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这个问题上表现了文学家的直觉。他也曾经考虑不同程度的读者需要不同文本,但他把读者分成了“很受了教育的”和“略能识字的”甲、乙两大类之后,却断然表示:“供给乙的,还不能用翻译,至少是改作,最好还是创作……”①他的文学家的敏感,使他一提出这问题就清楚地意识到,为了适应某些特殊读者的需要而编写的文本,已经不能算是原著的替身。
另一种特殊文本是专为语言对比而制造的译文,往往是逐字逢译。对于这一类译文,人们不可能也不指望从中获得文学的享受,它根本就起不到文学作品的作用。
有的名著有许多不同译本,例如莎士比亚和荷马就是如此,但这些都不是按照不同对象而生产的文本。20世纪文艺研究的一大成就,是大大地加强了对接受者感受的认识,重视这一感受对作品涵义的影响,如朱光潜说:“同一事物对于千万人即现出千万种形象、”罾这种认识大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作品的理解。但尽管莎士比亚在1000个英国读者眼中等于1000种不同的莎士比亚,客观上存在的只有一种。任何一个译者都只能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各种不同的感受,加以严格的分析鉴别,然后吸收其中一切合理的成分用以丰富自己的理解,以期译文的各种不同读者也能获得各种不同的感受。当然,不论是多么精彩的译本,总有不尽如意的地方,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理解和表达又会有所变化,所以只要原著本身是值得翻译的佳作,一般说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会出现新的译本。但是对每个译者来说,他总是尽他的能力产生一种最接近客观存在的那种原著的译本,这在他来说就是和原著同样独一无二的作品,和原著同样面对整个社会的作品。
社会上的人们尽管可以按文化程度划分层次,但他们的语感却基本上是一致的,否则社会就会解体。面对社会,掌握一般读者的基本语感,也就是对他们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知识范围、思想感情的倾向性心中有数,知道话怎么说才能使一般读者获得恰如其分的感受,这实际上正是任何作者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译者要取得成功,同样也必须拥有这一项基本功。作者的这一项基本功,虽然来自长期艰苦的磨炼和观察,在创作实践中往往以直觉的形式出现,因为他是用母语和读者进行思想交流,语感是完全自然的,没有干扰;而译者却在与读者交流的同时,还在不断地运用另一语言即原语的语感,因此除非十分警惕,很容易在译文中带进不
符译入语语感的东西,从而给读者造成不自然的或是错误的印象。这种干扰的最常见的后果是不通顺的语句,但是文学是依靠想象、诉诸感情的艺术,所以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可以造成异样效果的东西。仍以“亲爱的”为例,下面是一部著名英国小说中的两封信:
译者把两封信的开头都译成“亲爱的……”,就是明显地混淆了两种语感。在英语社会的共同语感中,dear是一个用滥了的词,所以在两封口气完全不同的信中可以通用,区别在于第一封信中的my。在汉语社会的共同语感中,情况却大不相同。表示人间关系的属有代词是可有可无的,而“亲爱的”却是一个分量很重的词。如果译者尊重这一语感,那么第二封信显然应该改用类似本文开始时提到的其他译法,以免使人误会写信人与收信的女士有什么不寻常的关系;如果译者认为汉语在“亲爱的”这一词上的语感已经在外来语影响之下产生了淡化趋势,那么第一封信中的译法就应该设法加强,以免冲淡原有的亲密涵义,而这一点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写信人虽要分居,却并未改变多年夫妻生活中形成的亲密称呼习惯,这正是同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都有关系的一个微妙处。
值得注意的是此书译文总的说来质量很好,译者显然功力深厚而经验丰富,其所以产生这一类完全可以避免的问题,显然是因为他没有严格按照译入语的共同语感制造译文。问题虽然不大,但是影响气氛,而文学作品的情趣与气氛,是对读者产生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文体与效果——一次试验性调查
文学翻译家和评论家无不重视情趣韵昧,这是文学翻译的主要特点之一。但是,怎样才能传递接近原文的风格韵味,却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做法。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移植原文的形式特征,如句子结构、语序排列、文字的色彩、各种修辞手法,尤其是诗歌中的规律性形式特征,包括章节句行的安排、节奏和韵律等等。一个极端是尽量照搬,例如英译荷马史诗要用英诗中本来没有的每行六音步的格式(hexameter),汉译莎士比亚也要在本来无所谓音步的中文诗句中力求每行五音步,甚至是五个抑扬格音步。另一个极端是根本不管原文形式,采用译文读者习惯的民族形式,甚至将诗译成散文。两个极端之间又有许多折中办法各有其不同程度
的选择。这两大倾向的优劣,向来是文学翻译界一个争论的焦点。
在译品问世之后,读者的感受如何是一个社会上的客观存在,因此按理说是可以用调查方法加以测定的。根据这一设想,我利用李白《静夜思》的多种译本作了一个试验。这首在中国几乎每个识字的儿童都会背诵的名诗,特点是内容极其简单而诗意异常浓郁。内容简单不一定好译,正如傅雷说的,“我觉得最难应付的倒是原文中最简单最明白而最短的句子,”①《静夜思》就是一个简单而难译的典型。但是这难处主要在于情调神韵,翻译中由于搞错内容而影响效果的因素相对来说比较小,因此比较容易集中研究文体修辞的作用。事有凑巧,去年年底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李白(静夜思>英译赏析》),作者赵甄陶在文中举出他所收集到的八种译本,作了颇为精到的分析,同时提出自己的译本作为对照,重点在于说明保持原诗简练风格的重要性。此文材料丰富而见解精辟,但对读者感受的考虑不明显,我取文中的九种译本,编成一套调查材料向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请教,材料中这样说:
