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童年的秘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0603868
  • 作      者: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
  • 出 版 社 :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编辑推荐
  儿童并不是一个只能从外表观察的陌生人。更准确地说,童年构成了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的个性是在他的早期形成的。
  ——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
  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创建的新幼儿教育法风靡世界,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她因之被誉为“幼儿教育之母”。进二十一世纪,蒙台梭利教育法依旧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东西方各国广为传播。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梁志燊
  真正的教育是一种能让孩子感到自由氛围的教育。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 单中惠
展开
作者简介
  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是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创立了闻名于世的蒙台梭利教育体系。 1896年,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蒙台梭利成为了意大利教育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1907年1月7日,她在罗马圣洛伦佐区成立了第一所“儿童之家”(Casa dei Bambini)。由此开始,蒙台梭利进行了系统的教育实验,设计了一套教材和教具,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在1909年出版《蒙台梭利方法》一书后,蒙台梭利开始在世界上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传播自己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国内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开设了训练班,培养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师。 1929年8月,由蒙台梭利本人担任主席的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e)在荷兰成立。这个协会对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和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蒙台梭利一生中撰写了许多重要著作。其中包括:《蒙台梭利方法》(1909),《高级蒙台梭利方法》(1912),《蒙台梭利手册》(1914),《童年的秘密》(1936),《发现儿童》(1948),《童年的致富》(1949),《有吸收力的心理》(1949)。
  译者简介:
  单中惠,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1965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长期从事外国教育史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学术方向:外国教育问题研究,西方教育思想研究。
  国外进修经历:
  1982年10月~1984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访问学者
  1992年4月~1993年1月英国赫尔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1997年8月~1998年8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展开
内容介绍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幼儿教育名著,对幼儿之谜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它是现代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1936年7月在英国牛津召开第五次国际蒙台梭利会议之际出版的。
  通过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父母和教师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儿童并不是一个只能从外表上进行观察的陌生人。实际上,一个人的个性正是在他的童年时期就形成的。正因为如此,父母和教师必须努力去了解尚未被自己认识的儿童,并把他从所有的障碍物中解放出来。可以相信,所有的父母和教师能从《童年的秘密》的许多具体事例和理论阐述中得到启迪。更值得注意的是,蒙台梭利在书中所列举的许多例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都可以看到。
展开
精彩书评
  儿童并不是一个只能从外表观察的陌生人。更准确地说,童年构成了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的个性是在他的早期形成的。
  ——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 玛利亚·蒙台梭利
  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创建的新幼儿教育法风靡世界,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她因之被誉为“幼儿教育之母”。进二十一世纪,蒙台梭利教育法依旧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东西方各国广为传播。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梁志燊
