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也离不开物质的流转和信息的交流。对能源的追求至今仍是诸多战争的终极原因,而信息的充分交流也许是谋求和平的重要途径。<br>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人的一切行为和社会活动,都要依靠物质的流转和信息的交流;否则,人,无论是作为一个个体,还是作为一个组织或整个社会,都会陷于瘫痪甚至崩溃。<br> 人类的大脑是重要的信息处理器官,进行生命体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来自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信息接受器官”,这些信息通道,可以单一也可以互相配合着传递和接收信息。人与人互相传递的信息也具有“多样综合性”的特点。声音、实物、手势、表情、姿势、动作行为等,都具有信息载体功能。<br> 在所有的载体中,“声音”是最方便、最灵活、成本最低的载体。吕叔湘先生在《语文常谈》中有精彩的描述。作为信息载体而言,手势、姿势、动作等,都会影响到正常的活动;表情受距离和明暗的限制;实物载体太笨重;声音在一定时空内就没有这些限制,而且,语音可以组合成无穷无尽的话语来负载所要表达的信息。于是乎,有声语言就成了人类最重要的承载信息的符号系统。人类也自称是玩符号的动物。<br> 人类学家研究发现,在36.亿年的生物史中,如果人真是由猿类进化而来,那么,人们为了形成一套在一定区域内;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人类的有声语言,花了约1800万年。又为了使有声语言在没有我们今天所达成的先进的电讯设施的支持的条件下能传之久远,人类经过近200万年的进化和摸索,才创造了文字,使用文字的历史往长里估计也就是一两万年。当然,这一切都是分别在有人类居住的各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内独立发展而成的,这也是世界上所以会有各种不同语言的事实的重要原因,今天看来,这真是浪费,大量的重复劳动,而且贻害至今,不同区域的人的交流受制于语言难通,大量的能量浪费在重复劳动中。但这已经是很难改变的现实了。所以说,语言是沟通信息的桥梁,也是隔断信息的屏障。彼此听得懂,就是有信息桥梁作用的“共同语”。一个社会发展到包括多语言区域的不同人群时,就需要有一种通用的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语言,加之国家出于管理上的需要,如发号施令就需要用到所谓“官方语言”,如中国古代的“官话”,这大概就是国家通用语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