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操作系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520374
  • 作      者:
    马晓雪[等]编著
  • 出 版 社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操作系统》是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指定教材,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组编。《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操作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计算机网络原理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各层的主要协议、工作原理及相关概念、理论和技术标准,常见的网络设备,因特网应用及网络管理与安全等内容。网络操作系统部分主要介绍了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功能和服务,并对WindowsServer 2003和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剖析。《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操作系统》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网络管理高级技术的基本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操作系统》内容新颖全面,编排合理,适合于参加“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中“计算机网络管理高级技术证书”、“局域网组网高级技术证书”、“互联网应用高级技术证书”、“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高级技术证书”考试的考生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或计算机网络爱好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3)广域网
    广域网也称为远程网,它的联网设备分布范围很广,一般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它所涉及的地理范围可以是市、地区、省、国家,乃至是世界。广域网是通过卫星、微波、无线电、电话线、光纤等传输介质连接的国家网络和国际网络,它是全球计算机网络的主干网络。广域网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地理范围没有限制;传输介质复杂;由于长距离的传输,数据的传输速率较低,且容易出现错误,采用的技术比较复杂;是一个公共的网络,不属于任何一个机构或国家。
    2.根据网络的交换方式分类
    根据计算机网络的交换方式,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3种类型。
    (1)电路交换网
    电路交换方式是在用户开始通信前,先申请建立一条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信道,并且在双方通信期间始终占用该信道。
    (2)报文交换网
    报文交换方式是把要发送的数据及目的地址包含在一个完整的报文内,报文的长度不受限制。报文交换采用存储一转发原理,每个中间节点要为途经的报文选择适当的路径,使其能最终到达目的端。
    (3)分组交换网
    分组交换方式是在通信前,发送端先把要发送的数据划分为一个个等长的单位(即分组),这些分组逐个由各中间节点采用存储一转发方式进行传输,最终到达目的端。由于分组长度有限,可以比报文更加方便地在中间节点机的内存中进行存储处理,其转发速度大大提高。
    3.根据网络的传输介质分类
    根据网络的传输介质,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有线网、光纤网和无线网3种类型。
    (1)有线网
    有线网是采用同轴电缆或双绞线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用同轴电缆连接的网络成本低,安装较为便利,但传输率和抗干扰能力一般,传输距离较短。用双绞线连接的网络价格便宜,安装方便,但其易受干扰,传输率也比较低,且传输距离比同轴电缆要短。
    (2)光纤网
    光纤网也是有线网的一种,但由于它的特殊性而单独列出。光纤网是采用光导纤维作为传输介质的,光纤传输距离长,传输率高;抗干扰性强,不会受到电子监听设备的监听,是高安全性网络的理想选择。但其成本较高,且需要高水平的安装技术。
    (3)无线网
    无线网是用电磁波作为载体来传输数据的,目前无线网联网费用较高,还不太普及。但由于联网方式灵活方便,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联网方式。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计算机网络原理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及发展
1.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2.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拓扑结构
1.3.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3.2 计算机网络韵拓扑结构
1.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4.1 层次模型
1.4.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4.3 TCP/IP参考模型
1.5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
1.5.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5.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第2章 物理层
2.1 数据通信基础
2.1.1 模拟数据通信和数字数据通信
2.1.2 数据通信中的主要技术指标
2.1.3 数据编码技术和时钟同步
2.1.4 多路复用技术
2.2 数据交换技术
2.2.1 电路交换
2.2.2 存储转发交换
2.2.3 交换技术的比较
2.3 传输介质
2.3.1 双绞线
2.3.2 同轴电缆
2.3.3 光纤
2.3.4 无线传输介质
2.3.5 传输介质的选择
2.4 物理层接口与协议
2.4.1 物理层接口
2.4.2 物理层接口举例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3.1 数据链路层基础
3.1.1 数据链路层协议
3.1.2 数据链路层分层结构及作用
3.1.3 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
3.1.4 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
3.2 帧同步功能
3.2.1 字节计数法
3.2.2 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法
3.2.3 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3.2.4 违规编码法
3.3 差错控制
3.3.1 差错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
3.3.2 常用的简单差错控制编码
3.3.3 循环冗余码
3.3.4 海明码
3.4 流量控制
3.4.1 XON/XOFF方案
3.4.2 窗口机制
3.5 数据链路层协议
3.5.1 停等协议.
3.5.2 顺序接收的管道协议
3.5.3 选择重传协议
3.6 协议描述与验证
3.6.1 有限状态机模型
3.6.2 Petri网
3.6.3 其他协议描述语言
3.7 链路通信规程举例
3.7.1 起止式异步规程
3.7.2 面向字符的同步规程
3.7.3 面向比特的同步规程
3.7.4 面向字节计数的同步规程

第4章 网络层
4.1 通信子网的操作方式和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4.1.1 虚电路操作方式
4.1.2 数据报操作方式
4.1.3 虚电路服务
4.1.4 数据报服务
4.2 路由选择
4.2.1 最优化原则
4.2.2 静态路由选择算法
4.2.3 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4.2.4 移动主机的路由选择
4.2.5 播路由选择
4.2.6 多点播送路由选择
4.3 拥塞控制
4.3.1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4.3.2 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
4.3.3 拥塞控制方法·
4.4 网络互连
4.4.1 网络互连概述
4.4.2 网桥技术
4.5 TCP/IP模型互联层协议
4.5.1 IP地址
4.5.2 IP协议
4.5.3 ARP协议与RARP协议
4.5.4 ICMP协议
4.5.5 IGMP协议
4.5.6 IPv6

第5章 传输层
5.1 传输服务
5.1.1 传输服务类型
5.1.2 传输服务质量
5.1.3 传输服务原语
5.1.4 传输协议
5.2 TCP/IP体系的传输层
5.2.1 TCP/lP体系传输层中的两个协议
5.2.2 传输层服务端口
5.3 用户数据包协议UDP
5.3.1 UDP报文格式
5.3.2 UDP校验和
5.4 传输控制协议TCP
5.4.1 TCP协议可靠性概述
5.4.2 TCP数据报格式
5。4.3 TCP的连接管理
5.4.4 TCP的自适应重发机制
5.4.5 TCP的流量控制
5.4.6 TCP的拥塞控制

第6章 会话层及其高层
6.1 会话层
6.1.1 会话连接的建立和释放
6.1.2 会话层管理
6.1.3 OSI会话协议
6.2 表示层
6.2.1 抽象语法标记ASN.1 语法
6.2.2 ASN.1 基本编码规则
6.3 应用层
6.3.1 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
6.3.2 报文处理系统
6.3.3 应用层协议

第7章 常用网络设备
7.1 网络接口卡
7.1.1 网络接口卡概述
7.1.2 网卡的技术参数
7.1.3 网卡的功能
7.1.4 网卡的分类
7.1.5 网卡的选择
7.2 调制解调器
7.2.1 调制解调器概述
7.2.2 调制解调器的功能与用途
7.2.3 调制解调器的种类
7.2.4 调制解调器的选择
……
第二部分 网络操作系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