  真正的教育是一种能让孩子感到自由氛围的教育。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 单中惠
展开
精彩书摘
  近年来,在儿童的照管和教育方面所取得如此令人惊奇的进展.部分归功于人们生活的普遍提高.但更多的应该归功于人们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意识的觉醒。从19世纪最后十年开始,人们越来越关心儿童的健康;但与此同时,人们也更清楚地看到了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今天,研究医学、哲学或社会学的任何一个分支,如果不从研究有关儿童的生活的知识出发,那么,要想取得成果已经是不可能的。例如,对有关儿童生活知识的研究.远比胚胎学对理解生物进化的第一阶段所给予的帮助要重要得多。虽然这些知识取自于儿童的生活,但它对人类所有问题却有着更广泛和更深远的影响。儿童研究不仅把儿童作为一种肉体的存在,更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从而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一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儿童心灵中,我们也许可以发现人类进步的秘密。也许它还可能引导人类进人一种新的文明。
  瑞典诗人和作家爱伦·凯(Elien Key)甚至预言:  “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那些有耐心翻阅历史文献的人们,可以在意大利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Victor Emmanuel)的第一次演说中找到类似的说法。他提到,从本世纪起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并称之为“儿童的世纪”。这个演说发表于1900年,恰好是20世纪的元年。
  这种预言也许最完美地反映了19世纪最后十年.科学在人们心中所产生的印象。那时,人们终于认识到,传染病的侵袭所造成的儿童死亡率通常是成人的10倍;还认识到,儿童在严酷纪律的学校中是受伤害的。但是,没有一个人能预言,儿童自身隐藏着一种生气勃勃的生命秘密,而且就是这种秘密能够揭开人类心灵的面纱。儿童自身所具有的某种秘密一旦被发现.它就能帮助成人解决他们自己个人的和社会的一些问题。正是这种秘密东西.能够为“儿童研究”这门新的科学奠定一定的基础,从而能够更大地影响整个人类社会。
  心理分析是能够开拓迄今尚未知晓的研究领域的一门学科。它能使我们深入到潜意识的秘密中去,但它还没有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紧迫问题。然而,心理分析能帮助我们去理解儿童神秘的生命。
  人们可以说。心理分析已经突破了心理学曾经认为不可逾越的意识层,就好像最终通过了古代历史中的海格立斯(Hercules)石柱,而这一石柱曾被古希腊船员迷信地看作是世界的终极。
  如果心理分析迄今仍未能探测到潜意识这片汪洋大海髓话,那么,就很难解释怎样通过儿童的心理分析才能使我们更深入地研究人的问题。众所周知,心理分析最初只是医学的一个分支,是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新方法。现在,心理分析确实取得了一个英明的发现:潜意识具有支配人的行动的力量。心理分析通过深人到潜意识并对心理反应进行研究,使得具有重大意义的神秘因素清楚地展现出来,从而帮助人们彻底改变了原先的观念。这种心理分析揭示了一个广阔而又未知的但与个人的命运又紧密相连的世界。但是,心理分析还没有成功地探明这个未知的世界,它未能越过海格立斯石柱,未能冒险进入这汪洋大海。跟古希腊人具有一种相类似的偏见一样,就是把弗洛伊德(S.Freud)的理论局限于病理学的研究,而不是正常病例的研究。
  在上一世纪夏尔科(J.Charcot)时代,精神病学发现了潜意识。在特殊的严重的精神病病例中。可以看到潜意识的表现,这种表现就像会向地壳喷发的火山内岩浆的翻腾一样。潜意识和个人意识状态之间冲突的奇妙现象,仅仅被看作是疾病的征兆。而弗洛伊德更进了一步,他运用精巧的技术,发明了一种深入到潜意识的方法.但他几乎只关心病人的病理状态。有多少正常人会自愿忍受这种痛苦的心理分析测试呢?这种测试也就是对他们的心灵进行一种手术。正是从对精神病的治疗中,弗洛伊德推演出他的心理分析理论。因此,这种新的心理学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在个人治疗病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弗洛伊德虽然看到了汪洋大海。却未能去探索它,他只是把它描述成一个多风暴的海峡。这就是为什么弗洛伊德的理论是不完美的,以及为什么他的治疗精神病的技术并不令人完全满意,而且总不能使病痊愈。也可以说社会传统、古代经验的积累对弗洛伊德的某些理论概括形成了障碍。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今日的儿童
儿童的世纪
心理分析
童年的秘密
控告
第二章  精神的胚胎
生物学序曲
新生儿
天赋本能
实体化
第三章  形成的心理
敏感期
心理生活
外部秩序
内部定向
智力发展
第四章  成人对儿童的阻碍
爱的冲突
睡眠
行走
手与脑
有目的的活动
节奏
人格的替换
运动
爱的智慧
第五章  教师的任务
认识儿童
精神准备
第六章  教育的方法
方法的起源
第一所“儿童之家”
儿童的表现
重复练习
 秩序感
自由选择
 奖励与惩罚
安静练习
 尊严感
自发的纪律
 书写与阅读
身体的发展
第七章  正常化
教育的原则
遭受不幸的儿童
富裕家庭的儿童
皈依
第八章  儿童的心理畸变
心理畸变的原因
心理畸变的表现
 神游
障碍
 依附
占有欲
 权力欲
自卑
 恐惧
说谎
心理畸变对身体的影响
第九章  人的工作
儿童与成人的冲突
两种本能
 主导本能
工作本能
两种不同的工作
 成人的工作
儿童的工作
两种工作的比较
活动与儿童的发展
第十章  儿童的权利与社会的职责
成人的自我认识
儿童的权利
父母的使命
附录Ⅰ 译者简介
附录Ⅱ 蒙台俊利简介
附录Ⅲ 中国早教网蒙台梭利教育中心简介
附录Ⅳ 蒙台梭利教育经典丛书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