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简明教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08058873
  • 作      者:
    吴桥编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内容介绍
    《新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简明教程》将汉语、汉字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作了介绍,并对如何在推广、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附录收录了大量实用性很强的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和汉语拼音文字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对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很大的价值。可以相信,此书的出版,会对高校的语言文字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最新要求,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和学习作了进一步的归纳,便于学生掌握。本书将汉语、汉字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了介绍,论述了语音、语法、即时环境中的语法等问题,阐述了汉语书面语载体的汉字法规和汉语拼音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本书可作为高等教育、中专职校等学生的通用教材,使学生读者掌握好语言文字工具,更好地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展开
精彩书摘
    作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也离不开物质的流转和信息的交流。对能源的追求至今仍是诸多战争的终极原因,而信息的充分交流也许是谋求和平的重要途径。<br>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人的一切行为和社会活动,都要依靠物质的流转和信息的交流;否则,人,无论是作为一个个体,还是作为一个组织或整个社会,都会陷于瘫痪甚至崩溃。<br>    人类的大脑是重要的信息处理器官,进行生命体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来自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信息接受器官”,这些信息通道,可以单一也可以互相配合着传递和接收信息。人与人互相传递的信息也具有“多样综合性”的特点。声音、实物、手势、表情、姿势、动作行为等,都具有信息载体功能。<br>    在所有的载体中,“声音”是最方便、最灵活、成本最低的载体。吕叔湘先生在《语文常谈》中有精彩的描述。作为信息载体而言,手势、姿势、动作等,都会影响到正常的活动;表情受距离和明暗的限制;实物载体太笨重;声音在一定时空内就没有这些限制,而且,语音可以组合成无穷无尽的话语来负载所要表达的信息。于是乎,有声语言就成了人类最重要的承载信息的符号系统。人类也自称是玩符号的动物。<br>    人类学家研究发现,在36.亿年的生物史中,如果人真是由猿类进化而来,那么,人们为了形成一套在一定区域内;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人类的有声语言,花了约1800万年。又为了使有声语言在没有我们今天所达成的先进的电讯设施的支持的条件下能传之久远,人类经过近200万年的进化和摸索,才创造了文字,使用文字的历史往长里估计也就是一两万年。当然,这一切都是分别在有人类居住的各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内独立发展而成的,这也是世界上所以会有各种不同语言的事实的重要原因,今天看来,这真是浪费,大量的重复劳动,而且贻害至今,不同区域的人的交流受制于语言难通,大量的能量浪费在重复劳动中。但这已经是很难改变的现实了。所以说,语言是沟通信息的桥梁,也是隔断信息的屏障。彼此听得懂,就是有信息桥梁作用的“共同语”。一个社会发展到包括多语言区域的不同人群时,就需要有一种通用的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语言,加之国家出于管理上的需要,如发号施令就需要用到所谓“官方语言”,如中国古代的“官话”,这大概就是国家通用语了。
展开
目录
序<br>绪论:汉语规范化<br>第一章 语音概说和语法概说<br>第一节 语音概说<br>第二节 汉语记音符号和普通话的语音标准<br>第三节 汉语语法概述<br>第四节 词类简述<br><br>第二章 声母、韵母、声调以及声韵调的配合<br>第一节 汉语普通话的声母<br>第二节 汉语普通话的韵母<br>第三节 汉语普通话的声调<br>第四节 汉语普通话声韵调的配合<br><br>第三章 语调及语音的变化与语音的规范<br>第一节 语调<br>第二节 语音的变化<br>第三节 语音的规范<br><br>第四章 即时语言环境中的语法<br>第一节 语气与口气及其表达方式<br>第二节 词序与停顿<br>第三节 歧义的消除<br>第四节 语用<br><br>第五章 汉语普通话词汇<br>第一节 汉语普通话词汇的构成<br>第二节 词的构造<br>第三节 词义<br>第四节 熟语<br>第五节 汉语普通话用词常规<br><br>第六章 汉字——汉语书面语的载体<br>第一节 汉字的性质和特点<br>第二节 汉字形体的历史演变<br>第三节 汉字的构造<br>第四节 汉字的标准化<br>第五节 汉字的整理和简化<br><br>附录<br>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br>附录二 汉语拼音方案<br>附录三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br>附录四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br>附录五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br>附录六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br>附录七 简化字总表(1986年新版)<br>附录八 常用字(2500字)笔画顺序表<br>附录九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br>附录十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br>附录十一 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br>附录十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br>附录十三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br>附录十四 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br>附录十五 已制定发布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明细表<br>附录十六 电脑字形点阵的国家标准<br>资料一 同韵字表<br>资料二 普通话声韵调配合表<br>资料三 普通话声韵配合简表和详表<br>参考书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