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9035674
  • 作      者:
    杨剑桥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编辑推荐
  《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修订版)的适用对象是大、中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一般的语文爱好者,以及语言文字专业的研究人员。
展开
作者简介
  杨剑桥,1947年生于上海,1976年考入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1979年为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专治汉语音韵学、训诂学、中国语言学史、汉语史,涉猎现代汉语、语言规划等。独著《汉语现代音韵学》、合著《音韵学入门》、《古代汉语教程》、《中国学术名著提要》(语言文字卷)等,发表《上古汉语的声调》、《汉藏比较语言学论略》、《关于语言与文化、思维的关系的几点思考》、《近代汉语的唇音合口问题》等论文几十篇,获教育部和上海市优秀成果奖六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修订版)收录常用而重要的古汉语知识条目,按内容分为“总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版本学和校勘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人物”和“著作”十个部分。每一部分中的条目,又按知识顺序和内容相近与否,或时代先后依次排列。学科知识内容大致分为概况、术语、方法和理论学说,其条目按此顺序排列。
展开
精彩书摘
  【科斗篆】同“科斗文”。如宋代梦英《墨池编》论文字十八体,其中有“科斗篆”。
  【简牍文】文字学术语。古代书写在竹简和木牍上的文字。
  【篆书】文字学术语。(1)大篆和小篆的统称。(2)王莽时的“六书”之一,即小篆。(3)泛称小篆和小篆以前的各种字体,包括甲骨文和金文。
  【大篆】文字学术语。(1)从春秋到战国初期,秦国一带所通行的文字。因小篆从此而出,故称“大”。字体较西周金文匀称整齐,与小篆接近,但比小篆严谨复杂,石鼓文为其代表。(2)统称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古文字。
  【小篆】文字学术语。也叫“秦篆”。战国末期,秦国在大篆基础上整理改造而成的一种文字,因大篆在前,故称此为“小”。字体较大篆简单,偏旁固定,结构匀称,笔画圆润宛转,代表作是泰山刻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罢黜六国文字,以小篆为正体。【秦篆】同“小篆”。如《汉书?艺文志》:“《苍颉》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历》六章者,车府令赵高所作也;《博学》七章者,太史令胡毋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体复颇异,所谓秦篆者也。”
  【八体】文字学术语。传说秦代流行的八种字体。许慎《说文解字?叙》云:“秦书有八体,一日大篆,二日小篆,三日刻符,四日虫书,五日摹印,六日署书,七曰殳书,八日隶书。”其实八体之中只有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才是不同的字体,刻符、摹印、署书、殳书还是篆体,只因书写的工具和材料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变体。王国维《观堂集林?桐乡徐氏印谱序》云:“大篆、小篆、虫书、隶书者,以言乎其体也,刻符、摹印、署书、殳书者,以言乎其用也。秦之署书不可考,而新郪、阳陵二虎符,字在大小篆之间,相邦吕不韦戈与秦公私诸玺,文字皆同小篆,知刻符、摹印、殳书,皆以其用言而不以其体言。”
  【刻符】“八体”之一。春秋战国时期锲刻在符节上的篆文。因为用刀具锲刻,笔画不能宛转自如,故与篆文有所不同。参“符节文”。
  【摹印】“八体”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摹写在玺印上的篆文。因为玺印印面有限,故文字有所损益、屈曲、避就,与一般篆文不同。
展开
目录
总目录
凡例
分类词目表
一、总论
汉语
华言
古代汉语
原始汉语
上古汉语
中古汉语
近代汉语
汉语史
中国语言学史
语系
语族
语支
汉藏语系
印度-支那语系
印支语系
藏汉语系
底层语言
表层语言
语言融合
语言混合
胡言
夷语
夷言
蕃语
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
标准语
文学语言
……
二、文字学
三、音韵学
四、训诂学
五、版本学和校勘学
六、词汇学
七、语法学
八、修辞学
九、人物
十、著作
附录
词目音序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