请您阅读一首中国古代名诗的下列九种译文。每种译文旁的四个字母表示该译文最终数行(即下半首诗)使您感受诗意的程度,请您读后标出其中之一:
A——毫无诗意(不起抒情诗作用);
B——略有诗意;
C一一颇有诗意;
D——十分感人(您很喜欢这一译文)。
译者都是名家,在反映原诗风貌问题上采用了各有特色的技巧,正好提供了一个全面研究的色谱。为了避免读者受翻译家名字的影响,调查表内不标示译者姓名,只有九个序号。
调查表发出之后,在英国、美国、加拿大几位热心朋友的帮助下,共收到25份答案①,其中有一半以上还附加按语说明理由,有的还附上一些其他诗篇作为比较。这些答案和按语数目虽然不算太多,却已经展示了一个丰富的读者心灵世界,细微而真实地反映了怎么样的译文引起怎么样的感受,为什么某些译文能激发或不能激发诗情,非常有价值。以下是一个扼要的介绍: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原来的第七种译文在调查表打印过程中遗漏一字,虽然这一遗漏凑巧对文字并无重要影响,但如果据此评论有欠公允,因此现 在删去第七译文,按八种译文加以统计和分析。
……
展开
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正在神州大地蓬勃推进,方兴未艾,景况壮观。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而这一次的翻译高潮,无论在规模上、范围上,还是在质量水平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前三次翻译高潮无法比拟的。
这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时代降临的结果。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同时也就是翻译爆炸。在今日“地球村”,离开翻译谈论知识信息,是不可思议的。
同时,这次翻译高潮的出现又是以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新政,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为契机的。
世界在前进,中国在前进。在人类高奏和平发展的大乐章里,翻译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旋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进军里,翻译必然是一支活跃的先头部队。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无不与时俱进。观察一下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内的翻译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不难得出结论:翻译确实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富活力、最敏锐的领域之一。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决定了这次翻译高潮最突出的特点。较之前三次翻译高潮,这一次的翻译高潮信息量更庞大,涵盖面更广泛,题材体裁更丰富多样,操作方式更灵活便捷,技术装备更先进,从业人员更众多,受益者更普遍,理论研究更活跃,人才培训更具规模。从经济学观点看,翻译作为信息产业之一支,现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历史上空前的。如果说前三次翻译高潮,都是从外文译人中文为主,那么这一次翻译高潮则正在改变中国在翻译上的“入超”地位,介绍中国和了解中国的迫切需要,对中译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认识到翻译对于丰富人类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翻译对于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保证职业生涯顺利成功方面的宝贵价值,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甚至少年人成了翻译的爱好者,他们要求学习翻译、研究翻译,有的立志投身翻译,他们需要高水平的、切合实用的翻译研究及学习读物,使学习和运用外语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以翻译为特色的国家级出版机构,二十多年来陆续编辑出版数十种翻译理论与技巧类图书,其中若干种已经成为翻译研究或教学领域脍炙人口的必读书,在国内外翻译界赢得了声誉,也使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肩负着翻译界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教师、从业人员、学生和广大翻译爱好者多么殷切的期望。
面对着我国又一次兴起的翻译高潮,铭记着翻译事业的崇高
使命和我们对翻译界朋友的责任,我们在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的基础上,郑重推出这套“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我们的想法是:加强自主策划,体现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翻译的新任务和新特点,继续及时反映译学研究、文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最新发展趋势,同时更多地关注科技翻译、法律翻译、商务翻译、新闻翻译等领域的实务,加强针对性,提高实用性,外译中与中译外并重。我们寄诚挚的期望于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希望朋友们帮助我们实现初衷,继续有所奉献于我国新时期的翻译事业。
编者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