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国式家庭教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2111544
  • 作      者:
    艾琳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编辑推荐
    深入美国家庭,体验美国式家庭教育,知名畅销书作家艾琳女士倾情奉献,多位教育专家联袂推荐,不可不知、不可不读的家庭教育经典。
展开
内容介绍
    《美国式家庭教育》的作者以一个中国母亲的视角,出于对子女的热爱,深入研究了美国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收集了大量在美华人所遇到的两种教育文化冲突的第一手材料,以日记的形式为我们揭示了美国家庭教育中的有关细节,相信无论学历的高低、城乡的差别还是地域的差异,只要是为人父母,只要是热爱自己的子女,一定会从中受到启发,会有所收获。
展开
精彩书评
    虽然美国式的家庭教育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异,但关爱孩子的心是一样的。相信只要真心关爱你的孩子,本书一定会对你有帮助。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范 先佐教授
    
    父母们,尤其是当代中国年轻的父母们,实在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他们对孩子太溺爱了,而太溺爱并非是对孩子的真爱。爱是需要有科学的、恰当的方式的。
    ——知名学者、翻译家 尹承东先生
    
    虽然我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但该书所揭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仍然给了极大的启发,相信他对每个家长都是有益的。
    ——著名优秀幼儿教育工作者 白梦萍女士
    
    这是一本神奇书,不仅因为它展现了大洋彼岸独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更是由于作者笔端充满了爱和关切。
    ——著名图书策划人、作家 麦金先生
展开
精彩书摘
    晚上,回到自己的小卧室,打开互联网,用“名片+孩子”作关键词搜索了一下,终于找出了以下一些说明——通常,美国的父母们都有给小孩子印制名片的习惯,为的是让孩子尽早学会各种社交礼节。但在一般的情况下,由于小孩子的交游程度有限,这种名片一般只在赠送礼品时用一下。名片上应写孩子的全名,爱称和绰号不能使用。孩子的名片比成人名片的规格小,年龄越小,名片也越小。男孩年满18岁,可在姓名前加上“先生”的字样。女孩子年满13岁,可在姓名前冠以“小姐”。
    关上电脑,我想起了10年前。
    那时我26岁,研究生刚刚毕业,被分配到一家大型单位上班。而上班的头一件事,便是单位的头儿将我们这一群愣头愣脑的研究生和大本生们叫到一起搞培训,培训的内容也是极其简单:怎么样与陌生人交换名片,与人握手的姿势应该怎么样,什么样的场合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以及其它的一些基本的礼仪礼节等等。
    当我在电话里无意中把单位培训的内容讲给我的早年就留学美国的小学同学玛丽听时,大西洋对岸的她幽幽地叹了口气,说:“中国的教育方式太落伍了。这么小儿科的事情,早在儿童时期就应该学会的。”
    可能是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观念吧,我当时十分反感,冲着玛丽叫道:“就是因为这些事情简单,所以没有必要早早地打基础,浪费时间天天来研究它。你看看,我才花了半天时间学习,不,也全会了吗?!玛丽呀,你中洋鬼子的毒太深了!改了个老外的名字也就罢了,还拿了绿卡,变成了假洋鬼子,连思维也变了,看不起中国人了!”
    玛丽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钟,便无声地挂上了电话。
    可能是彼此感觉心与心之间的距离隔得实在太远,从此,我和玛丽再也没有通过电话。这种状况至今一直维持了10年。
    难道是我错了吗?有时,我也会去想这个问题,但总是找不到答案。现在,猛一回首,却发现:错的果然是我。
    在中国,除了上班一族因为业务需要才会考虑给自己印制名片外,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想起给自家小孩子也来一盒名片!
    中国人的思维里似乎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孩子的社交能力也需要从小就进行培育!甚至连我这个硕士研究生也从来不会有这种念头,更不会去有意给小孩子灌输各种礼仪礼节,包括印制名片。在大人们看来,礼仪礼节对小孩子们来说,还是很严肃、很遥远的,等他们将来长大了,自然会水到渠成地明白的。
    遥想起远在大洋彼岸的我的9岁的儿子小宝,在今天以前,我还一直认为他很优秀,甚至是完美无缺的,因为他学习成绩好,听话,除了见着生人脸红、不爱见陌生人、在公共场合不爱或者说不敢说话外,几乎找不出什么缺点。而且,出于母爱的自私本能,我一直认为,孩子害羞不是错。等他年龄大些了,自然就好了。
    ……
展开
目录
前言
(代序)

1.3岁的小孩也有正规名片
为了让孩子尽早学会并适应各种社交礼节,给小孩印制名片只不过是美国家长尽力满足孩子社交中基本需要的一项。

2.蹲下你的身子
美国家庭教育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从小就尊重孩子。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帮助,还在于他们走出娘胎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3.平凡的小名
名字只是表面文章,是形式主义,真正的、最具内涵的爱,仍旧是——给孩子一个完整、务实、健康的教育环境。

4.父亲和儿子的对话
有效的爱和性教育的规则之一,就是永远不要郑重其事地正式“谈性”,而应该实施“机会教育”。

5.1美元25美分也要存进银行
美国家长除了供给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外,有些消费,则让孩子用自己的积蓄去支配。这样,就使他认识到储蓄的意义,体会到用自己的存款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愉快和兴奋,而且也培养孩子学会有计划地管理金钱的能力。

6,破坏与创造是种正比关系
美国父母看见孩子在墙上乱画,拿剪,在书本衣服等物品上乱剪,不是痛惜某件东西被孩子损坏了,而是会感到高兴。孩子破坏东西不要紧,要紧的是有没有在他破坏的物品里找到能使他吸取营养和开花的机会。

7.父辈的成功与孩子无关
美国企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让孩子坐享其成是人生中做的最糟糕的事,使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真正幸福来自于自己的努力。

8.我真正地承认了错误
一个人在错误的路上,奔跑也没有用。中国的教育,在方式和方法上有很多值得怀疑的地方。但中国人却总喜欢拿着这些不算十分科学的东西死命地驱赶着孩子们往前跑。

9.玛丽的儿子
美国的孩子们为了零花钱,常常会趁着空闲的时机出去打短工。

10.孩子,请自己保重
美国父母虽然都很爱孩子,但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并成为强者,几乎每一位家长都不溺爱儿女,从幼儿起就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11.当孩子摔破了牛奶罐
孩子做错了事,迷失了方向,最重要是帮他反省:错到哪里了,怎么改正。多数美国家长从来不会不停地责怪孩子,那样除了增加孩子的心里负担外,没有任何用处。

12.拜访玛丽
父母出于善良的愿望,包办一切,替他们解决所有问题。排除所有困难。这使得孩子无法发现自己。
……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