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世博与建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869807
  • 作      者:
    郑时龄,陈易编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郑时龄,同济大学工学博士,意大利罗马大学名誉博士,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资深会员。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等。  主要论著有:《建筑批评学》、《世界大城市——上海》、《上海近代建筑风格》、《建筑理性论——建筑的价值体系与符号体系》,与陈易教授共同主编《世博会规划设计研究》、《世博园及世博场馆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和谐城市的探索——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及规划设计研究》等。曾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90多篇论文。
  陈  易:同济大学工学博士,同济大学教授,一级注册建筑师,上海市建筑学会室内外环境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多年来从事生态建筑和生态城市研究,曾参与上海崇明岛东滩基础设施生态化研究,生态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浦东新区生态居住社区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并与英国有关学术机构共同研究生态城市。
  与郑时龄教授共同主编《世博会规划设计研究》、《世博园及世博场馆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和谐城市的探索——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及规划设计研究》等。曾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60余篇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世博与建筑》系统地对世博会建筑进行了介绍,并对世博会每个阶段建筑技术发展进行了集中回顾和总结。全书以描述世界历届世博会建筑为基本内容,反映了世博会对城市建筑发展与城市生活方式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个建筑技术发展的切片,让读者了解既有的成果;同时,也为专业读者展示了未来建筑技术发展的新趋势,预示了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早期世博会建筑
  14世纪,伦敦的经济开始增长,新教主义的胜利加速了城市商业的发展。1666年伦敦大火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重建工作,很快就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市。19世纪人口极度增长,欧洲的人口从拿破仑战争期间的大约两亿增长到世界大战爆发时的六亿。在18世纪,欧洲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而在一个世纪多一点的时间里就增长到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死亡率的下降。1800年,西方世界没有一座城市的人口超过100万。伦敦,作为当时最大的城市,只有959 310人,巴黎只有50万多一点,而维也纳只有巴黎人口的一半。1750-1800年间,英格兰的人口仅为欧洲的8%,英国的出生率大约保持在37‰,而死亡率却从18世纪中期的35‰,下降到19世纪中期的20‰。伦敦在19世纪20年代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建成区的人口增加到122万。到1851年,伦敦已经达到250万人,而巴黎则超过100万居民,它们当时的规模是其他城市所无法匹敌的。1829年,公共马车开始了一场陆地运输方面的革命,不到10年又实现了铁路运输。1845年对公共卫生进行了调查,暴露了伦敦的严重缺陷。随后通过了立法,以保证供应洁净的水。
  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英国在1850年已经进入了城市化时期,成为世界上多数人口居住在城市中的第一个国家,英国也率先成为一种主要依靠大规模生产的新型城市。1850年,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生产的工业产品已经占世界工业产品总量的一半。英国自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突飞猛进。迅速增长。伦敦举办1851年世博会时,英国的各种产品在世界上堪称首屈一指。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伦敦作了这样的描述:“像伦敦这样的城市,就是逛上几个钟头也看不到它的尽头,而且也遇不到表明快接近开阔的田野的些许征象——这样的城市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东西。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这次博览会意味着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到新的生产技术、新的生活理念交流的重大转变,表明了城市及其生活方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在1851年以前,欧洲各国已经在举办各种工业博览会,1761年英国首次举办了只延续两周的工业展览会,获得很大的成功。1828年至1845年,英国曾经尝试过举办类似博览会的活动。1849年,英国在伯明翰第一次为展览建造临时的场馆,频频举办的工业博览会使英国萌发了举办世界性的博览会的想法。
  19世纪欧洲建筑最显著的特征是对于历史风格的多元应用,之所以这样,并不是因为建筑师们在回避历史形式,而是因为可供19世纪建筑师们选择的形式范围大大扩展。风景如画运动The Picturesque Movement)激起了人们对各种建筑的广泛兴趣。随着19世纪的发展,很多建筑师转向折衷主义,将许多不同来源的风格特征结合起来,以达到原创的效果。
  19世纪的欧洲建筑并非重复历史上的各种运动,在布局、选材以及装饰细部方面它们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当时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类型,例如火车站、工业厂房、百货公司等,因为没有先例可循而需要新的设计。
  虽然建筑新材料和新形式的发展是19世纪欧洲建筑的一个主要特征,然而,传统的材料在很多时候仍很流行。外表的石材和砖是其中最为常见的,而在欧洲的偏远地区仍一直使用木材建造房屋。
  19世纪初,英国已经应用了铸铁作为结构建造建筑,例如托马斯?霍珀(Thomas Hopper,1776-1856)设计的卡尔顿府邸温室,表现出领先于时代的倾向。铸铁用在柱子的结构和装饰构件上。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爵士设计的德比郡查茨沃斯温室(1836-1840,1920年拆除)是早期在铁和玻璃建筑方面的尝试,在德西默斯?伯顿(Decimus Burton,1800-1881)的协助下,建于德比郡公爵府的基地上。它具有前所未有的体量,长84米,宽37米,中央部分达到20.4米的高度,拱形的桁架用胶合木制成,玻璃凹凸相间地排列预示着水晶宫的雏形。不久以后,德西默斯?伯顿和爱尔兰建筑师理查德?透纳(Richard Turner。1798-1881)设计建造了基尤植物园的帕姆温室(Palm House,Kew Gardens,1845-1847),中央部分的断面与查茨沃思温室的设计相似,只是所有的玻璃都光滑地附在拱架上,而且结构不是用木材,而是不寻常的锻铁和铸铁的混合使用。建筑长110米,中央部分高达18.9米,跨度32米。它们都是1851年伦敦水晶宫的先驱。
  英国在1862年第二次举办国际工业与艺术博览会,以后又在1908年举办了法兰西一不列颠世界博览会和1924年的文布利不列颠帝国博览会。
  世博会所占用的城市的空间区域比较大,动辄几个平方公里,其后续利用的方式将会对城市发展的总体功能和空间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促进该地区的城市更新和周围环境的改善。这里面包括了世博会举办前该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更新,世博会期间对周围地块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带动,以及举办后世博会场地功能的转换、设施的重新定位等等。1873年维也纳万国博览会的举办就反映了这方面的成就,维也纳利用举办世博会之机拆除了城墙,使市中心和城郊连成一体。随着多瑙河的疏通和城市环路的建设,维也纳的城市面貌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19世纪末在澳大利亚举办了一系列世界博览会,建筑风格以折衷主义为主。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一流的城镇能与英国或美国的城镇保持联系并且以同等的水平发展,考虑到19世纪50年代淘金热以前在澳大利亚几乎没有什么建设活动,这是十分不容易的。最受欢迎的风格是新古典主义,都铎式和哥特复兴式均出自和改自英国和美国的范例,同时也吸收了大量本土的创造。澳大利亚建筑的多种多样风格是很广泛的,在构图元素的有节奏组合上,则采用更现代一些的维多利亚式。
  一、伦敦水晶宫
  1851年5月1日至10月11日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万国工业成就大博览会”,简称“大博览会”,是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其主题为“万国工业”。这届世博会有13 937家英国企业,6 556家外国企业参展,占地10.4公顷,博览会上展出的展品超过10万件,603万人参观了博览会。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由于其强大的帝国号召力而使这届世博会空前盛大,也对19世纪的科学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从此世博会被后人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这一表述表明了世博会宏观意义,决非一般的交易会所能相比的。博览会意味着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到新的生产技术、新的生活理念交流的重大转变,伦敦万国博览会也就成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以后举办的各届世界博览会都仿照伦敦万国博览会的展示模式,成为一部生动的百科全书。伦敦世博会将展示的物品划分为四大类: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和雕塑,显示了工业化时代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早期的世博会参展国家有限,为了炫耀工业革命的成就,世博会往往采用将全部展区集中于一座建筑的布局方式,伦敦1851年大博览会就只有一幢建筑。英国在1849年提出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建议,得到欧洲各国的响应。是年成立了皇家委员会,成员中有工程师约翰。斯科特?拉塞尔(John Scott Russell。1808-1882)和设计议会大厦的建筑师查尔斯?巴里爵士(Sir Charles Barry,1795-1860),拉塞尔后来帮助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设计了圆顶大厅的结构。皇家委员会指定了一个执行委员会负责,主席是工程师罗伯特?斯蒂芬森(Robert Stephenson。1803-1859),建筑师马修?迪格比。怀亚特爵士(Matthew Digby Wyatt,1820-1877)任秘书。1850年组建建设委员会,成员有建筑师查尔斯。罗伯特?科克雷尔(Charles Robea Cockerell,1788-1 863)等人。委员会将世博会会址选在海德公园,并举行公开竞标。
  参加竞标的有233名建筑师,一共提交了245个方案,其中38个方案来自法国、奥地利和爱尔兰等国,建设委员会评选出68个荣誉奖,一等奖获得者是法国建筑师埃克托尔?奥罗(Héctor Horeau,1801-1872)和爱尔兰建筑师理查德?透纳,却没有一个方案中选。所有方案都是古典的、永久性的建筑形式,经过15次审查,结论是“均不采纳”,委员会试图把各方案的优点综合成一个圆拱式的官方方案,端部有一个巨大的铸铁和玻璃建造的直径达61米的大圆顶,立面酷似火车站,被嘘为“可怕的杂种”(见图1-1)。对于建设委员会提出的带巨大穹顶的砖石结构的老式建筑方案,无论是工期或是经济上都明显有问题,英国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1803-1865)听说了这个展览馆的故事,于是毛遂自荐,愿意设计展览会的主展馆。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早期世博会建筑
一、伦敦水晶宫
二、维也纳的“世界第八奇迹”
三、墨尔本的皇家展馆和悉尼花园宫

