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翻译溯源<br>中国的翻译史源远流长。<br>最早的传译之事可上溯至西周之前。《礼记·王制》篇里载有:“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日寄,南方日象,西方日狄辊,北方日译。”寄、象、狄鞮、译都是指通译言语的人。《周礼·秋官司寇》篇说: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后汉书·马融列传》中郑玄注日:“通夷狄之言者日象胥。”“象胥”即指当时四方译官。<br>东汉时,佛经的翻译曾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文字翻译之滥觞,但据梁启超查考,战国的《越人歌》当是中国最早的译品。《越人歌》的原文、译文与来历载于西汉刘向的《说苑·善说》篇。<br>春秋楚康王之弟鄂君子皙“泛舟于新波”,“毕榜枻世越人拥楫而歌”,鄂君子皙不通越语,嘱人翻译,才知道越女所歌为一首情歌。<br>秦汉之际,北方匈奴崛起。秦汉与匈奴外事频繁,于是,周之“象胥”遂为“译”所代替。<br>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译”的训诂为“传译四夷之言者”。南朝梁代慧皎《高僧传》三《佛陀什》:“先沙门法显于师子国得《弥沙塞律》梵本,未被翻译,而法显迁化。”“译”字前加上“翻”字,此为最早的文字记载,以此统指口译和笔译。<br>纵观中国2 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的译学曾伴随外国文化与思想的三次大规模输入而形成三个发展高峰。<br>首先是对佛经的转译。自汉代始,迄于唐宋,是中国古代翻译事业最伟大的时期。西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才知道有佛教。东汉末年安世高始口译《明度五十校计经》。东汉至西晋时期主要佛经译家有安清、支谶、支谦、竺法护等。三国的支谦在《法句经序》中述及了最初的翻译理论:“又诸佛兴,皆在天竺。天竺言语,与汉异音……名物不同,传实不易……迎质真朴,初谦其为辞不雅。维祗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座中咸日:‘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者不美。……今传胡义,实宜径达。’是以自偈,受译人口,因循本旨,不加文饰。”梵文佛经行文朴质,而汉文则讲究文饰。佛经翻译是依从梵文的质朴,还是讲求汉语通达的文辞?这里所说的“文”与“质”是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理论争议的一个焦点。<br>……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