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9696262
  • 作      者:
    冉凡敏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冉凡敏,女,哈尔滨商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主持省哲学社科、省教育厅和校级课题并参与省教育厅课题以及高等教改课题若干项。参与撰写教材4部,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教学科研之余,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和“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被评为“HUC-CDEN”第四届东北地区巡回辩论赛优秀裁判;指导学生获得“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复赛一等奖,并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在第十三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中获得黑龙江赛区综合组三等奖,参与第三届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并获得三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是一部以教育信息化为研究背景,着重探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的学术专著。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以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知识为切入点,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建设,以及教育信息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与挑战、教育信息化对大学英语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推动;进而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产教融合理念、校企协同理念以及创新思维理念在创新应用方面做了深入解读;并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一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路径;最后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改革与创新进行了分析。全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兼具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可作为高等院校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
  教育部等曾在2011年的《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促进产教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开始逐渐被国家教育部门所重视,在随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产教融合逐渐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重点。产教融合的相关构想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模糊到具体的过程,这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更加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产教融合的两个主体是学校与产业行业,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度合作,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的水平,从而实现双赢。传统的人才培养中,学校也非常重视校企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培养,但校企合作的层次有限,无法实现深度的人才培养和发展。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最大区别主要在于双方合作的程度,产教融合的形式多种多样,其核心是双方要形成稳定、高效、深层次的合作关系,通过提升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的水平而促进企业发展和办学实力的提升。在调研中发现,有的产教融合助推校企双方建立新的实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有的产教融合侧重研发和学术升级。从调研的结果看,不论哪种形式的产教融合最终都会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就业能力,企业因此获得了更多宝贵的人才,缩短了人才与企业之间的磨合期。最终所能产生的连锁效应会不断助推区域经济向前发展,从而实现共赢。产教融合让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看到了机会和希望,其也非常愿意参与其中,所以产教融合的发展逐渐进入了快车道。
  通过对历史资料、文献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的产教融合主要指职业院校。但是,本书对这一相关构想进行了扩展,把普通高校也纳入其中。这是因为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产教融合的发展,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进行支持和帮助。回到产教融合的相关构想上,传统的产教融合指职业院校把所开设的专业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业化发展,把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技术引入教学之中,通过产业与教学间的融会贯通强化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优化传统的办学模式。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在探索产业引入专业,上述相关构想中的职业院校可以扩展为高等学校。但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的产教融合又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即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进行得更加彻底和全面,也更容易获得企业的认同。高等学校在发展产教融合方面存在一定的弱势,主要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导致的。
  虽然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职业院校存在着较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产教融合发展得非常深入和全面,助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产教融合对于学生、学校、产业和社会来说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机制,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既能够提升专业能力,又能够为以后立足社会提供保障。传统的职业院校虽然给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条件和场所,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导致实习缺乏针对性和激励性。产教融合中有大量的实习、实践机会,而且这种实践是经过专门设计的、有针对性、与在校期间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实践。传统职业院校学生实践的很大弊端是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所学与所用之间无法实现无缝对接,而产教融合能够弥补传统实践存在的缺点。
  产教融合的学生实践是把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课程设计上存在着对应性,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产教融合涉及每一门课程,从专业培养目标入手,学校与企业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培养目标以及课程标准。所涉及的骨干课程均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相结合,这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知识,并且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形成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产教融合培养的学生在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更有优势,能够更灵活地分析问题,选择合理的方法。
  在产教结合的过程中,既要使企业真正参与到产教结合中来,又要使企业能够自主创业,使学生成为产教结合的主体;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既为工读结合、勤工俭学创造了条件,又可以解决贫困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用问题,为精准帮扶提供支撑和保障。
  产教融合在更大层面上能够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专门服务,因为我国的职业院校多为地方性的,其最主要的作用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技能型”的特征十分鲜明,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各领域所需的高级技术人才而培养的。这一类型的人才在职业、技术和应用型等方面有明显的岗位特征——简单地说就是工作在第一线,懂技术、会操作、能管理的技术员。
  产教融合的培养思路也是在上述背景下产生的,为了满足需求而改进相应的教育策略,是我国教育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体现,应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产教融合的重要参与对象是企业,在融合的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对企业需求的满足。只有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资源才能实现产教融合效果的最大化。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开展产教融合的公司大部分都是生产制造型的公司,这给学校带来了新的要求,学校应该根据企业需要的产品和技术展开研发,从而达到学校培养人才、研发产品和提供技术服务的三大职能。为了让学校的教学跟企业的需要紧密结合,跟上技术发展的方向,需要依托并吸纳企业的技术骨干、学者、专家等,共同探讨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产教融合的根本在于“产”,也就是要建立在真正的产品制造之上,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能让学生学会真正的技能,让老师教出真正的技能。这种“产”不能简单地局限于“工业”,而要和“教学”密切结合,以“教”为目标,当“产”与“学”相结合时,逐渐走向“产”“学”“研”相结合。高校真正有了“产、学、研”的能力,与市场的需求相匹配,所形成的发展能力才能落到实处,才有了做强做优的基础。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大学英语教学概述
第一节 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大学英语教学的内涵与要素
第三节 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第二章 教育信息化及其对大学英语教育现代化的推动
第一节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建设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与挑战
第三节 教育信息化推动大学英语教育现代化发展

第三章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创新应用
第一节 产教融合理念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校企合作协同理念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创新思维理念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创新探索
第一节 自主学习法
第二节 交际教学法
第三节 情境教学法
第四节 任务教学法

第五章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第一节 慕课教学模式
第二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节 微课教学模式
第四节 混合式教学模式

第六章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第一节 做好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的软硬件建设
第二节 开展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
第三节 加强大学英语学习资源库建设
第四节 重视大学英语教师现代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第七章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改革与创新
第一节 教学评价的基础内容分析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评价策略
第三节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指标构建
第四节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方法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