第二章 世博会建筑与巴黎的荣耀
一、巴黎的椭圆形大展馆
二、工业宫和特罗卡特罗宫
三、埃菲尔铁塔和机械馆
四、大宫和小宫
五、装饰艺术派建筑与新精神馆
六、面向生活的建筑与艺术

第三章 美国的世博会建筑
一、纽约水晶宫
二、五光十色的费城展馆
三、芝加哥的“白城”世博会
四、圣路易斯的庆典大厅和玉米宫
五、旧金山的珠宝塔和艺术宫
六、引领建筑新风尚的芝加哥世博会
七、汽车城市和纽约世博建筑
八、西雅图太空针和科学馆
九、纽约世博会的世博地球
十、美国举办的其他博览会

第四章 南欧的世博会建筑
一、 西班牙广场和巴塞罗那展览馆
二、 新罗马规划与建筑
三、 世博建筑在塞维利亚
四、 世博会与热那亚港
五、 里斯本的世博建筑

第五章 世界经济复苏期的世博建筑
一、 比利时历史上的世博建筑
二、 布鲁塞尔的原子塔
三、 蒙特利尔的世博建筑
四、 大阪世博会与日本建筑的崛起

第六章 生态建筑与世博会
一、 汉诺威原则与世博建筑
二、 爱知世博建筑的睿智
三、 萨拉戈萨世博水城

第七章 世博会与中国馆建筑
一、 1982年以来的中国馆
二、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与东方之冠
三、 上海世博会的各国展馆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