、单桩承载力
二、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三、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
第三节 竖向荷载下的群桩基础承载力及沉降计算
一、群桩的工作性状
二、承台效应
三、基桩、复合基桩及群桩基础承载力
四、桩基础的沉降计笪
五、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第四节 桩的负摩阻力问题
一、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
二、负摩阻力的计算
三、考虑负摩阻力的桩基承载力及沉降
第五节 桩基的水平承载力
一、水平荷载下单桩的破坏性状
二、单桩水平承载力及水平位移的确定
三、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群桩承载力
第六节 桩身承载力验算
一、桩身受压承载力验算
二、轴力、弯矩和水平力联合作用下弯矩、水平力作用平面内桩身强度的验算
第七节 桩基结构设计
一、资料准备
二、设计原则
三、桩基构造要求
四、桩基形式的选择及桩的布置
五、桩基础计算
六、桩基设计步骤及计算实例
思考题及习题

第六章 基坑开挖支护及降水
第一节 边坡稳定性及边坡工程安全等级
第二节 支护结构的型式
一、基坑围护结构型式
二、基坑围护结构
第三节 支护结构的破坏形式及荷载计算
一、支护结构的破坏形式及计算内容
二、支护结构的荷载计算
第四节 浅基坑(槽)支护计算
一、基坑(槽)壁连续横向(水平)板式支撑
二、基坑(槽)壁连续竖直板式支撑
第五节 深基坑非重力式支护结构计算
一、板桩计算
二、钻孔灌注挡土桩支护计算
第六节 土层锚杆设计
一、锚杆布置
二、锚杆设计计算
三、单锚支护桩计算
四、锚杆的稳定性验算
第七节 重力式支护结构计算
一、传统设计计算法
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设计计算法
第八节 支护结构施工
一、钢板桩施工
二、锚杆施工及试验
第九节 基坑降(排)水及土方开挖
一、基坑降(排)水方法
二、井点降水设计
三、因井点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及其防治措施
四、基坑土方开挖
思考题及习题

第七章 地下连续墙
第一节 地下连续墙的适用范围及类型
一、施工工艺原理
二、地下连续墙的适用范围
三、地下连续墙的类型
第二节 地下连续墙的内力计算及构造处理
一、确定地下连续墙的侧压力
二、地下连续墙的内力计算
三、地下连续墙的竖向承载力
四、构造处理
五、基坑稳定分析
第三节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
一、准备工作
二、地下连续墙施工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